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脑出血

>

脑出血患者的饮食调养

脑出血患者的饮食调养

  脑出血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发病急,起病十分快,出现症状后一定要及时就医,拖延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有些还会出现生命危险,导致死亡,该病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脑出血患者吃什么也是比较有讲究的,因为误食一些东西会导致病发,脑出血患者也可以通过采取食用食疗偏方来进行辅助治疗,对摆脱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脑出血患者的食疗:

  1、益智骨碎方

  配方:益智仁10g,骨碎补10g,补骨脂10g,天竺黄10g,何首乌20g,枸杞子30g,石菖蒲10g,郁金lOg,丹参30g,川芎10g,陈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山甲马钱子方

  配方:穿山甲尾片(炒成珠)60g,精制马钱子6g,熟附片3g,僵蚕3g,醋适量。

  制法:诸药分别研细末,混匀备用。淡醋汤送服,每次3g,每日1次。

  3、加味补阳还五汤

  配方:黄芪120g,白芍50g,归身,桂枝,牛膝,地龙各20g,何首乌,云苓,赤芍,菟丝子,女贞子各25g,土鳖虫lOg,醋20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连续服药15剂为1疗程。

  4、海风藤秦艽方

  配方: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g,巴戟,白芍,木瓜,制附子,狗脊,木香各20g,薏苡仁50g,肉桂10g,醋15g(冲服)。

  海风藤秦艽方的用法是有讲究的,那就是用水煎服,每日1剂,长期服用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脑出血患者的饮食禁忌:

  1、不吃生冷食物

  脑出血患者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因为生冷食物进入胃肠后,会对肠胃造成突然的刺激,使肠胃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加重病情,甚至诱发脑溢血。

  2、不吃含盐量高的食物

  脑出血患者要为了自身的健康而限制对食盐的使食用量,尽量做到低盐饮食,在饭菜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就可以。但是,并不是说不吃盐,因为盐对人体有一定的作用,只是提倡脑出血患者少吃盐。

  3、限制食用动物脂肪

  因为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加重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所以说胆固醇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脑出血患者要限制食用。

  4、限制食用甜食

  脑出血患者饮食禁忌尤其要提醒患者这点,不要吃糖分含量高的补品,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量,对于点心、饮料最好是不要食用。

  求医网温馨提示:如果不慎患上脑出血,让病人保持安静,完全卧床,在刚发病的急性期内尽量不要搬动病人,不要进行非急需的检查。因为这时搬动病人,会使其脑内继续出血,加重病情。发病48小时后,需给病人经常翻身,同时给病人作肢体的被动活动。

  【参考文献:《脑血管病防治常识》《中风病生活宜忌与饮食调治》】

脑出血在线咨询

更多

脑血管病怎么样治疗

脑血管疾病,如果是脑出血绝对卧床歇息,防止运动,脑出血绝大部分是血压高引来的,可以口服许多降压药,把血压压制到正常值,如果是脑血栓或者脑栓塞引来的,可以口服许多活血通络,营养神经的药物实施救治,如果再次出现肢体语言运动障碍还可以采用康复锻练,积极的救治,以防严重病情。特别声明合理安排午睡时间,清淡饮食,不吃刺激性性食物。

1个回答

脑血管堵塞能治愈吗

脑血管堵塞如果发现早、治疗及时且规范的话能治好;如果治疗不及时,错过最佳治疗期的话不能治好,且多数会遗留明显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言语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等。脑血管阻塞是否恢复健康,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个回答

脑部脑血管堵塞最好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有很多的,可以选择参加户外运动、保持乐观、定时睡觉起床。该病症有超早期、急性期、恢复期。超早期是发病6小时内就医,可采取溶栓治疗,如静脉溶栓、动脉溶栓等。如果发病时间很长了,就要选择改善毛细管的循环。

1个回答

患者得病四年 透析一年半 肌酐700多 尿都正常 有血压高 心脑血管病

你好 这个尿毒症是比较严重的,最好到医院专心透析救治,以免坐失良机病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做肾移植救治,平时留意防止受风寒着凉特别注意要多注意自身身体的保暖,不要吃刺激性的饮食。

1个回答

真的能治心脑血管病吗我想了解什么情况桂龙药膏效果怎么样

医生建议:它可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肾补气。效果挺不错的。用来风湿骨痛,慢性腰腿痛。忌烟忌酒,不要久坐,不要加班,不能够吃辣。最后。特别注意饮食方面要清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补充营养物质。

1个回答

心脑血管病人适合什么牛奶

可以喝许多低脂牛奶,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饮食上应当留意低脂肪,而低脂牛奶中所含大量丰富的蛋白质,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还应当留意饮食上低盐低钠,可以多消化许多钾元素,多吃许多水果和蔬菜,来消化机体维生素和矿物质,生存中可以多做许多轻松的活动。需求注意多休息,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