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甲状腺疾病

>

几项甲状腺有关激素与抗体检测

几项甲状腺有关激素与抗体检测

  一、甲状腺素(TT4)

  正常参考值:58.5~170nmol/L (45~130μg/L)

  临床意义:TT4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与TT3相同的 生理效应,其分泌与调节也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控制。近年来有人认为TT4是TT3的前激素,是其储备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与TT3同步升降,但在 T3型GD时其测值正常,而在T4型GD时其测值呈单项升高。亚急性甲状腺炎时由于甲状腺滤泡破裂,可见到测值升高。“低T3综合征”如果不伴有“高T4 血症”其测值也可正常,但在对甲减的诊断中其测值低下较TT3更有意义。

  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正常参考值:< 30%

  临床意义:TGAb是甲状腺滤泡胶质内的甲状腺球蛋白(TG)进入到血液后产生的抗体,是 非补体结合性抗体。约有80%的桥本病(HT)及桥本GD患者可明显升高、GD和原发性甲减亦可见到升高,但桥本GD与GD之间的升高幅度常有重叠,因此,要鉴别GD是否有并发HT有一定的难度,需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行针刺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此外,甲状腺癌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亦可见升高。在正常人中,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约有2~10%可检出阳性结果,一般可提示为遗传易感性个体。

  三、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

  正常参考值:< 15%

  临床意义:TMAb是由甲状腺微粒体抗原(TM)刺激产生,TM存在于甲状腺上皮细胞胞浆 内,是一种补体结合性IgG。在某种因子刺激下,TM进入血循环,形成一种特异性抗原,并产生TMAb。TMAb的临床意义与TGAb相同,但阳性检出率较TGAb高,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率。近年的研究认为,TMAb就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详见下文)。

  四、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正常参考值:1.05~3.45nmol/L (0.7~2.3μg/L)

  临床意义:血中的TT3大多为TT4在外周组织脱碘转化而来,少数由甲状腺直接分泌,其生 物活性为TT4的5~10倍。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参与机体各种物质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血浓度的高低主要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之间的反馈性调节,使血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

  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GD)、T3型GD、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血症(妊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治疗等)、甲状腺激素治疗过量。在诊断GD时,TT3比TT4更有价值。

  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过程中,由于ATD只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不抑制甲状 腺激素的分泌,除了丙基硫氧嘧啶(PTU)外,也不抑制TT4转化为TT3。因此,GD在治疗过程中,其血清TT4的下降先于TT3。在评价GD疗效 时,只要血清TT3仍升高,不论TT4是否正常,均应认为GD尚未得到控制。有条件的医院还应根据s-TSH、FT3、FT4等测值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检测TRAb以判断GD的免疫缓解。

  降低:甲减、TBG结合力降低、ATD治疗过量、慢性肾衰以及各种非甲状腺疾病如肝硬化、心肌梗塞、恶性肿瘤、重症感染、糖尿病、脑血管意外以及严重应激反应等所致的“低T3综合征”等。

  五、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正常参考值:< 20U/L

  临床意义:TPOAb过去称之为TMAb,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TPO)是微粒体抗原的主要成分。其临床意义同TGAb,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中普遍存在。目前,以高度纯化的TPOAb替代过去非纯化的TMAb应用于免疫分析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临床上主要用于监测免疫治疗的效果,查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的患病可能性以及预测孕妇产后甲状腺机能障碍的发生。还有助于解决临床诊断出现的难题,如异常的高TSH水平同时伴随正常水平的FT4,此时TPOAb阳性则表明亚临床甲减和早期HT,而低水平的TPOAb在无症状的患者中约占10%,提示为AITD的易感人群。因此,在大多数AITD的诊断中,TPOAb比TGAb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目前,高特异性与高灵敏度的TPOAb检测已成为诊断与治疗AITD首选的检测自身抗体的方法。作者进行了双向对照性研究,发现在初诊的GD患者中,TPOAb的阳性率为96%,TGAb为76%,TMAb为8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在TPOAb阳性者中,TGAb、TMAb的阳性检出率为 86.66%,而在TGAb、TMAb均为阳性的患者中,TPOAb的阳性检出率为96.66%。因此作者认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以灵敏度高的 TPOAb取代TGAb和TMAb。(方法学问题)

