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成人发热待查

>

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

  产褥期内,以发热为主症,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因病理,主要是产时感染邪毒,或体虚感受外邪、或瘀血内阻、或伤食、或蒸乳,或血虚,以致邪正交争、气机壅阻、营卫失和而造成发热。

  1.感染邪毒 产时接生不洁,或产道损伤,或产后衣裤不洁,外阴护理不当,导致邪毒入侵而致。

  2.外感 产后元气虚弱,百脉空虚,腠理不密,时邪乘虚袭入,营卫不和,因而发热。

  3.血瘀 产后恶露不畅,瘀血停滞,阻碍气机,久而化热。

  4.血虚 产时失血过多,或素体血虚,产后更虚,营阴不足,虚热内生。

  5.伤食 产后脾运未复,饮食失节,运化失司,食滞内停,郁而化热。

  6.蒸乳 产后乳络不畅或阻塞,以致乳汁不下,蕴阻乳络,久而发热。

  【临床表现】

  1 产后10天内发热不解,连续3天体温在38℃以上,并伴有腹痛及阴道分泌物的色、质、量、气味等异常。

  2 产前不节房事,或产后不禁房事,临产接生不慎,或滞产、难产、产创护理不洁,或失血过多,或当风感寒,冒暑受热,或情志不遂。

  3 检查 3.1 产科检查:软产道损伤,盆腔炎性改变。 3.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呈炎性改变、血液及阴道或宫腔排出物培养有细菌生长。 3.3 超声波检查:对盆腔脓肿的诊断可提供依据。

  4 应与乳痈、产后小便淋痛、血虚、蒸乳所致的发热相鉴别。

  【诊断要点】

  1.本病之诊断依据为发热见于产褥期,尤以新产后为多见,常伴有恶露异常,或小腹疼痛等症。

  2.本病须与内外各科疾病之发热,如痢疾、疟疾、肠痈等鉴别,其鉴别方法主要参合四诊及必要的检查。

  3.产后一二日内,出现低热。此因产时过度疲劳与失血,使产妇处于阴血亏虚,阳无所依,阳气浮越于外,营卫失和而致低热,属生理性发热,不需治疗,而能自愈。

  【辩证分型】

  1.感染邪毒 产后持续高热,伴寒颤,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或多或少,色黯秽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烦躁口渴。苔厚腻,舌质红,脉滑数。

  2.外感 产后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或鼻塞流涕,咳嗽咯痰。苔薄,脉浮。

  3.血瘀 产后寒热时作,恶露不下,色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口燥而不欲饮。苔薄,青紫黯,脉弦涩。

  4.血虚 产后身热缠绵,汗出不止,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乏力。苔薄舌质淡,脉细数无力。

  5.伤食 产后进食不当,或调补过腻,胃脘闷胀,吞酸嗳腐,不思饮食,大便不畅,低热起伏。苔厚腻,脉濡滑。

  6.蒸乳 产后发热,乳房胀痛,牵弓俩胁及腋,并有结块,乳汁不下。苔薄腻,脉数。

  【分型治疗】

  1.感染邪毒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金银花15克 蒲公英30克 紫地丁15克败酱草30克 桃仁10克 苡仁10克 失笑散10克(包)丹皮10克 香附12克 延胡索12克肉桂3克 益母草30克加减:腹胀便秘者,加枳实10克、瓜萎10克、生大黄10克。

  2.外感治法:解表和营,祛风养血。

  方药:荆防四物汤加减。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地黄10克 象贝10克 杏仁10克加减:畏寒无汗者,加桂枝6克、苏叶10克;咽痛口干有汗者,加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桔梗6克、牛蒡子10克。

  3.血瘀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方药:生化汤加味。

  当归1

  0克 川芎10克 桃仁10克 炮姜5克 甘草6克 益母草30克 败酱草30克 失笑散10克(包)加减:腹痛腹胀者,加香附9克、乌药9克;感染热毒者,加蒲公英15克、红藤15克、鱼腥草15克、金银花15克;恶露积聚不下者,加红藤15克、乳没药各6克、三棱10克、大黄3克、土牛膝15克。

  4.血虚治法:益气补血,养阴清热。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10克 黄芪 15克 当归 10克 熟地12克 白芍12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甘草5克 阿胶10克(烊化)加减:失眠梦多者,加枣仁12克、柏子仁10克、夜交藤15克、远志6克;汗出不止者,加浮小麦15克、糯稻根15克、麻黄根15克;颧红烦热者,加生地9克、知母9克、地骨皮12克、银柴胡9克。

  5.伤食治法:健脾化湿,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九加减。

  山楂15克 神曲12克 制半夏10克 茯苓12克 陈皮6克 连翘10克 莱菔子15克 白术10克 全瓜蒌10克 鸡内金10克加减:腹胀便秘者,加枳实10克、川朴 6克、生大黄6克。

