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尿崩症

>

尿崩症的西医治疗方式

尿崩症的西医治疗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尿崩症,究其原因是对尿崩症重视程度不够。面对尿崩症的治疗,希望患者朋友们要理智对待,正确选择其治疗方式,避免治疗误区后,该病可彻底治愈。

  一、尿崩症的西医治疗方式

  原发性垂体性尿崩症采用替代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替代治疗用于完全性垂体性尿崩症,加压素制剂有下列各种剂型:

  1.水剂加压素

  皮下注射,每次5~10u,作用时间仅4~6小时,适用于诊断和暂时尿崩症的治疗。

  2.长效尿崩停

  为油剂注射液,每ml含5u,从0.1ml起,逐步增至0.5~0.7ml/次。深部肌肉注射1次可维持3~5天,切勿过量以引起水中毒。

  3.粉剂尿崩停

  每次鼻吸入20~50mg,4~6小时1次。长期应用可引起慢性鼻炎而影响吸收。

  4.人工合成ddavp

  (1-脱氨-8-右旋精氨酶血管加压素)抗利尿作用较强,作用时间长,无升压副作用。可由鼻粘膜吸入,每日2次,每次10~20μg。可用于妊娠尿崩症。

  5.新抗利尿素纸片

  每片含adh 10μg,可日间或睡前舌下含化,有一定疗效。

  二、口服药适用于部分性尿崩症,可供选择的有:

  1.双氢克尿塞:每次25mg,每日3次,作为盐利尿剂可造成轻度失盐。可能一方面血容量减少刺激adh分泌与释放,另一方面增加近曲小管对水分的再吸收,但确切机理尚不明。对肾性尿崩症也有效。服药时宜低盐饮食,忌咖啡、可可类饮料。

  2.氯磺丙脲:体外试验可增加血管加压素的外周作用。可能增加远曲小管camp的形成,也可能增加adh的释放,但对肾性尿崩症无效。用量为 0.125~0.25g,每日1~2次,服药后24小时起作用,尿量减少。副作用为低血糖、白细胞减少或肝功能损害,与双氢克尿塞合用可减少低血糖反应。

  3.安妥明:药理作用可能是增加adh释放。与ddavp合用可对抗耐药。用量0.2~0.5g/次,每日3次。长期应用有肝损害、肌炎及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温馨提示:禁水试验对重症尿崩症可致严重脱水,有一定危险性,因此本试验必需在密切观察下而且只能在白天进行。如能同时测定血浆渗透压则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温馨提示:患者由于多尿、多饮,要嘱患者在身边备足温开水。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喝的太多,注意要适量的补充盐分。避免水中毒。便秘者可以多服用些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等。

  【参考文献:《内分泌代谢急症》《泌尿与生殖系统合理用药》】

尿崩症在线咨询

更多

尿崩症都会引起什么病

当尿崩症患者怀孕时,尿崩症的状况会恶化,因为孕妇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这可以对抗抗利尿激素的抗利尿作用或遏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此外,怀孕期间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以及尿液中溶质的排泄增加...

1个回答

尿崩症是什么引起的

尿崩症根据病因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分为特发性、继发性以及遗传性三种,其中特发性的目前病因不明,继发性常见的病因有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颅脑肿瘤、颅脑外伤、手术、颅内感染、妊娠等...

1个回答

老年人尿崩症饮食方案有什么?

老年人尿崩症方案平时应当留意,确保液体的供给,不要偏食,尤其是多排便蔬菜以及水果,以防离子紊乱,应当记24小时进出液体量。老年人要不能够要增强护理,防止摔倒,因为大多数都是由于垂体的炎症,另外可能会再...

1个回答

肾性尿崩症治疗

对于肾性尿崩症的救治,其救治原则是针对病因救治或对症救治,补足水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也就是说救治的关键就是需要有查寻清楚具体病因,采用对症救治的方法,还需要有消化好水量,不能够引发缺水,这样对身体...

1个回答

肾性尿崩症该怎么治疗

如果再次发生了尿崩症的话,还是以对症的救治为基础,首先就是要留意重新调整患者的情绪,不要有压力,平时的时候也要留意循序渐进的增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必须防止疲劳加班的再次发生,避免出现过度操劳的情况,...

1个回答

尿崩症真的是绝症吗

尿崩症患者一般都是拥有肾脏部位的基础性病症,长期口服利尿和激素类药物引来的不良反应,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对此症状彻底自愈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也不属于绝症,大多数患者需要有终身口服抗利尿和激素类药物实施...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