  注意: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时,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分离血清,4℃下保存,如欲放置较长时间则应低温冷冻保存,未经分离的血清标本在常温或4℃下其抗体效价急骤下降。

  目前,有许多基层医生对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对其检测也不够重视。这样就难免造成一部分“桥本病”和“桥本甲亢”的漏诊,同时也带来了治疗上的失误。许多学者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甲状腺自身抗体对甲状腺疾病的初诊患者的检测不但具有诊断上的意义,而且对指导治疗和预测免疫缓解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高灵敏促甲状腺素(s-TSH)

  正常参考值:0.3~4.4mIu/L

  临床意义:过去,由于方法学方面的问题,TSH的检测灵敏度受限,只能用于甲减的诊断。 自从80年代中期建立了免疫放射度量分析(IRMA)法之后,TSH的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使血清TSH水平被认为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最灵敏的指标,对诊断GD与甲减以及GD治疗中的监测等都显示出其特有的价值,尤其在GD的诊断上,超灵敏TSH可将诊断的灵敏度提高到亚临床阶段。在预测GD复发方面,TSH的灵敏度也优于FT3和 FT4。另外,TSH与FT4还有一层特别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呈log/直角坐标关系,当FT4的浓度发生很小的 变化时,将引起TSH发生很强烈的反应。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基本上都用IRMA法或化学发光法检测TSH,而不再使用灵敏度受限制的普通方法。

  升高:原发性甲减(GD术后或131I治疗后等)、亚临床甲减、缺碘性地甲、下丘脑GD、HT及产后甲状腺炎等,垂体分泌TSH腺瘤由垂体自主性分泌TSH,故血清值可异常升高。

  减低:GD、桥本GD、亚临床GD、继发性甲减(垂体和下丘脑性)、席汉氏病、糖皮质激素 过量、催乳素瘤以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过量等。在GD治疗过程中,由于垂体的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反应较迟,s-TSH恢复正常也较迟,因此,如果s-TSH 测值仍低下,不论TT3、TT4、FT3、FT4是否正常,均应判断为GD尚未得到控制,不可过早停药。对于TT3、TT4、FT3、FT4正常而s- TSH降低的亚临床GD患者,特别是s-TSH<0.1mIU/L时,尤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的临床GD而及早给予治疗。

  七、游离T3(FT3)

  正常参考值:2.8~8.5pmol/L

  临床意义:与TT3不同,因其不受TBG水平的影响,并能正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故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为灵敏和最有价值的指标,也是TT3检测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常用于妊娠GD及低T3综合征的甲状腺功能判断。与FT4、s-TSH联合检测 已成为目前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新方案。在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FT3升高先于TT3;在ATD治疗期间,如FT3仍增高,应判断为GD未控制;如 FT3正常,而TT4低于正常则应判断为GD已被控制,并且无甲减。只有当FT3与TT4都低于正常时,才被认为是ATD治疗过度。(参见小结部分)

  八、甲状腺球蛋白(TG)

  正常参考值:15.85±4.4μg/L

  临床意义:TG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大分子蛋白质,是甲状腺滤泡内胶质的主要成分。在正常情况下,TG只在甲状腺腔内循环,并不溢漏到血液中,只有在甲状腺病变或物理损伤时,TG才进入血循环。早在六十年代末期,国外学者就提出了将 TG作为甲状腺癌的肿瘤标志物,至七十年代中期TG已广泛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在某些良性甲状腺疾病时(如HT、甲状腺腺瘤和少数GD患者等)也可见到血清TG升高,因此认为TG测定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是非特异性的。目前仅用于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的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若手术后或RAI治疗后血TG升高,则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若降低到无法测出,则提示预后良好。与降钙素(CT)同时检测则意义更大。在甲状腺髓样癌中,其血清TG水平降低。专家提示:TG 的检测应在TGAb阴性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因为,TGAb的存在将会严重干扰TG的检测结果。

