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着很多的动静脉畸形患者的,其实这种疾病对人们的伤害非常大的,所以一旦是发现自己患上了这种疾病,积极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在对动静脉畸形进行治疗的时候是有很多的事项需要我们注意的,而且还必须对动静脉畸形的各种症状有着详细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对此作出详细的介绍。
应根据病人过去的临床表现、目前的临床状况和血管造影表现,分别选择和制订治疗方案。
1.内科治疗
(1)指征:①症状轻微,或偶然发现;②血管造影检查没有脑皮质静脉引流。
(2)方法:
①DAVM破裂出血机会较小,除外皮质引流静脉出现。怀疑出现皮质引流静脉或临床症状改变时可在数年内复查脑血管造影。
②疼痛和颅内杂音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的主观症状。轻微时可给予对症处理,如服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卡马西平或短期激素治疗,对缓解疼痛和搏动性杂音有一定疗效。但对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不能采用经皮穿刺毁损神经根的方法,以免刺破畸形血管,引起大出血。
2.非内科治疗 包括经动脉或经静脉内治疗及外科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
(1)指征:①单根皮质引流静脉,特别是引流静脉已有迂曲,呈动脉瘤样扩张,需立即治疗,防止破裂出血;②有颅内出血史;③颅内压增高,视盘水肿,影响视力者;④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⑤影响生活的头痛和颅内杂音。
(2)方法:
①外科手术:外科治疗仍是目前治疗DAVM的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有皮质引流静脉或近期内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病变。手术的目的是孤立、电凝、切除DAVM累及的硬膜瓣和邻近静脉窦,切断动脉化的皮质引流静脉的通路。如受累静脉窦已动脉化或侧支循环已经建立,切除静脉窦不致引起静脉性脑梗死。由于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术中止血较困难,据统计横窦乙状窦区DAVM的手术死亡率和严重病残率约为15%。因此术前要进行详尽的血管造影检查和周到的术前准备。如辅以介入方法栓塞供应动脉,以减少术中出血,术中降温和降压麻醉以及严格止血等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单纯结扎供应动脉,治疗DAVM的成功率仅为8%。因为不可能阻断所有供应动脉。一般病灶在术后数月或数年内复发。此法现已少用。
②血管内介入治疗:
A.经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曾一度广泛应用,希望减少或消除动静脉间瘘口,但是大多数AVM有较多动静脉沟通,不可能栓塞所有的供应动脉或瘘口,而且动脉栓塞不全者往往复发。因此,本法目前只适用于:
a.手术禁忌、不愿手术病人。
b.术前或放射治疗前减少畸形血管血流量。
c.横乙状窦区和海绵窦区DAVM,但不适用于天幕DAVM。此类DAVM常有许多细小供应动脉,目前导管技术无法到达。
B.经静脉血管内栓塞治疗:近来临床逐渐广泛应用。其治疗目的是促使畸形血管的静脉侧血栓形成。适用范围:
a.累及的静脉窦已丧失正常脑组织静脉回流的功能。
b.累及海绵窦、横窦乙状窦区的DAVM。对仍与正常静脉结构相通的静脉窦进行栓塞时,应在栓塞前行球囊阻断试验,暂时阻断静脉窦,观察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静脉期表现,了解静脉窦阻断后正常脑组织静脉回流有无影响、改道。治疗时可直接穿刺病灶邻近静脉窦或通过扩张引流静脉逆向进入,采用金属丝、弹簧圈、明胶或球囊栓塞瘘口。本法临床效果满意,但病残率仍较高。海绵窦区DAVM栓塞后临床治愈率为81%,约5%的病人出现永久性并发症。累及横窦乙状窦区的DAVM栓塞后临床治愈或改善率为35%~90%,约15%病人出现暂时神经功能障碍,5%的病人有永久性并发症。临床并发症来自于静脉窦内血栓形成或栓塞材料对周围结构的压迫作用。静脉回流改道引起周围正常静脉内压力增高,有破裂出血风险。
③放射外科:近年来,放射外科如γ-刀、直线加速器等开始应用于某些类型硬膜AVM的治疗。如近期无出血的横窦乙状窦、上矢状窦和中颅底处的DAVM,或其他治疗风险较大的病变。有学者报道硬膜内畸形血管可于2年内自行闭塞,但目前对照射剂量和治疗适应证没有定论。治疗后需密切随访,防止血管闭塞前发生出血。
④其他治疗方法:颅内压增高和交通性脑积水者,可行腰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可能误伤动脉化的皮质静脉或室管膜静脉,引起出血。对不能手术的DAVM伴进行性视盘水肿而视力下降者,可行视神经减压术。
3.不同病变部位的治疗策略
(1)前颅底DAVM:供应动脉通常来自于眼动脉的分支筛前动脉或筛后动脉。因顾及视觉功能,常不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是最佳治疗手段。文献报道约95.5%的前颅底DAVM能通过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除非病灶巨大,一般无须术前做血管内栓塞治疗。
