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黄疸

>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介绍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介绍

  引起黄疸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病理性黄疸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

  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3)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4)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5)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病理性黄疸系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所引起的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其特点是:

  (1)黄疸出现时间较早或太晚:生后24小时或36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于生后1周或数周出现,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黄疸。

  (2)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3~4周。

  (3)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译】:血清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而产生的,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峰值足月儿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超过 34μmol/L(2mg/dl)。

  (4)黄疸进展快:总胆红素每日升高超过85μmol/L(5mg/dl)。

  (5)伴随症状:均有伴随症状。患儿常伴有不欲吮乳、口渴便秘、发热,或精神萎靡、肢凉纳呆、大便溏薄,肚腹膨胀,青筋显露等症状。

  (6)其他:预后随原发病而异。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还可以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遗留后遗症。

  求医网温馨提示:胎膜早破本身并不引起新生儿黄疸,但其一方面易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另一方面导致胎儿宫内感染,两者均可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参考文献:《实用黄疸病学》《外科黄疸疾病诊断治疗学》】

黄疸在线咨询

更多

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孩连续发烧五天?

小孩连续发烧跟很多种不同疾病关于,比如说细菌病毒感染引来的机体确认反映,或者是许多血液系统疾病,小儿连续发烧要戒备脓毒症。建议及时去医院仔细检查血常规,血细菌培育,C反应蛋白,心肌酶,微量元素测得。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恰当用药,留意给孩子多喝水,增强体内毒素的分解代谢。不建议随便给孩子服食中药。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四天?

由于感冒引来的发烧主要是积极的救治原发病症,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食许多感冒药物,平时留意多给孩子喝许多水,增进汗液的剔除,还应当实施物理降温,用酒精拭擦身体,超越降温的目的。平时留意防寒,不要着凉。始终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时的通风换气,孩子讨厌的话也可以给孩子喝许多姜水!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孩子连续发烧是有炎症引来的,要及时给孩子喝退烧药来纾解症状。另外,在服药期间一定多给孩子喝点白开水,多排尿,有助于压制病情的拓展。建议孩子这段时间内的饮食必须清淡点,尽量不要给孩子吃许多极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许多好吸收的饭菜等等。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6天怎么办?

孩子现在体温比较高,主要应当留意可有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最好要检查一下血常规,胸片等项目看一看,还要让面诊医生看几下扁桃体,再考量合适的救治措施;体温这么高的话,通常需要有动用降烧药救治才行,炎症严重的话,还应当互相配合消炎药救治,还要给孩子多喝些温开水。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四天怎么办?

你好朋友,你儿子这种情况刚刚4岁,您好你给他去医院仔细检查了没?孩子高烧的原因是什么?一般如果孩子高烧,可能会是由于感冒引来的,也就是说由于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建议给孩子验尿看几下,如果是细菌感染的话,那需要有互相配合消炎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的话,要互相配合抗病毒的药物。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怎么办

如果再次出现有小孩连续发烧的情况,建议你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先适当的服食许多退热的药物来纾解目前的症状,或者是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实施物理的降温。并且建议你可以在这段时间内留意防寒。并且能及时的实施体温的监测数据。并且建议你最好是也可以实施肌肉注射的救治。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