  注意:在进行甲状腺穿刺术后或甲状腺扫描后的1~2周内,血TG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九、反T3(rT3)

  正常参考值:0.54~1.46nmol/L

  临床意义:rT3在人体内无生物活性,其血中含量大致与TT3、TT4呈同步升降,在甲状 腺疾病的诊断与监测中,其临床意义也与TT3、TT4相同。在“低T3综合征”中其测值升高,目前多用于“低T3综合征”的诊断。尤其在判断各种非甲状腺 疾病(NTI)的严重程度时,rT3/TT3比值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其比值与病情显著相关。南斯拉夫学者M.Vlatkovic等在对急性脑血管病 (ACD)的研究中发现,在所有病人中,TT3与rT3呈显著反比,血中的TT3下降与rT3升高并行,rT3/TT3比值上升,当比值恢复正常时,可 以认为是NTI预后良好的指标。GD患者在应用PTU治疗时,由于PTU是最强烈的5'脱碘酶作用抑制剂,能影响TT4脱碘成TT3,因此,rT3与 TT4值的变化与PTU剂量直接相关。另外,地塞米松也能抑制5'脱碘酶的活性,抑制rT3代谢廓清率,使rT3生成增多而TT3减少。新生儿血清 TT4主要的降解途径是转变成rT3,因此,rT3值也可升高。

甲状腺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甲状腺囊腺瘤怎么治疗

患有甲状腺囊腺瘤建议去医院做一下详细的检查后,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治疗。如果是恶性病变所引起的甲状腺囊腺瘤临床上多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以后同时配合放化疗联合应用。除去周围残余的癌细胞,防止发生转移等情况。如果是甲状腺囊腺瘤是良性的,体积比较小,没有临床压迫症状,建议患者采取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在局部做射频消融,建议患者应每年定期去医院做复查检查,防止发生其他病变。

1个回答

甲状腺肿引起甲亢

甲状腺肿大是双侧及峡部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可以是轻到重度肿大,质地比较软,肿大明显的,触诊的时候会感到甲状腺部位有震颤感觉。甲状腺肿大,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进行治疗,比如:丙基硫氧嘧啶、普萘洛尔、必要时辅以升白细胞和护肝药物,此外,对于出现甲状腺肿大现象,应当注意到正规医院普通外科就诊,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以排除由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1个回答

甲状腺微创治疗

甲状腺结节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腔镜来打通乳腺或者腋窝等器官到甲状腺的通路,然后进行甲状腺手术。通过腔镜微创手术的方式患者一般切口较小,并且术中出血的概率很低,术后出现严重甲减的情况也较低。建议一些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或者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可以采用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要口服一段时间的左甲状腺素钠片,同时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的水平。

1个回答

甲状腺引起的低烧

甲亢引起发热的原因主要有:1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全身中等程度以上的发热、甲状腺疼痛及压痛,在甲亢发病期间还会出现怕热、手抖、心悸、消瘦等症状;2化脓性甲状腺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极少见,还会出现高热、甲状腺疼痛和甲状腺压痛;3少数甲亢患者可出现低热,这是因为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了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产热增加而导致的。

1个回答

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是什么引起的

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是由于甲状腺疾病而引起的症状,可以见于甲亢,甲状腺结节,甲减等症状,都可能会出现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的表现。如果是由于甲亢引起的症状患者可以对症口服甲巯咪唑进行调理治疗,患有甲减的患者可以对症口服左甲状腺片进行调理治疗。如果是甲状腺滤泡结节所引起的症状患者宜选择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后应注意术后护理。

1个回答

什么容易引起甲状腺肿

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疾病,都可引起甲状腺的肿大。一旦考虑患者出现了甲状腺肿,一定要积极排查引起甲状腺肿的病因。例如完善相应检查,排查患者是否患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可以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检查,血液的甲状腺功能测定,以及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