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肥厚型心肌疾病

>

如何护理老年人肥厚型心肌病

如何护理老年人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具有家族性心脏异常倾向、独特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过程的特发性心肌病。部分患者可完全无自觉症状而在体检中被发现或猝死。由于肥厚型心肌病多种多样的临床和遗传特点,故要求临床护理应个体化,同时在护理策略中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症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二是检测出那些有高度猝死危险的患者并给予积极护理。本文将2001年10月~2002年12月以来收治的6例老年人肥厚型心肌病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4例,女2例,年龄45~64岁,平均年龄58岁。病史3~5年。患者主要症状为心慌、胸闷、晕厥,通常在体力活动时加重。心功能Ⅱ~Ⅲ级,心前区可闻及2/6~4/6级收缩期杂音。

  2 一般护理

  2.1 心理护理 及时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介绍有关注意事项、关心体贴询问病情,主动了解患者需要,用热情和蔼的态度取得他们的信任,使其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接受和配合治疗。同时还应注意在患者情绪稳定期间及时给予保健指导,讲解出院后的饮食、休息及注意事项。

  2.2 生活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生活上的必要需求。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补充适量纤维素、新鲜水果蔬菜,进食量不可过饱,以防增加心脏负担。便秘时适当口服缓泻剂,告诫患者切忌屏气用力,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发心肌缺血,教育患者在排便时呼气或含服硝酸甘油,每日按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数次,以促进排便。

  3 高危因素的护理

  3.1 晕厥的治疗和护理 晕厥是猝死的先兆,应引起临床重视。临床护理不容忽视,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晕厥发作史,了解患者晕厥发生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及发作前是否有前驱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眼黑、出冷汗等。嘱患者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外出检查时由专人陪送。避免因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加重梗阻,导致脑供血下降发生晕厥。同时,HCM患者多服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和钙拮抗剂维拉帕米等,负性肌力药物抑制心肌收缩,减轻流出道阻塞。护士要注意观察上述药物对血压和心率的不良影响,避免晕厥的发生。

  3.2 猝死的预防及护理 HCM患者在发生猝死前往往尚未明确诊断或新近确诊而不易预知,而猝死仅为首发的临床表现。护理上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自觉症状,注意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尤其是任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值班护士应熟练掌握除颤器的使用和紧急心肺复苏。对各种心电图变化、心律失常的图形能准确判断,以便尽早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争取抢救时间。

  3.3 心律失常的护理 评估心律失常可能引起的临床症状,如心悸、乏力、胸闷、头晕、晕厥等,注意观察和询问这些症状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定期测量心率和心律。及时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次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束支传导阻滞。多数传导阻滞可恢复,必要时安置起搏器。护士应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在患者心律失常突然发作时及时描记心电图并标明日期和时间。如需持续心电监测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治疗效果等情况。必要时准备好急救药品、抢救设备,及时给予急救。教育患者 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烈性酒、可乐等;心动过缓患者应避免屏气用力动作,如用力排便等,以免因兴奋迷走神经而加重心动过缓。

  3.4 心衰的护理 尚未发生心衰的患者要避免劳累,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酒。一旦发生心衰应注意充分休息,给予低盐或无盐、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宜少食多餐,合理补给维生素B 1 及C,低钾患者适当增加蔬菜、瓜果、肉汤及橘子汁等。给予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呼吸困难程度、咳嗽、咯痰情况及肺内罗音变化。遵医嘱服药,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心率、心律、血压、尿量、神志等变化,使用利尿剂时,应严格记录出入量,监测电解质变化情况,如低钾、低钠等;使用血管扩张剂要控制输液速度并监测血压,做好护理记录,延缓病情恶化。

  HCM的进展缓慢,但如病情进展迅速或心室舒张末期血压过高则预后较差。患者除严格、持续合理安排活动量、坚持治疗外,还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持重、屏气动作,以减少猝死的发生。此外,对直系亲属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及早发现病情。

肥厚型心肌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请问扩张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您好, 扩张型心肌炎, 建议对症治疗。根据你的症状口服, 地高辛, 消心痛, 丹参片, 治疗。注意休息。 及时的遵医嘱治疗。

2个回答

请问心肌肥厚怎么治疗

你好建议到心内科正规的进行治疗

2个回答

请问肥厚型心肌疾病该怎么治疗

心肌炎与心肌病有何区别心肌炎系指各种因素或病因引起心肌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临床上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等类型.心肌炎多发生在感染过程中,其致病病原体可为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和病毒等,还可发生于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疾病和风湿病等.细菌感染中以白喉性心肌炎最多见,为白喉的严重并发症,预后不良;中毒性肺炎并发心肌炎的发病率也较高,预后也较差.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所致的心肌炎较少见.最常见的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致病的病毒很多,主要为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埃可病毒等,病变主要为非特异性的间质性炎症.心肌病系指各种病因累及心肌使心肌肥大,变性或坏死,结缔组织增生,间质纤维化等,但无炎性改变.心肌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心肌病继发于全身性疾病,为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致病病因包括:内分泌病,营养缺乏和代谢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a液性水肿,嗜铬细胞瘤,严重贫血,慢性酒精中毒,脚气病,血色病,糖原累积病,尿毒症和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如砷,锑,吐根素,钻等.物理因素:如电击和中毒等.其他:如结节病,神经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遗传性运动失调等).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心肌病.大量的病例及病理分析证实,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如病情反复波动,进行性加重会使心肌发生不可逆的病理转变,就可转化为心肌病.心肌病与心肌炎的预后转归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心肌炎是可以治好的,而心肌病因其病理改变呈现进行性恶化难以逆转,预后很差,因此防止转化成心肌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度过急性期后,尽管典型心肌炎症状已缓解,但病毒对心脏的损害持续发展,心脏逐渐扩大,发展为室性,房性心律失常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病理亦证实,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活检组织中,心肌炎检出率为67%.为此,积极防止病毒性心肌炎转化为心肌病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对一些可以引起心肌病的早期治疗,尤其当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有心悸,胸闷等不适时应马上到医院检查,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生心肌病需及时进行必要处理.

1个回答

关于肥厚型心肌疾病该怎么治疗

你好,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是不可能根治的,需要积极进行病情评估,明确是否是具有手术治疗适应症。指导意见:你好,对于梗阻性病变,单纯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积极重视,就诊心内科,全面明确梗阻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注意看心脏功能,明确能否进行手术治疗,同时药物治疗,延缓心肌进一步的肥厚,积极重视,就诊医院。

1个回答

关于肥厚型心肌疾病怎么治疗好

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以抗炎治疗为主,要注意休息,平时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来促进恢复的

3个回答

想知道请问肥厚型心肌疾病怎么治疗

指导意见:这个一般是有心供血不足的现像,可以吃一些丹参片来活血会好起来的。

3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