(2)累及横窦乙状窦区的DAVM:可采用手术方法、血管内介入治疗或手术与介入联合治疗。手术时,如静脉窦已闭塞,可将畸形血管团合并静脉窦一起切除;如静脉窦仍通畅,需仔细分离,孤立并保持静脉窦开放。当DAVM的回流静脉可反向引流至软脑膜静脉时,采用手术方法可安全闭塞静脉窦。如果经静脉栓塞治疗或手术方法可以阻塞静脉窦时,不必勉强切除畸形血管团。
目前以联合治疗的效果最佳。在较大样本回顾性分析中,有68%的病人畸形血管可完全闭塞。单纯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完全闭塞率为41%,手术治疗的完全闭塞率为33%,而结扎供应动脉的成功率为8%。
(3)累及天幕切迹的DAVM:此处DAVM常引流至软脑膜静脉,自发性颅内出血的概率较高,并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果血管造影提示有动脉瘤样静脉扩张并引流至Galen静脉,预后更差。因部位深在,全切除病灶较困难,联合治疗(手术加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最佳和最安全的治疗方法。手术目的在于阻断皮质引流静脉,防止出血。联合治疗的治愈率为89%,单纯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78%,但单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有效率只有25%,供应动脉结扎只能使约11%的病灶闭塞。
(4)累及海绵窦的DAVM:主要由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并向岩下窦和眼静脉回流,但很少向皮质回流。该区的DAVM少有自发出血。根据供应动脉的来源,又可分为4种类型:A型:颈内动脉和海绵窦之间的直接沟通;B型:由颈内动脉的脑膜支供血;C型:由颈外动脉的脑膜支供血;D型:由颈内、颈外动脉的脑膜支供血。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本病治疗的最佳方法。B型DAVM可经动脉或经静脉栓塞供应动脉。目前趋向于经静脉栓塞,减少因动脉栓塞引起脑缺血损害。C型DAVM可栓塞供应动脉而达到治愈目的。对于D型DAVM因兼有颈外和颈内动脉分支供血,完全闭塞畸形血管常有困难。
(5)累及大脑凸面和上矢状窦的DAVM:此处DAVM少见。手术切除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相仿。可根据血管的解剖部位和对治疗手段的熟练程度决定。但如静脉引流以皮质引流静脉为主时,可首先考虑手术切除。
以上文章就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介绍,相信读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对您肯定也能有所帮助。在此,专家建议患者和家属,病发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够及时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当然如果您还有其他想要了解的问题,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专家。
动静脉畸形在线咨询
更多
你好,肺动静脉畸形,无明显症状及淋巴结肿大,有纤维灶员胸膜粘
如果肺动静脉畸形,无明显症状及淋巴结肿大,有纤维灶员胸膜粘连需要有积极手术救治。这个保守救治效用不大。需要有按时复查和预防工作感冒和传染。不需要忧心。
1个回答
先天性动静脉畸形
先天性的动静脉血管畸形,主要是在胚胎生长发育时期就拥有的,在婴幼儿时期症状绝大多数是不明显的,但是到了青春期之后就已经开始再次出现局部的红斑,皮肤的温度升高,等等,建议要及早的发觉,并且要及早的救治,愈后的效果会更好,救治的手段是比较多的,早期的炎症不是很大,是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来实施救治。
1个回答
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做开颅手术危险吗?
,脑动脉畸形的话,最早还是做手术救治为基础,任何开颅手术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但是对于目前来说,还是建议手术救治,因为动静脉畸形一旦破碎的话,这是会致使生命危险,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积极的开颅手术,摘除炎症组织,增加以后破皮的风险,以及癫痫等风险是会对你有利的
1个回答
动静脉畸形分级
动静脉畸形分成六个阶段。如果它们设在功能区,它们可以被记录为一个点,如果它们设在非功能区,它们可以被记录为零点,许多或全部引流静脉踏入深静脉,它们被记录为一个点,否则它们被记录为零点,而小动静脉畸形被记录为三个点。如果将以上三项加在一起,最低分是1分,最高分是5分,设在脑干和小脑,不能够摘除的也是6级。
1个回答
动静脉畸形怎么办
根据您的叙述来看的话,动静脉畸形是指在颅内的动脉和静脉通过血管畸形团实施交流,不得不说,这是个非常严重的疾病了,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过喜过悲等等的原因引发的,所以在平时的时候最好采取手术摘除的手段来实施救治,平时的时候留意多喝水。
1个回答
动静脉畸形与动静脉瘘哪一个更严重
你好,不管是动静脉畸形还是动静脉瘘,都有可能是因为小腿部的动静慢,生长发育异常引发的,或者是小腿部的动静脉伤损引来的,其实动静脉瘘也属于动静脉的一种畸形,只不过是动静脉血管再次出现瘘道引发的,这种炎症比普通的小腿动静脉畸形更加严重,因为会再次出现明显的临床诊断症状,会干扰正常的血液循环。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