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间质瘤

>

胃肠道间质瘤手术后易复发

胃肠道间质瘤手术后易复发

  以前对于医生来说,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原因是早期难发现,而且放化疗几乎无效,即使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了肿瘤的患者,也有一半的人会在两年后复发。

  而近日,在世界优秀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组数据却使人们看到了希望。研究显示,与使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术后使用靶向治疗药物的患者,可以显著降低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复发率,将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由19个月延长到54个月。与此同时,如果在术前通过靶向药物遏制肿瘤,同样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胃肠道间质瘤,多为偶然发现

  据了解,胃肠道间质瘤是最常见的一种胃肠道软组织恶性肿瘤,不同于常见的“胃癌”或“肠癌”。以前认为胃肠道间质瘤有良恶性之分,但随着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发现没有真正良性的,即使是非常小的胃肠道间质肿瘤也能发生转移。

  国内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教授告诉记者,胃肠道间质瘤的男女发病率相当,发病高峰年龄在55岁~65岁。肿瘤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以原发于胃的多见,其次为小肠、食管和结直肠。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极容易疏漏或被误诊。患者常在体检、钡餐、胃镜检查或其他手术时才偶然发现,因此不少患者在首诊时就已伴有转移。

  除此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肿瘤增大出现了某些临床症状才被发现的。例如肿瘤位于食管者可有吞咽困难,位于胃者可有上腹部不适或上消化道出血,位于十二指肠者经常伴有梗阻性黄疸,位于肠道者可有腹痛、腹块、梗阻、便血或穿孔等。大约70%~90%的原发无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能够实行治疗性手术,治疗性切除后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5年存活率为35%~65%。无法手术的患者,通常只能生存15~20个月。

  术后两年,一半患者会复发

  据教授介绍,由于胃肠道间质瘤对常规放化疗均不敏感,治疗性手术依然是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优选方法。

  然而,即使接受了治疗性手术,患者仍有很高的复发率。首次手术切除肿瘤后,在两年中间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间质瘤复发的情况,且多数复发肿瘤切除后均会再次复发。

  教授指出,多年来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后复发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但是《柳叶刀》最近的报告却显示,目前在首次手术切除肿瘤后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可以延迟甚至避免患者出现癌症复发的情况。

  据悉,该III期临床研究是由美国外科医师协会肿瘤学研究组(ACOSOG)实施的,检查了700多名GIST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在每天使用一次400毫克甲磺酸伊马替尼类靶向药物的患者中,98%的患者在术后一年内无复发,而且能将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由19个月延长到54个月,3倍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与此同时,教授还强调,除了要重视胃肠道间质瘤术后的预防复发治疗外,对于一些体积巨大的胃肠道间质瘤,不能贸然手术,否则很可能会导致肿瘤破裂,肿瘤细胞在腹腔内到处种植、转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使用靶向药物遏制肿瘤,然后再通过手术切除。

间质瘤在线咨询

更多

胃间质瘤能生孩子吗

胃间质瘤可以分成良性胃间质瘤和恶性胃间质瘤两种,如果是良性胃间质瘤绝不会对受孕引发干扰,患者可以正常怀上受孕,恶性胃间质瘤需要有先针对肿瘤病灶实施救治,因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发育非常快,怀上后有可能对正常...

1个回答

小肠间质瘤的症状

小肠间质瘤患者最主要的症状是腹部疼痛和消化道出血,用手碰触腹部能备感明显的包块,而且还会随着恶心干呕、身体乏力等症状,诊断后必须及时救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手术后还要通过病理切片来推测肿瘤的...

1个回答

胃间质瘤必须手术吗,如果不手术后果会怎样

一般发觉间质瘤,建议手术摘除,因为没手术标本,很难明确如何为恶性,如果是良性的,直接摘除就能自愈了,如果是恶性的,也需要有直接广泛摘除来自愈它,因为该病外周岔开的几率比较小的。...

1个回答

脑间质瘤治疗怎么进行?

脑间质瘤是临床诊断肿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恶性的比较多见,不但令患者备感非常痛苦,而且还会伤及性命,积极救治是必须的。应当及时到正规公立医院肿瘤科复诊仔细检查,由专科医生根据实际病情决定采取相应的手术,...

1个回答

小肠间质瘤腹内扩散怎么治疗较好

肠道间质瘤已经开始蔓延,首先会岔开到肝脏或者腹腔,这时候不宜采取手术救治,可以采取分子靶向治疗方法,癌症患者平时要留意歇息,严令禁止加班,可以适当的运动建议是在早上上床睡觉去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练,比如...

1个回答

胃底间质瘤能治好

这类肿瘤是能治好的,主要是因为它是属于一种良性肿瘤,在通过手术摘除后,就能超越自愈的可能会,而且在平时还应当要留意忌嘴,不能够吃许多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说辣椒,海鲜等,对于许多烤肉油炸类的食物也不能够...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