当前位置:

专题

>

支气管炎

>

三种不同气管炎的特殊症状

三种不同气管炎的特殊症状

  气管炎是一种呼吸道炎症,根据临床病理不同可分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其中以急性支气管炎较为多见。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快,患者发病前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症状时轻时重,病程迁延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定期急性细毛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肺炎【译】: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2~3天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常伴中、低度发热。病情以咳喘发生后的2~3天为最重。咳喘发作时呼吸浅而快,常伴有呼气性喘鸣音即呼气时可听到像拉风箱一样的声音,每分钟呼吸60~80次,甚至更快,心率快可达到每分钟160~200,同时有明显的鼻翼扇动。严重的患儿可出现口周、口唇及指甲紫绀,可合并心力衰竭、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

  急性支气管炎

  1、病史: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在发病前无支气管炎的病史,即无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而慢性支气管炎既往均有上述呼吸道病史。

  2、病程及症状: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常伴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多在3~5天内好转,但咳嗽、咳痰症状常持续2~3周才恢复。而慢性支气管炎则以长期、反复而逐渐加重的咳嗽为突出症状,伴有咳痰。咳痰症状与感染与否有关,时轻时重。还可伴有喘息,病程迁延。

  3、并发症:急性支气管炎多不伴有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而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伴有上述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多数起病很隐蔽,开始症状除轻咳之外并无特殊,故不易被病人所注意。部分患者起病之前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病史,且起初多在 支气管寒冷季节发病,以后症状即持续,反复发作。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1、咳痰一般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粘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

  2、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

  3、反复感染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容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此时病人气喘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脓性,伴有全身乏力,畏寒、发热等。肺部出现湿性音,查血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易使老年病人的病情恶化,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4、气喘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喘息)症状。病人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这种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类型,临床上称之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但其发作状况又不像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温馨提示:患了急性支气管炎的孩子,家长要加强护理,婴儿需要经常调换卧位,或抱起拍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注意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咳嗽较剧时,可以口服镇咳祛痰药,一般情况下,不必给抗生素,当咳嗽较久,或有脓痰,可能是继发细菌感染,这时可用抗生素治疗,当有并发症发生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治疗。

  【参考文献:《临床呼吸内科医师速查手册》《呼吸科临床备忘录》】

支气管炎在线咨询

更多

头孢治疗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头孢不一定能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者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如果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那么吃头孢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要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头孢是没有效果的,需...

1个回答

支气管炎反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对吸入的空气可发挥过滤、加温和湿化的作用;气道黏膜表面的纤毛运动和咳嗽反射等,借此可清除气道中的异物和病原微生物。下呼吸道还存在分泌型IgA,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1个回答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

孩子有支气管炎可以选择食疗,1、四仁鸡子粥。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共研末和匀,每甘取20克,**1只,煮l小碗服下,连服半年。2、生萝卜、鲜藕各。250克,梨2个,切碎绞汁,加蜂...

1个回答

支气管炎引起的喘气怎么办

支气管炎呼吸困难患者首先需要戒烟,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

1个回答

支气管炎是支原体感染吗

支原体感染可以是支气管炎,也可以是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病原体,它通过吸入传染或者感染,支气管和肺组织都可以受累,可以只累积支气管,也可以向下蔓延引起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后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咳痰,个别病...

1个回答

什么原因引起孩子支气管炎

引起小孩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感染。常见的感染的原因就是病毒,其次还有细菌、支原体等等,但是病毒大概占90%左右。有时候可能会有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都可以引起支气管炎。在...

1个回答

支气管炎由什么引起的

支气管炎是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寒冷季节或气候变化时,也可以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其病因主要如下:一、病原微生物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腺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嗜...

1个回答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支气管炎

首先可以通过症状来判定,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患者连续2年或2年以上持续发病3个月,伴有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症状可判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一般起病缓慢,时间比较长...

1个回答

老人患了支气管炎怎么办

老年人支气管炎在急性发作期间,首先应该给老年患者进行吸氧,缓解呼吸困难,缺氧的症状,同时可以静脉使用一类的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如果痰液较多的患者可以进行吸痰治疗,也可以选择服用稀释痰液,有助于痰液排出...

1个回答

孩子支气管炎老是清嗓子怎么办

小孩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首先要保持宝宝的休息,保持卧室的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多饮白开水,供给富含维生素和维生素C,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而且在宝宝支气管炎的时...

1个回答

支气管炎咳嗽吃什么食物好得快

支气管炎患者可以吃一点瘦肉、牛肉、鱼、虾、水果、蔬菜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少吃刺激性、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另外支气管炎分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需要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抗生素药物治疗,也可以采...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多少钱做DNA亲子鉴定?2025年最新费用与避坑指南 正规!黄岛隐私亲子鉴定医院地址查询(附2025年鉴定指南) 市北正规5个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列表(附2025年全新机构汇总) 市南优秀解析:5家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一览(附2025年鉴定汇总) 商河5家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鉴定中心地址一览) 信州专业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大全_附详细鉴定流程 正规!平阴市合法5个亲子鉴定机构汇总机构一览(附2025年鉴定汇总) 信州专业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大全_附详细鉴定流程 收藏!广信10家升学亲子鉴定中心名录(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 婺源合法亲子鉴定信息(附2025年鉴定攻略指南) 收藏!鄱阳全新DNA亲子鉴定中心推荐(附2025全新机构地址) 玉山10家靠谱亲子鉴定中心大全(汇总2025年鉴定标准流程) **!余干地区5处合法亲子鉴定机构汇总(附2025年鉴定名单) 弋阳必看知识!前沿亲子鉴定中心地址 万年亲子鉴定中心推荐_附2025证件一览 铅山官方亲子鉴定流程汇总(附2025年鉴定指南) 干货!横峰优质的亲子鉴定机构指南(附2025年机构地址) 余江地区亲子鉴定地址推荐(附2025年收费标准) 月湖全专业亲子鉴定中心_附2025年鉴定整理 龙虎山全亲子鉴定中心一览_2025年 DNA鉴定多少钱一次?2025年价格真相与避坑指南 正规!平度可以做亲子鉴定的5个地方(中心机构地址大全一览/2025名单) 即墨优秀解析:5家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一览(附2025年鉴定汇总) 优秀!城阳5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名单列表(附亲子鉴定机构地址) 汇总!李沧5家亲子鉴定办理正规机构一览(附2025年鉴定中心地址) 崂山5家正规个人亲子鉴定中心一览(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版本升级!临川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2025地址一览) 东乡亲子鉴定机构共10家名单附价格一览 南城合法亲子鉴定信息(附2025年鉴定攻略指南) 南丰DNA亲子鉴定中心大盘点_附2025年鉴定所 崇仁专业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大全_附详细鉴定流程 乐安亲子鉴定中心大全一览_附2025年鉴定中心汇 金溪本地DNA亲子鉴定中心一览表_附2025年鉴定地址 黎川亲子鉴定机构大全共10家(附2025年鉴定地址) 宜黄10家亲子鉴定检测医院(附2025年鉴定机构合集) 资溪正规亲子鉴定中心查询_2025年中心地址更新 合法!广昌10家正规亲子鉴定名单及地址汇总(附鉴定收费标准) 渝水本地亲子鉴定中心推荐_附2025鉴定流程指南 分宜正规亲子鉴定中心查询_2025年中心地址更新 钢城哪里可以做亲子鉴定费用多少(附2025正规鉴定机构指南与费用解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