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其他疾病

>

引起神经梅毒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引起神经梅毒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由于梅毒引起原因不同,所以也分为了不同的种类,如先天性和后天性。神经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极少数可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由于梅毒螺旋体离开人体后不易存活,在干燥、高温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因此,及时找出病因并接受治疗极为重要。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梅毒系母体内的梅毒病原经胎盘传给胎儿所致,后天梅毒患者主要通过性行为感染给对方。

  二、发病机制

  梅毒螺旋体进入血液后,历时1~3个月即可进入脑脊液并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1、麻痹性痴呆

  病理改变以大脑皮质为主,大体观察可见脑膜变混浊,增厚,可与其下的脑皮质及其外的颅骨相粘连,脑体积缩小,脑回变窄,脑沟加宽,脑沟中有较多的液体,这在前额叶最为显著,其次易受损者为颞叶,大脑切面可能两侧脑室扩大,脑室系统室管膜壁上常呈颗粒状反应,系由颗粒性室管膜炎所致。

  显微镜检查:尤其在额叶前部及颞叶,沿Virchow-Robin间隙的血管周围及脑膜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吞噬细胞,炎性变化程度多依疾病的时期和感染程度而异,在皮质中的血管,其外膜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内膜有成纤维细胞增生,其内有时可找到梅毒螺旋体,脑皮质中的神经细胞弥散性变性及脱失,并有反应性星形细胞,尤其是小胶质细胞增生,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处可形成胶质结节,在脑质内小血管周围常见铁质沉着。

  在经过治疗的病例,对镜下所见有些影响,其炎性反应减少,甚至找不到炎性改变,脑膜也无增生,只能见到脑皮质中神经细胞脱失和反应性胶质增生。

  2、先天性神经梅毒

  多死产,妊娠早期感染者可导致脑积水及脑发育畸形而难以生存,出生后早期可有脑膜血管感染,青少年慢性发展者可呈麻痹性痴呆及脊髓痨型病变,其病理改变和成人者基本一致。

  神经梅毒的传染途径:

  梅毒病人是单独的传染源,传染的途径有下列四种:

  1、直接性接触传染:约95%~98%的梅毒病人是通过这种方式被传染上的。梅毒病人的外生殖器部位的皮肤和黏膜多有病损,接吻、彩虹恋、口生殖器接触,手-生殖器接触一类的性行为同样可以传染梅毒,损害可发生在口唇、肛门、舌、咽部、手指等部位。

  2、间接接触传染:与梅毒病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可以接触到病人使用过的内衣、内裤、被褥、毛巾、剃刀、浴巾、浴盆、便器等,由于这些用具上可能会沾有病人损害处排出的梅毒螺旋体,因而产生感染,但是可能性极少,因为梅毒螺旋体为厌氧性,外界很难生存。

  3、胎传梅毒:患梅毒的妇女,未经治疗,怀孕后其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胎儿体内,使胎儿感染上梅毒。一般在妊娠前四个月,由于滋养体的保护作用,梅毒螺旋体不能通过,所以妊娠前四个月胎儿不被感染,以后滋养体萎缩,梅毒螺旋体就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传染胎儿。

  4、血源性传染:个别患者可由于输入有传染性的梅毒病人血液而受到感染。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

1个回答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

1个回答

发烧引起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引起的疱疹可能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曾患水痘的成年人体内“潜伏”有...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

经常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是由于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建议用中药调养,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内在的免疫调节能力。虽然没有西药见效那么快,但是对于经常病毒感染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头...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会反复吗

病毒性感染的发烧是会反复的。病毒性感染的发烧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赶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八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乱用药。首先要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判断是细菌感染亦或病毒感染。然后有些诊所不具备检测条件,所以都是靠经验来判断的,这样会有误差,因为短期发热对身体不会有很大影响,但如果持续发热对人...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