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黄疸

>

黄疸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黄疸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1.正常胆红素代谢

  (1)胆红素的来源与形成:80%~85%的胆红素来源于成熟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的寿命平均为120天,从衰老和损伤的红细胞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脾,肝,骨髓)吞食,破坏和分解,在组织蛋白酶的作用下成为血红素,铁和珠蛋白(铁被机体再利用,珠蛋白进入蛋白代谢池),血红素经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转变为胆绿素,胆绿素再经胆绿素还原酶作用还原成胆红素,正常人每天由红细胞破坏产生的血红蛋白约60~80g/L,生成的胆红素总量约为340~510μmol/L,平均425μmol/L。


胆红素的来源与形成

  此外,另有15%~20%的胆红素来源于骨髓中未成熟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无效造血),及肝内游离的血红素,含血红素的蛋白质(包括肌红蛋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P450等),这些物质产生的胆红素称之为旁路性胆红素;从血红蛋白分解来的胆红素(亦包括旁路性胆红素)称之为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非结合胆红素迅速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形成非结合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再经血循环运输至肝脏,非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故尿液中不含有非结合胆红素,但非结合胆红素呈脂溶性,与脂肪组织有较好的亲和力。

  (2)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与排泄功能:

  1、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重要场所,非结合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经血液运输到肝细胞时,根据超微结构观察,非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分离后,即经肝血窦Disse’s间隙被肝细胞的微突所摄取,进入肝细胞后,非结合胆红素被肝细胞浆内的特殊蛋白y及Z所携带(y及Z蛋白作为载体),运送至肝细胞的滑面内质网的微粒体内。

  2、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结合胆红素经胆道排入肠道后并不能被肠黏膜所吸收,而在回肠末端及结肠经厌氧菌还原酶作用后还原为尿胆原(每天肠道形成的尿胆原总量约为68~473μmol),尿胆原的大部分氧化为尿胆素从粪便中排出体外,也称粪胆素(或粪胆原);小部分尿胆原(10%~20%)被回肠和结肠黏膜吸收,经门静脉血流回到肝内,在回到肝内的尿胆原中,有大部分再经肝细胞作用后又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道内,这一过程称为“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有小部分未能转变为结合胆红素,而是经体循环(即小部分尿胆原→肝静脉→下腔静脉→心脏→体循环),由肾脏排出体外,正常人每天由尿液排出的尿胆原一般不超过6.8μmol,尿内尿胆原定性试验为弱阳性或阳性。

  2.溶血性黄疸

  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3、阻塞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

  无论是肝内的毛细胆管,微细胆管,小胆管,还是肝外肝胆管,总肝管,胆总管及乏特壶腹等处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或胆汁郁积,则阻塞或郁积的上方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不断扩张,最终必然导致肝内小胆管或微细胆管,毛细胆管发生破裂,使结合胆红素从破裂的胆管溢出,反流入血液中而发生黄疸(图4),此外,某些肝内胆汁郁积并非全由胆管破裂等机械因素所致(如药物所致的胆汁郁积),还可由于胆汁的分泌减少(分泌功能障碍),毛细胆管的通透性增加,胆汁浓缩,淤滞而致流量减少,最终导致胆管内胆盐沉积与胆栓的形成。

  4、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发生了广泛性损害(变性,坏死),致使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发生障碍,故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继续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使其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但其中一部分结合胆红素未能排泌于毛细胆管中,而是经坏死的肝细胞间隙反流入肝淋巴液与血液中,或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汇管区炎性病变以及毛细胆管,小胆管内胆栓形成,使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小胆管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而反流入肝淋巴流与血液,最终均导致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也增高而出现黄疸。

黄疸在线咨询

更多

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孩连续发烧五天?

小孩连续发烧跟很多种不同疾病关于,比如说细菌病毒感染引来的机体确认反映,或者是许多血液系统疾病,小儿连续发烧要戒备脓毒症。建议及时去医院仔细检查血常规,血细菌培育,C反应蛋白,心肌酶,微量元素测得。根...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三天怎么办

当四岁的孩子再次出现连续发烧三天,这种症状的时候应当及时的带孩子到医院实施复诊,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这些情况致使再次出现传染的现象再次发生,以免因为孩子高烧过度而坏掉孩...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四天?

