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其他疾病

>

股骨干骨折的饮食保健常识

股骨干骨折的饮食保健常识

  股骨干骨折是指转于下、股骨保上这一段骨干的骨折。股骨干是人体员粗、最长、承受应力最大的管状骨。骨干的密质骨较厚,骨干中部松质骨较少。专家提醒,人们一旦发现自身患上了 股骨干骨折,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之外,同时还应该重视自身的日常饮食及保健。

  股骨干骨折患者饮食宜忌:

  1、早期: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2、中期: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

  3、后期: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早期忌酸辣、燥热、油腻的东西,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另外,果子露,白糖也不宜。

  如有便秘者可口服蜂蜜或做腹部按摩、热敷等处理,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口服。病情稳定、大便润畅者,可食清补肝肾的食品,同时加强维生素D的摄入。

  股骨干骨折的食疗:

  1、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2、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3、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4、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5、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6、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7、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8、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9、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1、现场急救:若骨折发生在头部、脊柱,病人常表现为某一平面以下的躯干及肢体活动感觉障碍,说明可能有损伤平面之神经损伤,对此类骨折患者,急救原则是要特别注意保持身体平直,使用硬板搬运。而肋骨骨折患者,如为开放性,可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急救要点是立即封闭伤口。

  2、创口处理:开放性骨折,多伴有伤口流血,简单的止血的方法为:就地取材,没有无菌敷料时,尽量选用清洁的布类包扎伤口,但要注意外露的骨或组织不可回纳。压迫止血无效,肢体出血则可用止血带或其它代替物(织物)在伤口近端结扎止血,并抬高患肢,止血带每隔40-60分钟放松5分钟,最长时间不可超过一小时。

  3、固定与搬运:脊柱骨折的病人必需平托于硬板上,颈椎骨折的病人还应在头颈两侧加垫,以防止骨折移位损伤脊髓;四肢骨折者,可固定患肢于对侧肢体或躯干上。固定后使用平板搬运,尽快送医院进一步治疗处理。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

1个回答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

1个回答

发烧引起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引起的疱疹可能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曾患水痘的成年人体内“潜伏”有...

1个回答

宝宝牙龈红发烧

两岁宝宝牙龈红且发烧,通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应该是孩子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导致发烧,通常见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或者厌氧菌感染引起,一般有龋齿的小孩容易出现;第二,也有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牙龈长疱...

1个回答

宝宝身上红疙瘩发烧

孩子发烧,身上起红疙瘩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局部皮肤粘膜过敏反应、蚊虫叮咬、皮下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的出疹性疾病,常见的有水痘、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都有可能引起发烧,...

1个回答

宝宝发烧五天

小孩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孩子发热大部分是感染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例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消化道感染,例如:肠炎等等都可以出现发热症状,孩子如果已经发热5天了,需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