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机制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引起高血压和低钾血症,病因多为单侧肾上腺瘤,少数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偶为肾上腺癌肿。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病机制

  不论何种病因或类型所致的原醛症,其病理生理变化均由超生理需要量的大量醛固酮所致,主要为高血钠,低血钾,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遏制以及碱中毒。

  醛固酮是人体内最主要的盐皮质激素,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及对钾离子排泄,原醛症患者可分泌大量醛固酮,发挥上述生理效应:①使钠重吸收增加,尿钠排出减少,钠代谢呈“正平衡”,体内钠潴留导致细胞外液扩张,血容量增多;②细胞外液中Na 的浓度增高后,Na 向细胞内转移,血管壁细胞内的钠浓度增高,可使管壁对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等加压物质的反应增强;③动脉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的钠浓度增加,致使细胞内水潴留,血管壁肿胀,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增加,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高血压。

  当血钠浓度增高和细胞外液扩张达到一定程度时,心房内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心房肌分泌心钠素(心房利钠多肽atrial natriureticpolypeptide,ANP),心钠素是一种排钠,利尿,降血压的循环激素,它的分泌受血中的钠浓度和血容量的影响,血钠浓度增高或血容量增加均能刺激心房内压力感受器,使心房肌细胞释放心钠素,心钠素分泌增多继而遏制肾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使到达远曲小管的钠离子浓度增加,超过醛固酮作用下远曲小管重吸收钠的能力,尿钠排泄增加,从而代偿了大量醛固酮的钠潴留作用,使钠代谢达到近乎平衡状态,不再继续潴钠,因而避免或减少细胞外液进一步扩张所致的恶性高血压,水肿,心力衰竭等的发生,此种在大量醛固酮作用下,肾小管摆脱醛固酮的影响,不再继续出现显著潴钠,称为对盐皮质激素的“脱逸(escape)”现象,心钠素还可以遏制肾小球旁细胞肾素的分泌及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的分泌,并能对抗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缩血管作用。

  《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手册》《实用药物手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线咨询

更多

醛固酮增多症麻醉需注意什么?

这样的病症的治疗办法之一就是手术救治,而手术救治就得有麻醉,麻醉中需要有留意的问题,这个都不是你所关心,需要有你留意的问题,麻醉师会和你交代,但是在这里也和你说也句,省得忧心。有这样的病症的人,血压都...

1个回答

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

,[title]多见头晕、头痛、肌无力、周期性肌崩溃、手足抽搐等,针对您购买的症状不能够确诊此类疾病,建议您入院实施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测得、CT等针对性仔细检查,诊断疾病对症采取有效的救治。在没...

1个回答

醛固酮增多症的预后怎么样?

醛固酮增多症也是一种内分泌功能紊乱性疾病,可以致使再次出现高血压,低血钾,除了钠的分解代谢紊乱。而且血压往往比较高,普通降压药物难以压制,低血钾也往往是顽固性的,普通的补钾也往往难以有效。因此需要有积...

1个回答

原醛固酮增多症

[title]可以致使高血压,而且这种高血压不容易压制。醛固酮升高之后,另一方面可以升高血压,另一方面还会致使电解质紊乱,可以致使血钾的遗失增强。这种情况要进一步做肾上腺的仔细检查,明确致使原发性醛固...

1个回答

醛固酮增多症有什么禁忌

醛固酮增多症顾名思义就是排泄醛固酮不断增多引来的一种疾病,患者可以再次出现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特点,由于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特点,所以饮食上需要有少吃盐。另外,建议患者在实施肾上腺CT或者MRI的仔细检...

1个回答

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表现在哪?

一般情况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话主要是像个身上现的纤维化啊,或者是单侧肾上腺的结节,病人会再次出现个头晕头痛肌无力周期性的集团化以及手足抽搐的症状还会伴发个血压的下降,而且在口服降压药以后,加效果并不...

2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