由于感冒引来的发烧主要是积极的救治原发病症,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食许多感冒药物,平时留意多给孩子喝许多水,增进汗液的剔除,还应当实施物理降温,用酒精拭擦身体,超越降温的目的。平时留意防寒,不要着凉。始终保...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孩子连续发烧是有炎症引来的,要及时给孩子喝退烧药来纾解症状。另外,在服药期间一定多给孩子喝点白开水,多排尿,有助于压制病情的拓展。建议孩子这段时间内的饮食必须清淡点,尽量不要给孩子吃许多极冷,辛辣等刺...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6天怎么办?

孩子现在体温比较高,主要应当留意可有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建议要检查一下血常规,胸片等项目看一看,还要让面诊医生看几下扁桃体,再考量合适的救治措施;体温这么高的话,通常需要有动用降烧药救治才行...

1个回答

小孩连续发烧四天怎么办?

你好朋友,你孩子这种情况刚刚4岁,您好你给他去医院仔细检查了没?孩子高烧的原因是什么?一般如果孩子高烧,可能会是由于感冒引来的,也就是说由于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建议给孩子验尿看几下,如果是细菌感染的话...

1个回答

宝宝50天了屁股不停的有屎

刚出生的新生儿很容易再次出现漏屎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胃肠道还没有完全的彻底恢复,很容易再次出现这种现象,但是也可能会是胃肠道紊乱致使的恶心呕吐所引来的症状,在这期间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宝妈一定也...

1个回答

三个月的宝宝有鞘膜积液怎么办

三个月的宝宝患有鞘膜积液,如果积液量不大的话,可以先进行观察,不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但是如果积液比较严重的话,一定要到医院考虑手术治疗。翘膜级也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增加,有可能以后两岁以后不能完全吸收...

1个回答

小孩被烫伤了要怎样办

亲爱的家长朋友你好。非常高兴为你解答。如果烫伤不是特别严重。但局部皮肤发红。可以用冷水敷。在没有疼痛或疼痛缓解时停止。然后敷烫伤膏等。如果烫伤严重。有水泡。建议到三级以上正规医院烧伤科清创。周围用75...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梅州有白癜风医院吗;梅州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昆明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昆明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青岛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哪家好;青岛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红河白癜风医院有那些好的医院(红河白癜风治疗较好的医院) 青岛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治疗好;青岛白癜风治疗哪家强 青岛治疗白癜风去哪(青岛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怒江专科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怒江较好的医院 白癜风深圳医院治疗费用是多少,深圳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较好 惠州哪家医院白殿疯治的好(惠州市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青岛治疗白癜风费用高不;青岛治疗白癜风费用高不高 昆明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昆明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 青岛看白癜风好医院排名,青岛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楚雄白癜风较好的医院在那里,楚雄较好的皮肤科医院 青岛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青岛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青岛到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青岛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青岛医治白癜风多少钱,治疗白癜风青岛哪家医院好 青岛白癜风治疗大概要多少钱,青岛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好 青岛白癜风要多长时间能治好,青岛白癜风哪儿治疗好 红河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红河白癜风治疗较好的医院 汕尾白癜风医院治疗费用,汕头白癜风治疗医院 盘锦市亲子鉴定机构导航(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大理白族亲子鉴定中心全览(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黄南藏族正规DNA鉴定所地址汇总(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济源市正规亲子鉴定中心信息整理(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四平市隐私亲子鉴定机构名单(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百色市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正规DNA鉴定所地址汇总(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玉树藏族正规DNA鉴定所地址汇总(附2025年鉴定类型全解析) 延安市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甘南藏族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咸宁市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楚雄彝族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鉴定类型全解析) 大兴安岭隐私亲子鉴定机构名单(附2025年鉴定类型全解析) 漳州市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忻州市亲子鉴定机构导航(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绵阳市隐私亲子鉴定机构名单(附2025年鉴定流程精解) 亳州市亲子鉴定机构导航(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上海市隐私亲子鉴定机构名单(附2025年流程详解) 哪里查心脏病 揭阳市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