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风湿性关节炎

>

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保健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保健方法

  营养缺乏可能导致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加重,风湿病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应该根据病情而定,一般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注意营养的均衡和全面,不要偏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注意饮食的清淡。科学合理的饮食是预防某些关节炎发生的措施,如减少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禽肉、豆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

  风湿性关节炎的食疗

  三白皂剌熏剂:

  组方:用沙锅置火炉上,纳上药,加水适量,煮沸后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层纱布覆盖以助熏蒸。治疗时炉火保持适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钟。如疼痛剧烈,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

  制用法:鲜三白草1000克 鲜皂角刺250克

  治风湿方:

  取红辣椒30个,老姜100克(切碎或打细),胡椒90粒,花椒20粒,用白酒浸泡(浸泡时间:腊月一个月,七八月份十天,其他时间二十天)。用布条蘸药酒擦患处,每次只能擦一个部位,一般只需2-3天,严重的7-8天会有所缓解。涂抹后患处会发热,只能用手轻拍退热,决不能用手抓、抠。此方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炎、凉痛;对肩周炎、类风湿、骨质增生者禁用。

  类风湿康复汤:

  制氏草200g、制草禾20g、制尖白15g、制工草15g、青风藤20g、海风藤20g、地龙15g、防己15g、桂枝15g、川牛膝15g、甲珠15g、白芷20g、白藓皮15g、甘草15g、关节发热者加漏芦30g、关节发凉者加附子10-30g(先煎一小时)、麝香1、羚羊骨6g、坎炁5g(研冲)。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食须知:

  饮食宜清淡。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常受病痛折磨,又长期以药物为伴。病发作时,更是茶饭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则可以保持较好的食欲,二则可以保持较好的脾胃运化功能,以增强抗病能力。

  正确对待食补与药补。食补虽对患者有益,但必须根据病情及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来进行。如牛奶、豆浆、麦乳精、巧克力虽是菅养品,但体内有湿热或舌苔黏腻者,多食反而腹胀不适,导致不撬饮食;人参、白木耳、阿胶虽能补气养血,但脾胃不和或湿热内蕴者反而会加重病痛。饮食宜忌:急性期或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灼热时,不宜进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脾胃虚寒者,少食生冷瓜果及虾、蟹、之类。蔬菜中的黑豆、黄豆芽宜多吃,它对于湿重的“痹”症,即关节不利、筋脉拘挛、麻木、关节肿痛的效果较好,辣椒、香葱有一定的抗风湿作用。果品可吃栗子、青梅、乌梅、桑葚、樱桃、苹果等。

  急性期或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灼热时,不宜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脾胃虚寒者,少食生冷瓜果及虾、蟹、竹笋之类。蔬菜中的黑豆、黄豆芽宜多吃,它对于湿重的“痹”症,即关不利、筋脉拘挛、麻木、关节肿痛的效果较好,辣椒、香葱有一定的抗风湿作用。

  求医网温馨提示: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宜。不可因担心体质虚弱、营养不够而暴饮暴食,增加脾胃负担,伤及消化功能。

  【参考文献:《防治骨关节炎 远离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自我疗法》】

风湿性关节炎在线咨询

更多

关节风湿的症状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都是出现关节疼痛,肢体疼痛,肌无力和疼痛,或者患者还会伴有发热情况。出现风湿性关节炎如果长期不治的情况下,对患者的身体和健康都有很大的伤害,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如果一旦确...

1个回答

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关节会轻微疼痛、酸痛;且遇到天气变化时特别是阴雨天气时症状可能会加重,同时关节处可能会出现肿胀等现象。风湿性关节炎起病较急,关节病变呈多发性和游走性,关节局部炎症明显,表现有红、肿、热...

1个回答

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因风湿热的表现,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人身上,且起病较急。该疾病甚至可以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常发位置膝下脚踝等...

1个回答

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治

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抗风湿治疗,这个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就会发展成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从而使一些病人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的病人还有其他的并发症,就不要采取抗风湿治疗了,可以采取针...

1个回答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法都有哪些

应当查一下血沉、风湿三项、抗核抗体、抗CCP抗体等仔细检查看一看。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加干预的话会越来越严重的,是造成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以吃一些...

1个回答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喝酒吗

是不能喝酒的。患上了风湿关节炎并且处于吃药治疗阶段,是不适宜喝酒的,否则酒精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下会加重人体负担,导致病情加重,加重关节的疼痛,而且会损害到身体的肝脏系统,所以患病期间还是应该忌烟忌酒,并...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