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中医内科杂病

>

偏头痛难忍 中医来调理

偏头痛难忍 中医来调理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它是一种可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频率通常越来越高。

  引起偏头痛的原因很多,许多人因为经常受到偏头痛的困扰,而影响到心理情绪,从而影响自己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质量。许多人私下服用止痛药以企图减轻疼痛,然而超量服用止痛药,不但无法解疼,相反地会造成药物引起的“反弹性头痛”,让你患上慢性偏头痛。

  偏头痛治疗

  一、辨证治疗:

  1、风寒阻络: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

  2、风热头痛: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

  3、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4、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5、痰浊上蒙:

  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6、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

  7、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补血。

  方药:八珍汤加味。

  二、单方、验方:

  ① 川芎15g、菊花15g,水煎服,用于风热头痛。② 川芎15g、细辛3g,水煎服,用于风寒头痛。③ 川芎15g、天麻10g,水煎服,用于阳亢头痛。④ 川芎15g、当归10g,水煎服,用于血虚头痛。⑤ 全蝎、地龙、甘草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3g,口服,每日2次,用于顽固性头痛。

  三、针灸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翳风、绝骨、水突、风池。

  配穴;太阳透角孙、合谷。

  2、治法

  每次取1穴,效不显时可选取取其中二穴,配穴酌加。翳风穴针法:局部消毒后,右手持针沿下颌角与乳突之间进针,向对侧乳突深刺1.5寸~2寸,以捻转为主结合提插,使针感(多为酸、麻、重、胀)向咽喉或舌根部放射。针感不明显者,可通以电针仪,连续波刺激。绝骨穴针法:进针2寸左右,以捻转结合小幅度提插,使针感向上传导。水突穴针法:令病人平卧,颈背下垫 一枕头,使颈部后仰,穴区消毒后,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前及颈总动脉拉向外侧,右手持3寸毫针自针剌部位循皮肤垂直剌入,当针尖触及横突后,将针提起少许,再向下方徐徐剌入,直抵脊柱,轻度捻转。病人即感觉酸麻胀痛等,有时向同侧颜面及上肢内侧放射。风池穴,或寻得压痛明显处进针,向对侧眼窝内下缘方向,略斜向剌入1寸~1.5寸,反复提插,使针感向头顶、颞部、或前额放散。太阳透角孙,平剌进针约1.5寸~2寸,酸胀感扩散至同侧颞部。合谷取同侧,泻法。均留针20分钟~30分钟。每日1~2次。7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日~2日。

  (二) 穴位埋植

  1、取穴

  主穴:太阳、头维、印堂、风池、阿是穴、合谷、足三里。

  阿是穴位置:痛点。

  2、治法

  每次选用2~3穴。以普通静脉注射用的8号或9号针头作套管,1.5寸毫针作针芯。将0.2cm长的4/0号肠线浸泡消毒并送入针尖孔内。施术时,医者左手绷紧穴区周围皮肤,右手持针头,迅速刺入,至一定深度后,轻轻捻转提插待有酸胀之感,即注入肠线,用小块消毒纱布贴敷针孔。7日~10日治疗 1次。

  (三) 刺血

  1、取穴

  主穴:太阳。

  配穴:太冲、印堂。

  2、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佳取配穴。太阳、印堂、均以三棱针点刺,刺破静脉,血止拔罐2分钟~3分钟。太冲针刺,仰卧取穴,得气后以大幅度频率捻转提插,行针3分钟~5分钟,留针15分钟~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四) 耳针

  1、取穴

  主穴:额、太阳、枕、神门。

  配穴:颈、心、肝、耳尖、轮6。

  2、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每次选4~5穴。急性发作期,可在其中2~3穴,以三棱针放血。余穴毫针刺后接通电针仪,采用疏密波,电刺激15分钟~20分钟。重者每日治疗1次,一般隔日1次。

中医内科杂病在线咨询

更多

中医治疗霉菌阴道炎的效果好吗

霉菌性阴道炎病人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可发生很浅的水疱丘疹,成群出现意见建议可形成湿疹状糜烂,局限于外阴或向周围扩展至会阴、肛门周围及...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宫颈炎

用中医治疗宫颈炎必须辨证论治,不能随便用药,如果患者有腰酸坠胀、腹痛下坠、小便频数疼痛、舌苔黄腻等症状,可以用扁豆花、椿白皮煮水喝,对于缓解宫颈炎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患者表现的是脾肾亏虚,属于虚症,在症...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通过中医疗法效果是不明显的,早期的声带息肉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治疗,比如金嗓散结胶囊或者黄氏响声丸等,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就要考虑手术,可以在支撑喉镜...

1个回答

中医治疗房颤

房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心室率比较快,而且节律不规整,部分房颤患者还有可能在心房内形成血栓,栓子一旦脱落会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拴塞,所以出现房颤必须要积极的治疗。中医方面可以使用...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鼻炎治疗

中医对鼻炎的治疗手段十分的丰富,但是见效比较慢,而最常见治疗方式有口服药物,按阴阳五行、辩证疗法手段,对病人的身体类型及鼻炎种类,进行因人施方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之外,中医还可通过针灸、药灸等来对病人...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鼻炎

中医治疗鼻炎有一定的效果,具体要看患者病情。中医药治疗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较为缺乏,不推荐使用中草药治疗。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患者可选择针灸治疗,减轻鼻塞,也可行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建议患者要多饮热...

1个回答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

中医药治疗痛风,特别是急性关节炎痛风,疗效十分显著。除了口服中药外,其他治疗方法也有明显的优势。比如中药粉剂,调成散状,外敷在疼痛的关节上,即可明显缓解疼痛、消除肿胀,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中医针灸也可...

1个回答

中医治疗肾炎的方法

肾炎中医可用艾灸治疗,艾灸有固肾理气的功效,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肾炎的恢复,冬虫夏草也是中药的一种,有补肾的功效,可适量补充,但肾炎主要靠药物治疗,只靠中医是往往不够的,常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遏制剂...

1个回答

中医治疗毛细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症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脸部红血丝,是一种慢性病,血管病变,治疗难度有点大,但只要准确诊断,对症治疗,一般通过针炙、中药和面部护理是可以起到明显效果的,它多是后天引起的,因此平时可加强预防,生...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