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因其发病前常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史,研究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本病起病较急,患者常突然出现颈前疼痛不可触碰,疼痛可牵连头部、颈后部、下颌部、耳后部。大多伴有发热,体温在 37.5℃—39℃,发烧午后明显或加重,晨起可自性消退。
初期伴有心慌、怕热、多汗等甲亢表现。查体甲状腺肿大、质硬或有结节,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T3、T4 、FT3、FT4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甲状腺吸碘率降低,甲状腺扫描显影稀疏。若病情严重,少数病人后期出现甲减。临床上亚急性甲状腺炎容易与以下疾病造成误诊:
1.上感或咽炎:由于发病早期常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史,继而出现发热、颈前疼痛、咽痛、吞咽加重等,易误诊为上感或咽炎给予抗菌素治疗延误病情。因此对发热有颈咽部疼痛患者要考虑亚甲炎的可能性,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
2.甲亢:亚甲炎发病过程中因甲状腺组织被破坏,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入血致T3、T4 升高,出现心慌、怕热等甲亢症状,容易误诊为甲亢而予大量抗甲状腺药物、甚至手术造成误治。亚甲炎时T3、T4升高而甲状腺吸碘率反而降低出现二者分离现象,可与甲亢相鉴别;
3.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从起病急缓、病程长短、有无伴发突眼等也可资鉴别。亚甲炎引起的甲亢在亚甲炎急性期过后可缓解,不需要用抗甲状腺药治疗。此外亚甲炎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结节还有误诊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或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肿瘤病变而误行手术切除治疗;
4.颈椎病:临床上还有少数甲状腺肿大、结节较轻的患者,因颈部疼痛明显而误诊为颈椎病。
亚甲炎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虽然可以很快控制病情,但减药或停药过程中病情常出现发跳或复发。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复发率低。根据亚甲炎的临床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分期辨证治疗。
1.发病初期以发热、疼痛 为重,颈前肿块初起、触痛明显,治以清热解表、散结止痛;
2.中期发热渐轻,颈前肿块质硬疼痛,治以凉血散结、止痛消肿;
3.发展到病变后期或因失治误治,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以怕冷、浮肿、腹胀等证为主时,治以温肾健脾、散结消肿。
甲减甲状腺炎在线咨询
更多
怎么治疗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包括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需要抗炎治疗,必要时需要外科手术引流;亚急性甲状腺炎常见,考虑与病毒感染有关,多为自限性,轻者仅需要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口服即可,对于症状较重的予以强的松治疗。如果出现了一过性的甲状腺毒症,通常予以β受体阻滞剂对症治疗,一过性甲减可以适当短期补充甲状腺激素;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只需注意甲状腺功能状态。如果为桥本甲状腺毒症需要根据症状及化验结果分析是否需要抗甲亢治疗,如果出现了甲减,则需要终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1个回答
桥本氏甲状腺炎要怎么治疗稳妥些?
一般患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不能够缓解的,这个病是能是调养,也绝不会有什么症状,但是这个病是会引来甲亢,甲减的情况的,你现在最好是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之后必须不定期的复检甲状腺功能。最后,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做的饮食有节,规律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保持自身卫生,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细菌入侵。
1个回答
桥本氏甲状腺炎应该怎么治疗安全?
根据你的症状来看,先建议患者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的功能如何正常,如果正常的情况下那就是不需要治疗的,平时按时复查就可以了,如果再次出现甲减,需要有终身消化甲状腺素,保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最后,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做的饮食有节,规律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保持自身卫生,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细菌入侵。
1个回答
桥本氏甲状腺炎较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桥本氏甲状腺炎建议你最好到医院去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则不必治疗,按时复查就可以了,如果再次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则运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但是还是要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方才能选择你具体的治疗方案。最后,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做的饮食有节,规律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保持自身卫生,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细菌入侵。
1个回答
桥本氏甲亢的治疗手段都是什么
甲亢是一种顽固性,难治性内分泌疾病,甲亢长期不治疗或治疗效果不好或反反复复,最终会致使全身多系统严重危害。桥本氏甲亢的治疗有哪些。及时去正规医院理解治疗,可采用中医方法,留意食物的性味功能,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决定有滋阴功效的,如龟、鳖、水鸭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个回答
桥本氏甲状腺炎要怎么治疗才合适?
得了桥本氏甲状腺炎,一般可以用药物治疗的。建议你去正规医院复诊,根据医生指导恰当用药治疗。除此之外,你也可以看一看中医,用些中药帮助治疗。治疗期间要多留意歇息。最后,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做的饮食有节,规律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保持自身卫生,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细菌入侵。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