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盗汗

>

治疗盗汗采取什么方式能有疗效

治疗盗汗采取什么方式能有疗效

  盗汗是现在生活中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相信很多人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了,盗汗的出现让每个患者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一定得要影响,并且专家指出,如果患上盗汗而没有挤时间进行治疗的话,病情逐渐加重还会带来更大的伤害,那么,治疗盗汗采取什么方式能有疗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辨证治疗盗汗:

  中医认为,心血不足型盗汗常表现为睡则汗出,醒则汗止,心悸少寐,面色少华,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虚等,中医治疗此类盗汗应该补血养心敛汗,可以采用养心汤来治。由柏子仁、远志、麦冬各12克,酸枣仁、夜交藤、黄芪各30克,合欢花、茯神、当归各15克,龟板胶、甘草各6克,白芍、生地、党参各20克,鹿角胶10克,黄连3克,盗汗患者需用水煎服,另外可以配合安神丸、归脾丸口服,可以有效治疗盗汗。

  中医认为,阴虚火旺型盗汗:往往出现潮热盗汗,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中医治疗此类盗汗应该滋阴降火。治疗盗汗采取什么方式能有疗效?可以采用滋阴汤来治,由当归黄精、沙参、旱莲草、麦冬各15克,玉竹、竹叶、天冬各12克,生地、熟地、桑葚20克,黄柏、黄芩10克,黄连3克,黄芪30克,甘草6克,盗汗患者需用水煎服,另外可以配合知柏丸、珍珠丸口服,可以有效治疗盗汗。

  食疗方法辅助治疗盗汗:

  需要准备粳米50克、白木耳15克、冰糖10克,清洗干净之后一起放入锅中,煮粥吃,盗汗患者可以每日食用1次,能有效缓解盗汗的症状。

  需要准备大蒜1头、瓜蒌1个,需要先把大蒜捣烂,然后再与瓜蒌一同煎煮,熟透后盗汗患者即可食用,盗汗患者可以每日1-2次,能有效缓解盗汗的症状。

  治疗盗汗采取什么方式能有疗效?以上这篇文章就是为广大患者朋友们带来的相关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患者朋友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最后也祝大家能早日康复。

盗汗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夜间盗汗

宝宝盗汗,一般情况是由于缺钙所造成的,但是盗汗也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生理性盗汗原因有:在小儿时期,皮肤中的水分含的比较多,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健全,所以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在入睡前活动过多的话,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就会出汗。病理性原因:宝宝夜间盗汗,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所以会出现盗汗的现象。

1个回答

宝宝盗汗是什么

宝宝盗汗,一般情况是由于缺钙所造成的,但是盗汗也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生理性盗汗原因有:在小儿时期,皮肤中的水分含的比较多,由于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不健全,所以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在入睡前活动过多的话,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就会出汗。病理性原因:宝宝夜间盗汗,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所以会出现盗汗的现象。

1个回答

阴虚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盗汗,就是睡着以后出汗,醒来以后出汗停止。这种情况从中医角度考虑是阴虚火旺所致。正常情况下,入夜的时候,阳气要进入阴分,当阴不足的时候,阳气不能充分的进入阴分,阳气相对于阴气增多,阳气相对偏亢,就会表现出虚热内扰的症状,热迫津液外出,就会出现盗汗的症状。如果有盗汗的症状,建议先排查一下甲功,血糖,排除甲亢,糖尿病的可能。如果检查正常,可以用点滋阴清热的药物来治疗。

1个回答

哪些原因引起盗汗

盗汗主要指的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表现出汗的症状,在醒来之后就会停止出汗,大部分盗汗都是由于肝肾阴虚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阴虚火旺所导致的,这种情况,主要是患者在平时生活中长期的吃辛辣刺激类型的食物,容易诱发这种情况,可以选择6味地黄丸或者选择治百地黄丸等来进行治疗选择新鲜的蔬菜或者水果,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1个回答

晚上1点出盗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盗汗,虚汗可能是由于肝肾阴虚或者脾虚引起的。同时,那根秘失调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也有可能引起这一症状。都是出去喊,也有可能是由于低血糖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则应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多,休息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黄芪,百合,龙眼,银耳,红枣等食品进补。或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病因后再对症治疗。

1个回答

什么原因会引起盗汗

导致盗汗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气虚,而且自身的身体比较虚弱,体质差,所以晚上比较容易出汗。盗汗问题严重,多数是发生在体力劳动过大的人群,因为自身消耗大,还有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加上睡眠的不足,从而出现气虚情况。针对气虚引起的盗汗问题,建议在治疗期间要给自己放松,最好是休假静养,放松自己,不要一直忙碌让自身太劳累,一旦操劳过度,是会引起更大的问题。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