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盗汗病人应合理食疗调理。
在食疗上多吃以下滋阴补益的食物。
鸭肉:鸭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养胃,阴虚体质宜食。
枸杞: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尤其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或是肺阴虚的结核病盗汗等症有不错的效果。
银耳:银耳性平,味甘淡,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尤其是对肺阴虚和胃阴虚者,最为适宜。
水果:如梨,梨有生津、润燥、清热的作用,对肺阴虚,或热病后阴伤者最宜。
(1)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汗症效好;
(2)黄芪猪瘦肉汤:黄芪15克,猪瘦肉50克,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食肉饮汤,连服5次。对表虚自汗效佳;
(3)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
(4)浮小麦羊肚汤:浮小麦30克,装干净小布袋内,羊肚50克,洗净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煮至烂熟,捞去布袋,调味,食肚饮汤,一天内分次吃完。连用5-10天,有健脾止汗作用。对虚汗均有效;
(5)泥鳅汤:泥鳅100克左右,温水洗去粘液,剖腹去肠洗净,用油煎至黄色,加水一碗半,煎30分钟,盐调味,一天内分次吃完。(幼儿可饮汤不吃泥鳅,以免骨鲠)。连吃3-5天,对虚汗有效;
(6)乌豆煲塘虱:乌豆60克,塘虱鱼2-4条,挖去颈花(双侧)及肠脏后,用瓦锅文火文熟,食盐调味。一天内分次吃完,连服3-5次。对自汗盗汗有效。
(7)炒豆腐皮:豆腐皮一张,洗净,以温水泡发后切丝,用素油炒,以葱盐调味,食之。每天一次,不限疗程,常食之有养胃敛汗之功,对虚汗有效;
(8)冬虫草炖老鸭:每次用老雄鸭一只,去毛和内脏,洗净,冬虫草10-15克,放鸭腹内,加清水适量,用瓦蛊沸水炖1小时,调味分多次食之。对自汗盗汗,身体虚弱者有效。
盗汗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夜间盗汗
宝宝盗汗,一般情况是由于缺钙所造成的,但是盗汗也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生理性盗汗原因有:在小儿时期,皮肤中的水分含的比较多,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健全,所以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在入睡前活动过多的话,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就会出汗。病理性原因:宝宝夜间盗汗,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所以会出现盗汗的现象。
1个回答
宝宝盗汗是什么
宝宝盗汗,一般情况是由于缺钙所造成的,但是盗汗也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生理性盗汗原因有:在小儿时期,皮肤中的水分含的比较多,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健全,所以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在入睡前活动过多的话,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就会出汗。病理性原因:宝宝夜间盗汗,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所以会出现盗汗的现象。
1个回答
阴虚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盗汗,就是睡着以后出汗,醒来以后出汗停止。这种情况从中医角度考虑是阴虚火旺所致。正常情况下,入夜的时候,阳气要进入阴分,当阴不足的时候,阳气不能充分的进入阴分,阳气相对于阴气增多,阳气相对偏亢,就会表现出虚热内扰的症状,热迫津液外出,就会出现盗汗的症状。如果有盗汗的症状,建议先排查一下甲功,血糖,排除甲亢,糖尿病的可能。如果检查正常,可以用点滋阴清热的药物来治疗。
1个回答
小儿盗汗的原因及治疗
幼儿盗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盗汗多由于睡前过于兴奋和活动量较大、摄入较多高热量食物、室内温度过高等引起,不需要药物治疗,只需要控制睡前进食量和食物的热量、避免睡前过于兴奋、及时调整室温即可。病理性盗汗多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通过额外补充维生素D和多接触阳光可缓解症状,维生素D可补到两岁。对于低月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可避免缺乏维生素D。
1个回答
哪些原因引起盗汗
盗汗主要指的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表现出汗的症状,在醒来之后就会停止出汗,大部分盗汗都是由于肝肾阴虚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阴虚火旺所导致的,这种情况,主要是患者在平时生活中长期的吃辛辣刺激类型的食物,容易诱发这种情况,可以选择6味地黄丸或者选择治百地黄丸等来进行治疗选择新鲜的蔬菜或者水果,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1个回答
晚上1点出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盗汗,虚汗可能是由于肝肾阴虚或者脾虚引起的。同时,那根秘失调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也有可能引起这一症状。都是出去喊,也有可能是由于低血糖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则应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多,休息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黄芪,百合,龙眼,银耳,红枣等食品进补。或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病因后再对症治疗。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