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灰指甲

>

中医治疗灰指甲的方法哪种效果比较好

中医治疗灰指甲的方法哪种效果比较好

  中医治疗灰指甲的方法哪种效果比较好?灰指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多见的疾病,该疾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接触灰指甲患者,导致灰指甲患者的人际交往受到了影响,同时灰指甲患者的自尊心也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建议大家,患了灰指甲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中医治疗灰指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如下。

  治疗灰指甲中医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病甲中的病毒,起到内外简直的作用。通常药物配方有明矾20、青矾20、川椒10、雄黄10、儿茶10、侧柏叶15、地骨皮15、透骨草30、丁香15、黄精20、狼毒30、冰醋酸10、樟脑末5。这一类药物对于灰指甲的治疗很有效果。

  地骨皮60、猪牙皂15、侧柏叶15、川椒15、枯矾30、白矾30、雄黄15、米醋50这一类药物对指甲内部的细菌有着很好的清除作用。使病甲内外的细菌都得到有效的清除。治疗灰指甲的时候要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滤出。加入后4味药,搅溶。每次泡20分钟待甲软后,继用5%的碘酊涂抹病甲,用消毒刀片消除肥厚病甲至甲床,涂抹复方克霉唑软膏,连续1个月为1疗程。这种药物浸泡发很有疗效。

  药物浸泡治疗灰指甲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除了以上两种药物浸泡方法外患者还可以选择蛇床子、土大黄、苦参、野菊花各30,黄柏10、花椒、大蒜杆子各15。这一类药物不仅对病甲有治疗的作用还可以有效的恢复指甲形态。治疗的时候,加水2000毫升,煎沸后5分钟,滤出药液。每晚1次,浸泡患处30分钟。并用土大黄加50%酒精搽患处,每日2次。干后用达克宁霜或咪康唑、克霉唑软膏用力擦患处,每日2-3次,指趾甲厚时可削薄病甲后再涂药,7日为1疗程。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治疗灰指甲的方法哪种效果比较好”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患了灰指甲患者不要担忧,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情,减少该疾病的侵害,使患者尽早治愈灰指甲疾病。

灰指甲在线咨询

更多

灰指甲的治疗方法醋泡

灰指甲治疗方法用醋是不靠谱的。醋,只能说在局部形成了一种抑菌的环境,但是这无法杀灭甲板中的真菌。而甲板中的真菌,如果需要杀灭,必须口服药进行治疗。也可以直接的外涂一些渗透力较强的抗真菌的药物,比如阿莫罗芬擦剂或者阿莫罗芬乳膏等。口服的抗真菌药物,一般可以选择伊曲康唑或者特比萘芬等等。当然在治疗同时,也需要治疗病甲周围的皮肤感染,特别是甲周边的皮肤癣病。

1个回答

怎样治疗灰指甲

灰指甲局部药物治疗可以采用,乳酸碘配液或者复方水杨酸软膏,一般用药前用温水泡脚,使角质软化后再使用抗真菌的药物。口服药物可以采用特比萘芬对于指甲真菌感染需要6周,也可以采用氟康唑或者伊曲康唑。同时要注意饮食,吃当归生姜羊肉汤或者鸡肉蘑菇汤,对病情有一定帮助。做好预防措施,如果有手足癣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交叉感染,直到完全痊愈,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抠脚,对于足癣患者更要如此。

1个回答

灰指甲的怎样引起的

灰指甲是由于真菌引起来的甲板和甲下组织的感染,引起来指甲本身的一个病变,它可以发生颜色的改变或者是质地的改变。它是由于由真菌感染引起来的病。真菌它分两大类,一个是由皮肤真菌引起来的。就是引起手癣、脚气这类的真菌。这种皮肤癣菌我们引起来的甲癣,应该就叫甲癣,甲真菌病是由于非皮肤癣菌引起来的甲板和甲下组织的感染。

1个回答

灰指甲脚气引起的吗

灰指甲会引起脚气。灰指甲是由真菌感染指甲或跖甲引起的,甲真菌病常见的真菌有表皮癣菌或非表癣菌,真菌感染有传染性,可以导致指甲和指甲下面的局部软组织炎症,破坏指甲的结构,同时指甲会再生,坏死的指甲坏死脱落色素沉着,形成凹凸不平的灰色或白色指甲,称为灰指甲,可能会传染到足部的皮肤,从而引起脚缝间的真菌感染,也就是所谓的脚气。

1个回答

宝宝灰指甲怎么治

小孩治疗灰指甲选用效果明显外用药,内服药是有效但是伤肝肾。不要给孩子服用。小孩灰指甲可能是手足癣感染引起,主要是表现为营养不良引发免疫力下降,可以出现指甲增厚或者变形等现象。可以使用复方酮康唑软膏等抗真菌药,通过增强自身抵抗力,进一步预防灰指甲,发生平时应该保持局部卫生,多补充蛋白食物,常用温水浸泡指甲,能够缓解症状。

1个回答

治疗灰指甲小偏方

灰指甲是由真菌引起的,非常不美观,灰指甲的治疗一般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手术拔甲(2)内服药物(3)外用疗法。现介绍一个民间的小偏方醋精抑制法:将指甲泡在温水中,泡10分钟到20分钟泡的软软的即可;泡软后从盆中将手拿出来,用买回来的刀片或者小刀将指甲刮掉,刮干净;掉后,将醋精打开,拆开棉球棒,用棉球棒粘上醋精在指甲处涂抹,涂抹后让其自己去生长就好了。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