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时肘部疼痛,患儿哭闹,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X线检查阴性。本病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如:用双手牵拉幼儿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时由袖口牵拉幼儿腕部,在床上翻滚时,身体将上肢压在身下,迫使肘关节过伸等外力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伤势虽然不重,但同样影响肘关节功能,绝大部分患者均需复位才能获得痊愈,因此发现疾病就要及时诊治,以免延误治疗。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肘部损伤。大多发生在1~4岁,因为在此年龄儿童的肘关节韧带、关节囊和肌肉均较松弛,桡骨小头也尚未发育成熟。当肘关节突然受到牵拉时,肘关节腔内的负压将关节囊和环状韧带吸入肱桡关节间隙,环状韧带可向上越过尚未发育成熟的桡骨小头,嵌于肱骨小头和桡骨小头之间,阻碍了桡骨小头的回复原位。导致桡骨小头半脱位, 表现为半脱位时肘部疼痛,患儿哭闹,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桡骨头部位压痛,如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发生,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一、症状表现
1、桡骨骨小头半脱拉多数发小于5岁以下的幼儿,1—3岁发病率最高,男孩多于女孩,左侧多于右侧。
2、有典型的牵拉损伤史,幼儿在肘关节伸直位时腕部受到牵捡。
3、伤后患儿肘部疼痛,啼哭,拒绝使用患侧肢体。
4、桡骨头部压痛明显。
5、患侧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制,不敢旋后。不能拾举取物,不能屈曲肘父节。
二、辅助检查
X线片检合无异常表现,主要排除桡骨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等肘部损伤。
本病一般通过保守治疗就会有很好的效果,桡骨小头半脱位采用手法复位很容易成功,复位时,—手屈曲肘关节90°。前臂旋后,另—手在移位的桡骨头部直接加压即可复位。复位后颈腕吊带悬吊3d。手术治疗,是通过习惯性桡骨小头半脱位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修复或者重建受损的环状韧带、关节囊。
家长们在领着孩子时,要尽量小心,不要强力牵拉孩子的肘关节。孩子都有不听话的时候,家长更不要对孩子生拉硬拽,既容易伤害孩子的感情,也容易伤害孩子的肢体。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
1个回答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
1个回答
发烧引起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引起的疱疹可能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曾患水痘的成年人体内“潜伏”有...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
经常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是由于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建议用中药调养,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内在的免疫调节能力。虽然没有西药见效那么快,但是对于经常病毒感染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头...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会反复吗
病毒性感染的发烧是会反复的。病毒性感染的发烧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赶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八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乱用药。首先要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判断是细菌感染亦或病毒感染。然后有些诊所不具备检测条件,所以都是靠经验来判断的,这样会有误差,因为短期发热对身体不会有很大影响,但如果持续发热对人...
1个回答
宝宝发烧五天
小孩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孩子发热大部分是感染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例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消化道感染,例如:肠炎等等都可以出现发热症状,孩子如果已经发热5天了,需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1个回答
宝宝发烧无故
宝宝无缘无故的发烧通常与感染因素有关,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为宝宝的器官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免疫力比较低下,受到这些病原体感染后,就会引起发烧的症状。但也不排除是由于疾病所致,如系统性红...
1个回答
宝宝发烧乱说话
小孩发烧乱说话,可能是高烧导致的大脑暂时性不清所致,表示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处理,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不好的预后。给予物理降温,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退烧治疗,可以配合羚羊角颗粒。如果体...
1个回答
宝宝发烧后瞌睡
发烧后出现想睡觉,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发烧后会使身体的水分流失比较多,并且会影响到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疲劳,乏力,嗜睡的情况。需要做好一些发烧的退烧护理和治疗,低烧可以先进行一些物理降温,超过38....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