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的原因与食疗偏方

骨质疏松的原因与食疗偏方

  骨质疏松对我们来说并用途不陌生,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中,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面,骨质疏松就是“缺钙”。事实上,骨质疏松症还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以及内分泌、年龄和性别、运动等因素有关。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骨质疏松的病因及食疗方法。


  骨质疏松的原因与食疗偏方

  营养不均衡

  钙缺乏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骨质疏松的发生主要与机体钙缺乏有关。如果饮食中钙摄入量不足,或是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 就会引起机体负钙平衡。为了维持正常的血钙水平,机体会通过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等促进骨质溶解,使骨骼中的钙“迁徙”到血液中,从而导致骨质减少,即骨量丢失。这种钙入不敷出的状态长期延续,骨质就会变得疏松多孔而易于骨折。

  >>>>相关阅读:骨质疏松的治疗费用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可导致骨基质蛋白合成不足,新骨生成减少,若同时存在钙缺乏,那么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性就会增加。

  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当人体内缺锰时,破骨细胞的活性便会增强,而成骨细胞的活性却受到遏制,成长速度减慢,造成成骨障碍。临床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锰的含量仅为正常人的1/4。镁、锌等摄入不足,也会对骨量的维持产生不良的影响。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调节血液中钙的含量。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内的维生素D合成。如果人体对维生素D膳食摄入不足或缺乏日照等,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D水平过低,影响钙的吸收。

  脂肪摄入过多

  膳食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时,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皂钙,并由粪便排出从而使结合的钙丢失。另外,膳食中的植酸、草酸等都能和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盐而影响钙的吸收。[page]

  骨质疏松的食疗方法

  1、骨质疏松的食疗方法之芝麻核桃粉:取黑芝麻、核桃仁各250克,白砂糖50克,先将黑芝麻、核桃仁炒熟,同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拌匀后装瓶备用。

  2、骨质疏松的食疗方法之豆腐**虾皮汤:猪骨汤1000毫升,豆腐2块,**1个,虾皮25克,调料适量,山药片50克。

  3、骨质疏松的食疗方法之黄豆芽炖排骨:黄豆芽500克,排骨1000克,山药250克,调料适量。


  骨质疏松的原因与食疗偏方

  4、质疏松的食疗方法之当归羊肉汤:当归30克,生姜15克,羊肉200克加水适量,共煮至羊肉熟烂。喝汤吃肉,每日1剂。

  5、质疏松的食疗方法之猪血瘦肉豆腐汤:猪血250克,猪瘦肉、豆腐、胡萝卜、山药各100克,调料适量。

  >>>>推荐阅读:骨质疏松的治疗流程图

  6、质疏松的食疗方法之黄豆核桃鸡:鸡肉750克,黄豆、核桃各50克,调料适量。

  食疗方法,对骨质疏松只能说是辅助的作用,对骨质疏松的本身没有本身上的作用,所以需要解决骨质疏松问题的话,建议大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对于疾病的恢复才更好。

骨质疏松在线咨询

更多

骨质疏松症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其特征主要是骨量减少。在临床表现上,病人会出现疼痛、身长缩短、出现驼背,同时一旦受到外力或者没有诱因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骨折,有的病人会出现呼吸系统的障碍。其治疗原则主要...

1个回答

骨质疏松引起的痛

骨质疏松症可以引起全身的骨痛,其发病原因:一,是因为骨质疏松可以导致骨皮质的吸收以及骨小梁的吸收和破坏,可以导致骨痛。二,是因为骨质疏松症可以导致骨的负载能力减弱,骨骼肌需要辅助维持负载,而长期处于紧...

1个回答

骨质疏松怎么引起的

导致出现骨质疏松的原因分为生理性的骨质疏松和病理性的骨质疏松。生理性的骨质疏松主要和年龄因素,内分泌的改变等有一定的关系。病理性的因素主要是由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肿瘤等。对于生理性的...

1个回答

吃醋引起骨质疏松吗

有很多人可能觉得醋属于一种酸性物品,如果吃得过多的话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但是醋这种食物进入身体之后被人体吸收之后只会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他不会去溶解一些骨骼,相反的他会从尿液中排泄出来之后,不会对身体造...

1个回答

骨质疏松引起下肢痛

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可能会引起腿疼。如果患者出现了肌肉抽搐的症状,确诊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往往会出现腿部疼痛、胸背部疼痛的症状,有些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发生骨折。因此,患有骨质疏松...

1个回答

骨质疏松会引起脚痛吗

骨质疏松会引起脚痛。在患有骨质疏松的情况下,最明显的症状会是疼痛,有可能会发生在腰背部位,也有可能是膝关节还有可能是脚后跟,特别是身体过度劳累后疼痛会加重,可以遵循医嘱服用补钙的药物,能对骨质疏松起到...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