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帕金森患者的休息都是会出现休息上的障碍,主要是会出现睡眠障碍,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精神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调理,会导致患者精神出现状况,那么帕金森患者护理的方式都有哪些?
1、不安腿综合征性睡眠障碍
20%左右的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不安腿综合征症状,在坐位或卧位状态下,腿部会出现一种不适感,必须活动下肢才能缓解,此类症状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以及延迟入睡时间的一个常见原因,严重的甚至出现睡梦中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
2、抑郁失眠性睡眠障碍
超过40%的帕金森病患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此类患者大多会出现失眠、多梦或者半夜惊醒而难以再次入睡的表现,积极治疗抑郁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
帕金森的症状
3、入睡困难性睡眠障碍
很多帕金森病患者白天无任何异常精神状态,但一旦晚上就是无法入睡,或者睡眠时间很短,天未亮就早醒的睡眠障碍表现。
4、夜尿增多性睡眠障碍
夜尿增多也是导致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一个常见原因,由于患者动作迟缓等因素,往往会出现夜尿增多,且越难以入睡越会感觉有尿意,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帕金森护理要点分析
1、健康教育
将疾病的特点、治疗、护理措施详细、全面、以各种形式传授给病人及家属。如药物效果、副反应。与进食有关的服药仅指左旋多巴类药物,需饭后服药。高脂、高蛋白饮食可降低左旋多巴类药物的效果。
2、心理护理
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患者获得最佳身心状态。对多疑、敏感者,重视患者的主诉,耐心地倾听,病房内备有pd的有关科普知识材料,以减轻患者对病症的恐惧和焦虑。对固执和人格改变者,应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觉得人人关心他,尊重他。
3、对于顽固性便秘
研究发现:个性化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腹部按摩疗法、排便行为训练以及定期电话和上门回访,提高了病人及家属遵医行为,对以上方法逐渐掌握,减少了便秘的发生。嘱其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必要时保留导尿。教导其在排便与排尿时吸气后屏气,利用增加腹压的方法排便与排尿。
4、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功能训练计划并实施。运动功能训练:鼓励患者自行进食穿衣,锻炼和提高平衡协调能力的技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依赖性,增强主动运动。语言功能训练:让病人多说话、多交流、多阅读,沟通时给病人足够时间表达,训练中注意病人的发音力度、音量、语速频率,鼓励病人坚持连续不间断的训练,减缓病情发展。
帕金森的症状和护理方式都有哪些?简单为广大患者介绍了以上几种帕金森患者的病情后,希望患有帕金森病的老年人注意治疗早日的康复!
【本文由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脑病科供稿】
帕金森病在线咨询
更多
帕金森病是怎样引起的
引起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并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系,总之,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就有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有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烟,喝咖啡也与帕金森有一定的关系,脑外伤是另一个引起帕金森的病因。患者被诊断帕金森以后,必须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1个回答
帕金森病人吃什么好
如果患者没有糖尿病,没有消化系统的疾病,那么苹果、香蕉、梨子、橘子、火龙果、哈密瓜、西瓜、榴莲,这些水果都可以吃,因为帕金森的患者往往容易合并一些自主神经功能的症状,患者容易出现便秘,所以患者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尤其是一些叶子蔬菜像芹菜、白菜等富含纤维素,对于保持帕金森患者大便通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患者要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瘦肉、牛肉、鱼肉、羊肉都可以吃,对于动物的内脏以及蛋黄等含胆固醇比较高的及动物脂肪类的食物尽量不吃。帕金森病人在饮食上一定要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1个回答
请问专家医生帕金森病治疗用三维立体定向手
你好,如果帕金森综合症遵医嘱服食药物。一般情况下需要有加装起搏器 。脑起搏器还是效果不错的。不需要忧心。不能够抽烟喝啤酒。需求注意不要喝浓茶和咖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1个回答
帕金森病人吃思考林这药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吗
医生建议:思索林用来救治颅脑损伤和脑血管意外所引来的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并可用来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救治。会有不良反应,会再次出现偶见胃肠道反映,轻微,持续时间短。特别注意经常出去走走转转,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
1个回答
帕金森病已7年,现白天隔4个小时左右吃一次药,生活完全自理,
你好,具体情况是需要有来医院实施进行咨询的,要清楚身体条件不同,状况不一样,在脑起搏动器的种类决定是一样的,一般费用是在二,三万元,通常是可以预付比例在70%.需求注意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一日三餐按时按点,不能暴饮暴食,尽量少量多餐。
1个回答
帕金森病应该挂什么科?
神经内科,帕金森及早发觉,正规救治是关键,如果不看重不救治或者长时间耽误救治,病情是逐步进步的,患者会再次出现感觉异常,周身疼痛,后期患者会再次出现吞咽困难,四肢瘫痪等,许多患者是因为肺炎、骨折等并发症濒死。需要强调的是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