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十分可怕的性病之一,梅毒的治疗的难度比较大,容易反复发作,梅毒患者在早期就要积极治疗,拖延到后期治疗的难度会不断增加,育龄妇女应配合医生,要抓住几个关键,进行孕前检查,显性梅毒通过病史、体征即可诊断,潜伏期梅毒只有通过化验检查方能确诊。育龄妇女在计划怀孕前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如果发现自己感染了梅毒,应暂缓怀孕,先进行系统治疗,同时,应对配偶进行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怀孕时间。
梅毒食疗方法:
1、槐花120克、白酒适量。用法:槐花炒后入酒二盏,煎十余沸,热服。主治:梅毒。
2、生姜、蒲根适量。用法:捣烂外敷。主治:横疲破溃,久不收口,状似鱼嘴,又名鱼口。
3、生姜300克、土茯苓300克、苦参100克。用法:煎汤外洗。主治:梅毒初起。
4、蒲公英粥蒲公英40一60克,鲜品用量为60--90克,粳米30-60克,将上药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粥,3―5天为l疗程,每日2―3次温服食。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用于梅毒的全过程。
5、梅花粥先煮粳米为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白梅花适量,同煮二三沸即可食用。3―5天为1疗程,每天2次空腹温热食用,可清余热,适应于梅毒康复后期。
梅毒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吃含维生素B2的食物。梅毒的饮食要多吃含维生素B2及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也对脂溢性脱发有一定效果。
2、吃含维生素B6的食物。维生素B6对调节脂肪及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皮脂分泌,刺激毛发再生有重要作用。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马铃薯、蚕豆、青鱼、橘子、芝麻等。
3、梅毒的饮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小白菜、韭菜、苋菜、西兰花、空心菜、芥菜、苜蓿、马兰头、金针菜、茴香菜、香菜、芥蓝、杏等。
4、不吃高能量、刺激性的食物。梅毒的饮食应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5、忌烟酒。烟酒对身体有害,对梅毒的发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多加注意。
求医网温馨提示:虽然梅毒病可以用食疗来治疗,但决不是首选之法,还必须使用有效抗菌素来截断病情的发展,清除梅毒螺旋体,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皮肤性病学》《梅毒的诊断与治疗》】
梅毒在线咨询
更多
男梅毒怎么引起的
男性梅毒可能是由于性接触引起的,还可能会通过血液以及乳汁等感染梅毒,并且同性恋者梅毒发生几率是比较大。梅毒早期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外生殖器上有红斑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导致附近部位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梅毒是比较严重的性疾病,所以应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还应定期到医院,治疗期间,还应做好个人卫生清洁。
1个回答
梅毒如何感染的
梅毒是一种由被称为梅毒螺旋体的有机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梅毒螺旋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独立生物,感染后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疾病,梅毒感染有四种主要途径,首先,感染是通过不洁的性生活进行的,第二种方式是母婴传播,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梅毒,梅毒螺旋体将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婴儿,第三种方式是通过血液传播,第四种方式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要尽快的对症治疗。
1个回答
梅毒引起头疼头晕吗
当出现继发感染的时候,硬下疳部位还会有大量的分泌物流出,并且腹股沟或着近卫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的现象。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等、摸起来质地很硬、不粘连、也没有溃疡情况出现。二期梅毒以梅毒疹为特征,并且有全身症状的出现,患者会出现头痛、发热、骨关节疼痛、肝脾肿大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同时梅毒可以随着血液的流动而侵犯人体的很多器官和系统。最容易侵犯的就是皮肤和黏膜,皮肤梅毒疹发生的时候呈现广泛而对称的分布,疹子不痛不痒,在愈合后也不会留下任何的瘢痕,同时患者的黏膜会出现红肿现象,另外,梅毒患者还会出现脱发。
1个回答
共用餐具感染梅毒
共用碗筷一般是不会传染梅毒的,但是如果出现有口腔溃疡或者接触了梅毒患者的分泌物,就有可能会传染。这个疾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有可能会接触梅毒患者的唾液,血液等分泌物而引起。平常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洁身自爱都是可以防止有梅毒,梅毒主要是通过青霉素治疗,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以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1个回答
梅毒抗体阳性是什么引起的
梅毒抗体阳性说明机体感染梅毒的可能性很大,可见以下几种情况:一,技术性假阳性反应:由标本的保存,如细菌污染或溶血转述或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所造成,据估计约25%的假阳性属于这类假阳性。二,生物学假阳性反应,不是由于技术性错误,而是由于病人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况发生变化,其梅毒血清反应出现阳性,在这些假阳性反应中,大多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少数为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呈弱阳性反应。
1个回答
游泳池能否感染梅毒
在公共游泳池游泳被传染梅毒的机率极小,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少数也可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染。然而性病病原体比较娇嫩,喜欢在温暖、潮湿及分泌物中生存,离开人体存活时间不长,因此一般消毒方法即可杀死。如今游泳池的水多数经过消毒,这样的情况下病原体会很快死亡,但是危险因素也是存在的,建议在下水游泳之前口服抗过敏药物。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