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癌症的可怕主要在于很难早期发现,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经过抽血化验,有4项指标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即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AP)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GGT2)及血清岩藻糖苷酶(AFU)。
检查一:甲胎蛋白 (AFP)
甲胎蛋白是1956年在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胚胎专一性甲种球蛋白,1964年有人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测得它。
参考值:<20微克/升(g/L)。
病理意义:正常情况下,这种存在于胚胎早期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在出生后即迅速消失,如重现于成人血清中,则提示有肝癌的可能。另外,在生殖腺胚胎瘤和少数转移性肿瘤如胃癌,以及在孕妇、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可呈假阳性,但升高不如肝癌明显。甲胎蛋白现已广泛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预测复发。普查中阳性可早于症状出现8~11个月。肝细胞癌患者的甲胎蛋白阳性率为70%~90% 。
诊断标准:甲胎蛋白>500微克/升(μg/L)持续1个月,或>200微克/升(μg/L)持续2个月而无肝病活动证据,并排除了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者,应高度怀疑肝癌。通常甲胎蛋白浓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联,但个体差异较大。
20%~45%的活动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一般不超过200微克/升(μg/L),常先有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甲胎蛋白与此同时升高,在1~2个月内随病情好转、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而下降。但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以上,而且血清谷丙转氨酶已正常,这时应高度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甲胎蛋白对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可以归纳为:是一种仅次于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为目前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8~11个月做出诊断;为反映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性与转移性肝癌。
检查二:异常凝血酶原(AP)
异常凝血酶原也称γ-羧基凝血酶原。
参考值:<250微克/升。
临床意义:肝癌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阳性率为69.4%。多数资料表明,异常凝血酶原对原发性肝癌有较高的特异性,而良性肝病、转移性肝癌仅少数呈阳性,因此对亚临床肝癌有早期诊断价值。
检查三: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2)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特异性达97.1%,非癌性肝病和肝外疾病患者的阳性率小于5%。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与甲胎蛋白浓度无关,在甲胎蛋白低浓度和假阴性肝癌患者中,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的阳性率也较高。
检查四:血清岩藻糖苷酶(AFU)
参考值:3.5~10.3单位/升(U/L)。
国内报道,血清岩藻糖苷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为70%~80%,该指标阳性与甲胎蛋白浓度及肿瘤大小无关。血清岩藻糖苷酶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癌和小肝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6.1%和70.8%。对转移性肝癌和肝良性肿瘤均为阴性,但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出现假阳性率较高。
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异常凝血酶原对肝癌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在普查中也有早期诊断意义。三项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血清岩藻糖苷酶对肝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特异性不高,若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可用做甲胎蛋白呈阴性肝癌患者的辅助诊断。
求医网温馨提示: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肝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总体疗效有所提高。但肝癌即使获得根治性切除,5年内仍有60%~70%的病人出现转移复发,术后用AFP检测及超声波检查定期观察,以尽早发现肝癌的复发和转移。
【参考文献:《肝病诊断新技术》《原发性肝癌诊断与治疗》】
肝癌在线咨询
更多
右上腹胀痛是肝癌吗
肝癌可以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但右上腹胀痛不一定是肝癌,也可见于其它疾病,如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外伤性肝破裂、肝血管瘤破裂出血;胆道疾病,如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肝胆管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结肠肝曲疾病,如结肠肝(脾)曲综合征、结肠肝(脾)曲癌性梗阻 ;其他如右下大叶性肺炎、重型肝炎、右(左)侧胸壁皮肤带状疱疹、右侧肋软骨炎、急性右侧心力衰竭等。 因此出现右上腹胀痛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再排除肝癌的情况下,不要漏诊其它疾病。
1个回答
肝癌晚期保守治疗方法
晚期可以考虑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疾病对人体的消耗;有效治疗并发症,改善患者体内脏腑功能,使患者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能够维持体内正常的营养需求,提高患者免疫力,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具体的吃什么中药,还是要去医院。医生会根据患者以往治疗史和治疗的效果,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开出适合患者的药物。
1个回答
怎么样预防肝癌复发
肝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一类疾病,很多的患者在做了手术以后还会出现复发、转移,最终导致患者不治。在早期或者中期患者做了手术以后,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预防复发:第一、对于具有复发高危风险的患者,在手术以后可以进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靶向治疗甚至是免疫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辅助的治疗,通过这样的辅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概率;第二、肝癌患者往往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者是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所以对于存在乙肝或者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患者,都应该积极的针对病毒进行预防性的控制;第三、对于存在长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应该积极改善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第四、要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理状态,乐观的面对疾病,这样都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复发。
1个回答
中医肝癌治疗
肝癌晚期由于患者的身体消耗比较大,容易出现消瘦的情况,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放疗和化疗以及中药治疗,不过对于选择哪种治疗方法,建议去正规的肿瘤医院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肝癌晚期不仅要重视治疗,还需要注意正确的饮食,帮助患者们更好生活。肝癌晚期饮食上以清淡以消化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有需要,可以再问我。
1个回答
肝癌晚期介入治疗后食谱
肝癌的患者在介入治疗之后,应该以全流质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熬制成粥类的食物,同时也要适当的补充粗纤维的食品,新鲜的菠菜,芹菜,白菜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高蛋白质的食物,可以选择新鲜的鱼肉海产品,同食进食以后可以适当的离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以及内容能够顺利的向下排空,介入以后应该注意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
1个回答
肝癌 治疗
肝癌晚期患者多无法治愈,其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晚期生活质量,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治疗原则主要是要对症处理,若患者有腹水的表现,需消除腹;若患者食欲不振,需调理患者食欲;若患者表现出疼痛,则进行相应的止痛治疗;若肿瘤发生向其他脏器的转移,如肺转移,表现为气喘、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要相应对症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