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保健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保健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

  1、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热量及足够的必需氨基酸。具体到每一个患者的蛋白质的入量应根据其肌研清除率的情况灵活掌握。

  2、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磷、低盐、高热量,避免加剧因素,适寒温,避风寒,避免外感、感染,饮食有节。

  3、合理控制蛋白摄入:是指在满足患者身体对蛋白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以求最大限度的减轻肾脏负担。据研究:慢性肾衰病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适宜量为每公斤体重0.5~0.6克。一般来说,每天半斤牛奶、1个**、1两瘦肉是必要的,高蛋白质饮食可使尿素氮升高,而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促使肌酐升高。

  4、注意低盐饮食:保持低盐饮食,盐本身对肾脏并无损害,但是吃盐多,饮水会相应地增多,增加血容量,加重水肿、高血压和心脏负荷,从而不利于病情,所以有水肿、高血压的病人要低盐饮食,尤其是有水肿者,以每日3克为宜。

  5、慎食高钾食品:高钾可遏制心跳,严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钾主要由食物摄取,由肾脏从尿中排泄,肾功能减退,排泄减少,就会造成血钾升高,所以高钾食物宜忌食。如:香蕉、桔子、味精、酱油、土豆、榨菜、菇类、木耳、紫菜、枣、莲子、杏仁、火腿、干贝、虾米等。

  6、忌高嘌呤食品:如动物内脏、海鲜、菠菜、菇类等,啤酒亦忌,其可减少尿酸的排泄。

  7、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胡椒、花椒、咖喱、蒜苗等易“上火”之品,五香粉、大料、香椿、香菜等“发物”,因为这些食品易造成血压升高、引发咽喉炎症,还可引起过敏。

  8、慎用各类保健品:慢性肾衰并不是中医说的“肾虚”不能应用补肾的药物来治疗慢性肾衰,对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各类保健品及滋补品建议敬而远之。

  食疗方法

  海鲜豆腐汤

  【原料】鱼片50克,虾仁30克,豆腐150克,菜心50克,胡椒粉适量。

  【烹调方法】架油锅将豆腐爆炒后备用。将鱼片、虾仁放于碗中,加生油、盐、糖、味精、胡椒粉拌匀。煲适量清水,水滚时下鱼片、虾仁、豆腐,滚几滚后,下菜心。汤成加盐调味。

  【适用范围】此汤富含蛋白质,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

  琼花虾仁汤

  【原料】馄饨皮40克,猪肉、虾仁各40克,**1个,豆腐100克,青菜50克,胡萝卜少许,上汤500毫升,淀粉、猪油、味精各适量。

  【烹调方法】将虾仁和猪肉剁碎,加入半个**,放入少许葱、盐、味精、生粉后边拌匀,用馄饨皮包成一个个馄饨。将剩下的半个**打散放在豆腐中,加味精、盐、猪油、生粉拌匀,倒入菜盘中,上面放胡萝卜、青菜叶,隔水蒸熟。用锅煮1大碗水,加味精、盐,水沸,倒入馄饨,煮10分钟,倒入菜盘中的各物即成。

  【适用范围】此汤有补肾壮阳、补充蛋白质的功效。亦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线咨询

更多

医院检查慢性肾功能衰竭求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断上会再次出现以代谢性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内分泌失调,糖、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障碍,最终全身各系统受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性症状。建议到医院实施系统仔细检查,...

2个回答

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疾病,最后的临床诊断综合征,会如果出现多个器官功能的衰弱。根据肌酐和尿素氮结果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成4期,主要的确诊依据血肌酐数值和血尿素氮数值来推测分型,如果血肌酐大于707和尿素...

2个回答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临床诊断上一般主要表现出为除了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贫血出血倾向,高血压等进一步就换一双,还可以致使气管系统功能再次出现障碍,以及再次出现体内的水液分解代谢平衡紊乱,一可以再次...

2个回答

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有哪些?

您好,如果肾功能再次出现经济衰退,则肾小球滤过功能上升,致使对水的重吸收上升,排毒能力减低,再次出现肌酐下降,典型的早期表现出为双下肢水肿,程凹性,严重者会第二级神经元心脏病,致使心脏衰竭,到了晚期则...

2个回答

请问慢性肾功能衰竭该怎么办

病情分析:这种情况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可以适当应用保肾康等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指导意见:其实,这种情况是没有什么**的治疗方法的,病情的继续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严重时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如果有条...

1个回答

想知道肾功能不全有什么方法治疗?

病情分析:这种情况是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应该控制治疗,防止向尿毒症发展。指导意见:建议使用氯沙坦控制血压,必要时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注意饮食少放盐,不要吃豆制品,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可以联合使用碳酸...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