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认为:
1、疟疾的发生,主要是感受“疟邪”。但其发病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诱发因素则与外感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有关,其中尤以暑湿诱发为最多。夏秋暑湿当令之际,正是蚊毒疟邪肆虐之时,若人体被疟蚊叮吮,则疟邪入侵致病。因饮食所伤,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或起居失宜,劳倦太过,元气耗伤,营卫空虚,疟邪乘袭,即可发病。
2、病机疟疾的病位总属少阳,故历来有“疟不离少阳”之说。感邪之后,邪伏半表半里营卫之间,邪正交争,则疟病发作;疟邪伏藏,则发作休止。发作时,邪入与营阴相争,卫阳一时不能外达,则毛孔收缩,肌肤粟起而恶寒;其后,邪出与卫阳相搏,热盛于肌表,故又转为高热;迨正胜邪却,则疟邪伏藏,不与营卫相搏,汗出热退,症状解除。至于休作时间的长短,与疟邪伏藏的深浅有一定关系,如每日发、间日发者,邪留尚浅;三日发者,则邪留较深。
由于感受时邪不一,或体质有所差异,可表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一般以寒热休作有时的正疟,临床最为多见。如素体阳虚寒盛,或感受寒湿诱发,则表现为寒多热少的寒疟或但寒不热之“牝疟”。素体阳热偏盛,或感受暑热诱发,多表现为热多寒少之温疟。因感受山岚瘴毒之气而发者为瘴疟,可以出现神昏谵语,痉厥等危重症状,甚至发生内闭外脱的严重后果。若疫毒热邪深重,内陷心肝,则为热瘴;因湿浊蒙蔽心神者,则为冷瘴。
本病总因感受疟邪所致,故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但疟邪久留,屡发不已,气血耗伤,不时寒热,可成为遇劳即发的劳疟。或久疟不愈,气血瘀滞,痰浊凝结,壅阻于左胁下而形成疟母。且常兼有气血亏虚之象,表现为邪实正虚。
现代医学认为: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
1、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2、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经蚊虫叮咬皮肤为主要传播途径。极少数病例可因数带疟原虫的血液后而发病。 传播疟疾最重要的是中华按蚊,为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在山区传播疟疾以微小按蚊为主。在丘陵地区则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为重要媒介。在海南岛山林地区发现其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群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疟疾之间亦无交叉免疫性,经反复多次感染后,再感染时症状可较轻,甚至无症状。而一般非流行区来的外来人员常较易感染,且症状较重
4、流行特征:疟疾主要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这主要因为本病流行于生态环境与媒介因素关系密切。流行区以间日疟最广,恶性疟主要流行于热带,亦最严重。三日疟及卵形疟相对少见。我国除云南和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外,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在热带挤压社带则不受季节限制。
疟疾在线咨询
更多
疟疾什么治疗
疟疾的治疗方法是口服药物和静脉输液,患者出现疟疾有可能是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或者是和携带病毒的人员共用注射器后引起的。患者在早期会出现身体发热、关节疼痛、身体乏力等症状,最好到大型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疟疾在用药治疗期间要注意居住环境的空气流通,最好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还要定时进行室内消灭蚊虫,可以减少身体再次感染病毒。
1个回答
治疗疟疾的药物
疟疾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发凉、低烧和大量流汗。发颤通常持继20分钟到1小时。体温忽升忽降,最高可达40度以上。伴发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劳,但头脑清醒。发烧通常持继2-6小时,然后已经开始大量流汗,体温已经开始骤升。体温过低的持续时间通常是30分钟到1小时。这时,病人备感他的症状明显改善,但他备感虚弱和口干。需要强调的是禁食辛辣、烟酒、油腻的食物,平时需要按时就餐。
1个回答
疟疾病症状有哪些?
身体不舒服,如果抵抗力变差和生存饮食生活习惯是有关系的,如果质疑自己的免疫功能再次发生伤损,或者是由疟原虫的传染,就需要有考量是蚊虫叮咬后才会有上述表现出。疟疾一般是高热寒战,然后退了是有个周期性的过程。目前可以通过血液细胞染色检验明确。需求注意规律的生活,少油腻,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过度的心理压力。
1个回答
疟疾的症状有哪些?
现在的情况是有疟疾,按照临床诊断的典型症状就是寒战高热,然后流汗退热这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是有周期性的再次发生,除了个方面就会引来红细胞摧毁,然后肾脏功能的危害。比较严重的就会引来疟疾脑病,也就是恶性疟引来的疾病症状,头颅位子疼痛不舒服,并且干扰生命危险。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听你的描述,要多食水果,按时服药,按时复查。
1个回答
疑似疟疾病该如何治疗
疟疾是由于传染了疟原虫后引来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主要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临床诊断症状表现出为,从间歇性寒战到发烫再到流汗,在烦渴以后症状获得纾解,然后有循环往复再次发生,一旦发觉此病,需要有及时的复诊,如果不救治,病情会继续恶化的很快,致使人神志不清,甚至有生命危险。特别声明需要保持营养,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增强体质。改善睡眠。
1个回答
疟疾表现有什么症状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诊断症状为:一般潜伏期约为10-30天,潜伏期无明显症状;潜伏期之后是寒冷期,即寒冷期。这时,四肢通常是冷的,全身备感寒冷,背部发颤。这段时间持继大约10-30分钟,寒战自然停止下来,然后体温攀升。当体温上升时,会超越发烫阶段,体温可达40℃以上,发烫阶段持继2-6小时。在那之后,会有一段流汗期。发高烧后,全身都会流汗。需求注意忌烟酒,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按时服药,避免交叉感染。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