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髌骨软化症

>

中西医分别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髌骨软化症

中西医分别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是常见的一种膝关节的疾病,此病好发人群是在运动员以及体育爱好者的身上,髌骨软化症的出现不仅会让患者感觉到膝关节疼痛,而且还会限制患者的活动,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方案才是,所以本文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则是中西医分别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髌骨软化症,一起看下吧。

  中医针灸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过程:

  1、标准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2、取法:屈膝,先取胫骨内侧髁下缘的阴陵泉,再于其后方1寸处取穴。

  3、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缝匠肌(腱)、半膜肌和半腱肌(腱)。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缝匠肌起于髂前上棘,半腱肌、半膜肌起于坐骨结节,三肌分别止于胫骨粗隆的内侧。缝匠肌受股神经支配,后二肌受坐骨神经支配。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在大隐静脉的后方,穿小腿深筋,直抵上述各肌的止点腱及胫骨骨膜。发自腘动脉怕膝下内动脉由腘窝向下方,参加膝关节网。

  4、功用:散风祛湿,疏通关节。

  5、中西医分别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髌骨软化症?主治病症:痛风,髌骨软化症,髌上滑囊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药物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方法:

  (1)髌骨软化症患者内服药:治宜补肝肾、温经通络止痛,可选用健步虎潜丸或补肾壮筋汤(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

  (2)治疗髌骨软化症的外用药:外用海桐皮汤(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3克,甘草3克,防风3克,白芷2克)熏洗膝部。

  以上文章就是小编针对中西医分别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髌骨软化症带来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效的帮助各位读者朋友哟,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有很多,患者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慎重哟。

髌骨软化症在线咨询

更多

MR报告左膝髌骨软化症怎么治疗

再次出现左膝髌骨软化症的患者,建议可以采用许多外治疗法来实施有效的稳定,通常可以采用红外线照耀疗法,针灸救治,针灸救治,冷敷疗法,药物敷贴疗法等救治,能有效的增强膝关节的气血循环往复,纾解膝关节疼痛的...

1个回答

关于髌骨软化症能痊愈吗可以做什么运动

髌骨软化症,一般要完全自愈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以调理为基础,可以在专业的康复师指导下实施活动特训作业特训,等康复功能锻练,可以互相配合服食活血类的药物实施调养,具体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食,如果保守救...

1个回答

我是双膝不敢半蹲,诊断为髌骨软化症,应该怎么治疗?

您主要有可能是属于膝关节局部伤损,而再次出现髌骨软化症会再次出现膝关节力量消退,并且还会再次出现疼痛,长期下去还会再次出现周围肌肉萎缩,干扰平常的走路,平常要多吃蹄筋类食物和蛋白丰富的食物,还要适当的...

1个回答

髌骨软化症严重吗?

髌骨软化症通过积极互相配合救治的话是可以救治好的。髌骨软化症主要是由于髌骨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在半蹲位时最容易伤损。建议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骨外科复诊,做几下体格检查,明确确诊,一般做股四头肌抗阻实验会呈...

1个回答

得了髌骨软化症如何治疗

髌骨软化症主要是由于关节长期锈蚀,关节营养不良,如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医源性伤损,长期动用激素类的药物伤损而引来的,会致使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疼痛、磨擦感,建议期间必须多歇息,应通过保守救治,药物救...

1个回答

髌骨软化症关节腔少量积液怎治?

髌骨软化症之后再次出现关节极少量积液,应该是退行性关节炎引来的。首先可以吃点消炎活血的药物,常用的是非甾体类消炎药,能彻底消除关节的炎症,炎症控制住之后,积液才会慢慢炼化,另外还可以做点物理救治,如超...

1个回答

髌骨软化症好治吗?

髌骨软化症救治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手术救治的建议建议到当地正规医院骨科复诊。髌骨软化症主要是由于外伤,劳损引来的。建议术后可以互相配合几下康复救治的方法来稳定症状,增进病情的彻底恢复。可以互相配合几下电...

1个回答

髌骨软化症是否与缺钙有关

髌骨软化症跟缺钙的关系不大,但也可能会由于髌骨的营养不良,长时间锈蚀,关节退行性发生改变等引来,患者会再次出现髌骨下疼痛,而且局部的压痛,大腿肌肉力量的上升,可以根据影像学检查明确病情,患者要增加运动...

1个回答

有哪些髌骨软化症的锻炼方法呢?

髌骨软化症是因为骨骼缺钙引来的。是目前常见的膝关节骨质炎症之一。发觉有髌骨软化症以后,除了消化钙和消化维生素d缓解以外。还要忍耐进行功能锻练,融合物理缓解。常用的功能锻练方法有:股四头肌活动锻练、双膝...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