  6.蒸乳治法:疏通乳络,清热散结。

  方药:瓜萎散加味。

  全瓜蒌12克 生甘草3克 炙甘草12克 通草5克 王不留行12克 乳香6克 白芷10克金银花10克 青皮6克 漏芦12克加减:乳管不通者,加鹿角粉10克,热黄酒冲分2次吞服;乳胀痛者,加川芎9克;乳房胀伴发热者,加黄芩9克、蒲公英15克、丹皮9克、山栀9克,外敷金黄膏。

  【中成药】

  1.保和片 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伤食者。

  2.开胸顺气丸 每日3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伤食、大便秘结者。

  3.枳实导滞丸 每日3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伤食便秘者。

  4.益母草冲剂 每日3次,每次1包,冲服。用于瘀血发热者。

  5.午时茶 每日1~2次,每次1袋,冲服。用于外感发热者。

  6.柴胡注射液 每日l~2次,每次2~4毫升,肌内注射。用于外感发热者。

  7.鹿角粉10克,黄酒冲服。用于乳蒸发热者。

  【简便方】

  验方 金银花10克、连翘12克、柴胡6克、桔梗6克、蒲公英15克、蚤休12克、瓜蒌15克、象贝10克、生甘草3克,煎服。用于乳蒸发热。

  【其它疗法】

  取合谷、大椎、曲池、风池(泻法);中脘、足三里、内关、曲池(泻法)。两组穴可交替使用。

  【注意事项】

  1.产后发热,病因不同,症状各异,临床诊治应掌握辨证特点,对因治疗。若发热恶寒,伴小腹疼痛、拒按,恶露秽臭,则为感染邪毒;恶寒发热,肢体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咯痰为外感发热;寒热时作,恶露量少,小腹拒按,为血瘀发热;产后失血过多,微热自汗,为血虚发热;产后伤食,低热起伏,胃脘胀闷嗳腐吞酸为伤食发热;产后乳房胀痛,乳房结块,乳汁不下,发热不退为乳蒸发热。

  2.产褥发热,若高热神昏、惊厥,属危重证候,应予中西医结合救治。同时注意加强护理,取半坐卧位,以利恶露排出,注意营养,多饮水,高热者可予物理降温;保持外阴清洁,以及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等。

  3.提高接产技术,及时处理产道损伤,勤换内衣裤,保持外阴清洁。

  4.谨慎起居,节制饮食,调和情志,严禁房事,注意乳房卫生。

成人发热待查在线咨询

更多

涨奶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你的乳房有肿块的话,可以采用向乳头方向顺时针把它揉开,可以会疼,自己不舍得下狠手,就让老公给你揉,催乳师的手法会更好一些。38度,多喝水,如果不退热甚至再高,吃点中药的退烧药,吃了药12小时别哺乳,度数再高就需要有打退热针了,打扎针的话尽量去医院,下面小门诊用药怕影响哺乳,用了抗生素和激素类的话要停哺乳2-3天。多喝水。

1个回答

长智齿很容易发炎需要注意什么

你需要有做的就是在智齿没炎症时候,拔去它,一绝后患,智齿冠周炎是会反反复复复发的,需要有确保智齿绝对清洁,是存留在牙龈里面的细菌致使发炎的,要想绝对清洁很难办到,因为位子太靠后,一般发炎的智齿都是阻生的,长不出的的。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的症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这样才能对症治疗尽快康复。

1个回答

在长智齿可能有点发炎就有点疼痛怎么办

智齿萌出不全引发的冠周炎,容易反反复复复发,智齿远中牙龈下有盲袋,当食物残渣踏入后不易排出来,抵抗力下降时,局部细菌吸收,引发传染,引来浮肿疼痛,炎症产物侵害内侧的扁桃体就会引来排便喉咙疼痛,吞咽困难。炎症明显时最好去医院用双氧水擦洗牙龈袋,再在龈袋内涂布碘甘油。如果疼痛厉害,就局部冷敷镇痛。可以口服或静滴头孢菌素及替硝唑抗感染治疗,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或羟基考酮片活血。炎症期别用这颗牙咬东西。

1个回答

发现肚脐眼发炎是什么原因

肚脐眼发炎可能会是由于致病菌传染致使局部再次出现炎症反应引来的,除此之外,肚脐内污垢堆叠会致使细菌吸收,从而再次出现传染,引来炎症反应。平时患者要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不要抠挖肚脐眼,以免再次出现传染。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的症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这样才能对症治疗尽快康复。

1个回答

不明发热原因是啥

引起发热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感染,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还有自身免疫性的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肿瘤也会影响发热,常见于淋巴瘤。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等,如果出现发热,尽早医院就医,及早明确病根,对症吃药。

1个回答

不发烧可以排除患有艾滋吗

艾滋病在复发期间是有可能发烧的,但是具体的还是因人而异,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再次出现这种症状的,所以目前并不能够排除艾滋病。建议您最好及时去医院仔细检查下,艾滋病目前还是无法康复的,必须引来重视,积极预防疾病,防止一切散播的途径,始终保持生活规律。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