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中医儿科

>

新生儿体重低下护理更要用心

新生儿体重低下护理更要用心

  (1)喂养指导:必须强调母奶喂养。对吸吮力弱的小儿,可将母亲的奶汁挤在杯中,用滴管喂养。逐步增加喂奶次数,观察体重的增长。

  (2)保温指导

  l)定期测体温,每小、-6小时测一次,作好记录(每日体温正常应波动在36~37oC之间)。

  2)室温度保持在24~26℃。在换尿布时,注意先将尿布用暖水袋加温。

  3)新生儿保温可采用热水袋或用装热水的密封瓶,将其放在两被之间,以婴儿手足温和为适宜。

  4)无上述条件者,可将小儿直接贴近成人身体保温。

  5)体重大于2000g的小儿,脐带脱落后每日可洗澡,室温最好在28oC左右,盆浴水温在38~40oC为宜,一切浴巾、衣服应预热后使用。

  新生儿体重低下护理更要用心

  (3)护理指导

  1)观察新生儿吃奶、精神、面色、呼吸、哭声、皮肤(注意黄疽、硬肿)及大小便性质和次数,并嘱家长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负责访视的人员或到医院检查。

  2)每次换尿布或做其他护理时,动作要轻柔迅速,以防小儿受凉。

  3)注意更换小儿的体位,定时翻身,侧卧。吃奶后应将小儿头部侧向一边,以免吐奶吸人呼吸道中。

  4)注意观察脐部情况(按新生儿访视常规处理)。

  5)新生儿满2周及28天时各测一次体重,但要注意保暖。对满月体重增长不足600g者应分析原因,进行指导,并转人体弱儿专案病历管理。

  新生儿期产伤、窒息儿的监测要点

  有产伤、窒息史的新生儿应密切注视脑水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具体注意如下:

  (l)观察新生儿有无嗜睡、烦躁、尖声叫、吸吮无力、拒奶、黄疽等表现。

  (2)观察有无抽搐,特别应注意观察新生儿抽搐的特殊表现

  1)眼球震颤,两眼凝视、斜视、发呆或不停地眨眼。

  2)反复的吸吮动作或咀嚼或面部肌肉抽动,手指反复抓空或握拳。

  3)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律或阵发性青紫。

  (3)对有产伤、窒息史的新生儿,应定期做视、听觉和神经反射的检查。如给铃声刺激检查听力,吸吮反射、拥抱反射、颈肢反射等。

  (4)护理时应注意减少头部的活动,避免刺激。

中医儿科在线咨询

更多

中医儿科咋样?

小孩子是用中医的儿科实施救治,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但是相对来说,中医的治疗效果会慢许多,而西医的治疗效果要快许多,但是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加的长久,而且副作用会比较小,如果采用西医救治的效果不好,可以试一下用中医的方法实施救治,但是中药比较苦,孩子服食下来可能会比较困难。

1个回答

中医儿科和西医儿科的区别

中医儿科和西医二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通过孩子的身体病症来决定有效的方法实施治,对于你宝宝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最近饮食不当所引发的消化不良症状,不管决定中医还是西医都是需要有口服增进吸收的药物来实施救治,不过中医还倡导对小儿实施针灸来稳定身体的病症。

1个回答

中医儿科的技术咋样?

小孩子是用中医的儿科实施治疗,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但是相对来说,中医的治疗效果会慢一些,而西医的治疗效果要快一些,但是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加的长久,而且副作用会比较小,如果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不好,可以试一下用中医的方法实施治疗,但是中药比较苦,孩子口服下来可能会比较困难。

1个回答

中医儿科这个科室咋样?

孩子再次出现低烧一定要及时退热,因为低烧时间长容易对身体器官引发伤害,如果通过药物退热效果不好,可以偿试一下中医的小儿针灸,小儿针灸是中医的个传统治疗方法,他通过特殊的手法可以调整孩子的身理和病理状态,所以针灸用于医治小孩发烧,恶心呕吐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2个回答

反复咳嗽怎么处理好?

  这个属于风寒伤肺引起的咳嗽,爱出汗属于营阴不足所致。   建议看看中医儿科治疗,中药可以使用荆防止嗽散加地骨皮等,注意避风保暖预防加凉。

1个回答

什么药能治疗小儿内分泌病

紫河车,指人类的胎盘,中医认为,胎盘性味甘、咸、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儿科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治疗中医儿科不能盲目,有的疗法因在治疗过程中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因此患者积极去正规的医院检查,听取大夫的建议吧。

3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