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休克

>

中医治疗休克的四种常见方法

中医治疗休克的四种常见方法

  休克是常见的危重症状,临床上根据休克的病因不同可将其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中医认为多属“脱证”的范畴,中医运用针刺疗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有不错的效果。

  下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休克的四种常见方法:

  1、针刺疗法:以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为主,配以素髎、少冲、少泽、十宣。先刺人中、内关、涌泉,施泻法,强刺激,间歇捻转5分钟,足三里直刺,施捻转补法。若效果不明显,可加用配穴1~2个,均用强刺激泻法,或十宣点刺放血。

  2、电针疗法:电针:取足三里、合谷、涌泉。电压为 10~15v,频率为106~120次左右,轻者一支电针一个穴位,重者两个电针两个穴位。或者取人中、素髎或加内关、涌泉,轻者取单穴,重者取 2~3穴,电压6~9伏,频率100~200次。

  3、耳针疗法:耳针:取肾上腺、皮质下、心等,两耳交替取穴,间歇留针1~2小时。或者取下屏尖、升压点、脑、心、甲状腺、激素点、神门、肺、肝、下脚端。其中以下屏尖、升压点、脑、心为主,两耳交叉取穴,留针1~2小时,效果不佳,可配合其他穴。

  4、灸法:用艾条灸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每次15分钟。

休克在线咨询

更多

感染性休克严重吗

双肺感染性休克是很严重的,因为感染性休克是可以要命的,肺部感染是可以引起患者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肺部的感染会引起各类的并发症,心衰,多脏器官的衰竭。要应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抗生素要根据患者的病原体而定。如果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最开始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就能很快的恢复,如果病情发展的比较严重,一般很快就会走向衰竭。

1个回答

感染性休克血压

感染性休克一般不会出现高血压,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常出现血压降低,感染性休克指的是由于多种致病菌及其毒素感染所造成的休克表现,大多是比较严重的感染。致病菌或其分泌的毒素,侵入到血液循环,引起身体内各种细胞因子或者介质导致身体的代谢紊乱、功能障碍,发生感染性的休克。患有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应当及时住院治疗,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循环衰竭的情况。

1个回答

休克的治疗方法

休克的治疗方法,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注意休克病人的体温过低,要及时给病人保温,盖被子。但休克病人要是高烧的话要给予降温。尽快给休克者送到医院抢救,越近的医院越好,把握病人的每一分每一秒。

1个回答

休克的基本治疗原则

对于休克治疗的原则,是进行针对性的复苏,需要根据休克的原因,解除病因。休克常见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原因,如果是感染性休克,需要及时的进行抗感染、补液等常规的处理,以纠正休克的状态。如果是失血等原因导致的休克,需要及时的补充血容量。所以对于休克的治疗,还是要找到导致休克的原因,才能够做到治疗的有的放矢,才能够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1个回答

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

导致休克的原因,神经源性是导致休克的原因之一,可使动脉阻力调节的功能严重造成障碍,患者血管张力也会严重丧失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少。心源性休克狭义上指的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的严重阶段。过敏也会导致休克,所以我们平时多去了解食物的搭配,以免造成过敏现象就有可能形成休克。临床上感染性休克,心原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较常见。

1个回答

感染性休克临床表现

感染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症伴休克。患者早期会现在焦虑、神情紧张,面色和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肢端湿冷,心率增快,呼吸深而快,血压偏低、脉压小等症状。随着休克发展,患者烦躁或意识不清,呼吸浅速,心音低钝,脉搏细速,皮肤湿冷、发绀,尿量更少,甚或无尿。出现感染性休克应该及时到正规的公立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