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骨质增生异常

>

骨质增生吃什么好

骨质增生吃什么好

  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退行性变化,又称为骨刺,很难治愈,好发于中老年人。骨质增生其实在全身多处骨骼均可发生,如果发生在负重关节周围,如颈椎、膝关节、跟骨等处就会出现明显症状。

  1、骨质增生患者多进食高钙食品,以确保老年人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钙的摄取量应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钙不少于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时要补充钙剂。

  2、应多食蔬菜、水果和含粗纤维的食物,常食坚果,注意营养的补充。

  以上这些是骨质增生患者吃什么好的食物,那么患者也要注意骨质增生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蛋白质的摄入要有限度,食物中过高的蛋白质会促使钙从体内排出。

  2、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烟酒。

  3、勿吃任何柳橙类水果,尤其是橘子、橙子。也避免糖、酒、咖啡这些物质将阻挠复原过程,并扰乱体内的矿物质平衡。

  骨质增生患者食疗方:

  1、猪尾壮骨祛湿汤:

  材料:猪尾骨200克~300克并剁碎,杜仲、枸杞子各12克,桂圆肉15克,怀牛膝10克,淮山药30克,麻油、精盐、葱、姜各适量。

  做法:诸料洗净,与猪尾骨共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熟猪尾骨,加麻油、盐、葱、姜等,取汤分次服之。

  2、威灵仙羊腰汤:

  材料:杜仲30克,淫羊藿10克,威灵仙25克、牛膝20g。

  做法:分别研粉,后混合拌匀,再取羊腰子(羊肾脏或猪肾脏) 8--12个,破开,洗去血液,再放入药粉;摊匀后合紧,共放入碗内,加水少许,用锅装置火上久蒸。吃其猪腰子,饮其汤,每二日吃1剂,这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偏方每日二次,早晚空腹,可连用2-4周(孕妇忌用)。

  骨质增生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骨质增生患者要加强钙的摄取,所以应该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若有必要,可以补充钙。

  2、维生素A与维生素D的摄取也十分注意,要多吃鸡蛋、动物的肝脏、深色蔬菜、水果等。

  3、多吃一些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含有丰富的维他命,而生物类黄酮可以预防自由基的破坏,减缓发炎反应,加速运动伤害的复原及强化胶质的形成。

  求医网温馨提示:注意保暖,在护理过程中保护好患者暴露部位,避免感受风寒。熏烤的温度以患者肌肤感受舒适为宜。特别指出,老年人皮肤敏感度降低,治疗护理时注意观察避免烫伤。

  【参考资料:《骨质增生自我防治》《骨质增生三联防治》】

骨质增生异常在线咨询

更多

老人摔跤骨折怎么治疗

老年人摔跤之后出现局部骨折的问题,不排除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这种症状,具体的处理首先要对局部进行固定制动休息,防止继续活动导致损伤加重,然后进行拍片确诊具体的损伤情况和骨折的类型。尽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比如手述或者是局部石膏固定保守治疗的方法处理,平时要注意护理,防止出现有局部压疮以及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愈合延迟。

1个回答

老人摔到腰部该怎么办

老人腰部摔伤,这种情况要注意骨折的问题,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比较明显。首先是需要完善腰部的x片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有无明显的骨折,进一步可以完善磁共振检查确定是否为新鲜骨折。如果是腰椎骨折,可以选择椎体成形术微创治疗,当然如果压缩不严重,也可以选择卧床保守治疗.

1个回答

老人摔倒我们应该怎么办

年龄大的患者,如果意外跌倒,首先要确定一下病人是否意识存在,是否存在心脏病发作或者是脑血管疾病意外。出现类似这种情况,需要拨打120。除此之外,如果病人意识清楚,要注意病人有没有疼痛的地方,如果是手掌着地,很容易出现腕部骨折。如果是单侧臀部着地,很容易出现股骨颈骨折或者是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拍摄x光片。

1个回答

臀部肌肉疼痛是什么原因

臀部疼痛的常见原因是久坐。久坐易引起臀部局部皮肤组织反复受压,导致水肿、无菌性炎症、疼痛和不适。还有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或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另一种是腰椎增生的病理变化容易压迫神经。

1个回答

头外伤和脑外伤的区别有什么

头外伤和脑外伤一般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都是由于出现了重创,或者是出现了脑震荡所形成的。出现了头外伤可能会导致头晕和疼痛的情况发生,也有可能会导致出现记忆力模糊,或者是引起出现乏力的情况。平时尽量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避免发生外力的撞击。

1个回答

骨科术后吃什么伤口愈合的快

骨科术后,患者可以选择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伤口更快的恢复,同时可以选择吃一些补钙的药物,比如钙片,或者芝麻酱以及花生酱补充钙质,有利于骨折进一步的恢复,除了上述因素以外,一些维生素含量比较高的水果,对于伤口和骨折的恢复也是有帮助的,比如柚子或者橙子。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