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风湿性关节炎

>

食疗方应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果

食疗方应对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果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活动减少,会影响肠胃的正常吸收消化,患者应该适量的补充矿物质元素食物,少吃一些盐类高的食物,多吃一些钙含量的食物,像豆腐、牛奶等。风湿关节炎患者在饮食上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调方式以清淡爽口为原则,少吃油腻的食物。

  食疗方

  细辛川乌鸡肉汤

  组成:鸡肉90克,细辛3克,川乌6克,黄芪30克,生姜。

  制法:把全部用料洗净,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祛风,逐寒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附子鸡肉汤

  组成:鸡肉90克,熟附片10克,生姜、红枣各少许。

  制法: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至汤水入口无麻辣感为度。

  功效:温肾逐寒,祛湿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良性膝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川乌黑豆鸡肉汤

  组成:鸡肉90克,川乌6克,黑豆60克,红枣少许。

  制法: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随量饮用。

  功效:祛风逐湿,散寒止痛。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属于风寒湿痹阻络者。

  防已桑枝粥

  组成:防已12克,桑枝30克,薏苡仁60克,赤小豆60克。

  制法:把全部用料洗净,一齐放入瓦锅,加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成粥即可。

  功效:清利湿热、宣通经络。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湿热痹阻者。

  忍冬藤苡仁粥

  组成:忍冬藤60克,通草9克,防风9克,薏苡仁90克。

  制法:把全部用料洗净,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2~3小时,成粥即成。

  功效:清利湿热、宣痹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湿热流注者。

  木瓜汤

  组成:木瓜4个,白蜜1kg。

  做法:将木瓜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1kg炼净。将两物调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

  功效:通痹止痛。

  老桑枝煲鸡

  组成:老桑枝60g,雌鸡1只约500g。

  做法:将老桑枝和鸡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喝汤吃肉。

  功效:能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求医网温馨提示: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使自身与本病产生交集。比如过度劳累,受感染,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都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侵袭。

  【参考文献:《风湿性关节炎食疗》《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在线咨询

更多

风湿性关节炎与腱鞘炎的区别

腱鞘炎一般是累及小关节,与长时间劳损有关系,比如手指的反复屈伸活动,一般没有肿胀,经常伴随屈伸活动受限僵硬卡顿的情况。风湿性关节炎一般是劳累受凉风寒湿邪有关系。你的情况考虑是风湿性关节炎或者是关节软骨损伤引起得可能性比较大。

1个回答

关节风湿的症状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都是出现关节疼痛,肢体疼痛,肌无力和疼痛,或者患者还会伴有发热情况。出现风湿性关节炎如果长期不治的情况下,对患者的身体和健康都有很大的伤害,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如果一旦确定是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建议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1个回答

手关节风湿的症状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的手关节表现通常有以下几点:1.晨僵,一般在早晨起床时,患者可能会感觉活动不灵活,关节僵硬,通常在活动以后会减轻,炎症的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成正比。2.关节受累的表现,可能是多关节受累和出现关节畸形,一般手关节畸形可以表现为手指呈梭形的肿胀。

1个回答

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关节会轻微疼痛、酸痛;且遇到天气变化时特别是阴雨天气时症状可能会加重,同时关节处可能会出现肿胀等现象。风湿性关节炎起病较急,关节病变呈多发性和游走性,关节局部炎症明显,表现有红、肿、热、痛、压痛及活动受限,持续时间不长,常在数日内自行消退。

1个回答

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因风湿热的表现,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人身上,且起病较急。该疾病甚至可以侵犯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并有发热、皮下结节和皮疹等表现。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常发位置膝下脚踝等部位,其次肩、肘、腕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今天可能是手肘明天是膝盖脚踝,但疼痛持续时间不长,几天就可消退。

1个回答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法都有哪些

应当查一下血沉、风湿三项、抗核抗体、抗CCP抗体等仔细检查看一看。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加干预的话会越来越严重的,是造成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以吃一些风片,控制关节的炎症,从而起到减轻关节肿痛的症状,或者是晨僵或关节外的症状。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