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念珠菌病

>

三种生殖念珠菌病的治疗分析

三种生殖念珠菌病的治疗分析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CC)

  主要是局部用药,咪唑类抗真菌药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咪唑类抗真菌药治疗后,80%-90%的患者症状消失,念珠菌培养阴性。

  1.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阴道或1:5000龙胆紫溶液灌注阴道,每日1-2次。

  2.制霉菌素栓剂或咪唑类抗真菌药栓剂,如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布康唑,每晚一枚,塞入阴道深处,共1-2周。


生殖念珠菌病的治疗

  3.外阴炎可外涂咪唑类抗真菌制剂,如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等。

  4.如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内服下列药物:①酮康唑,每日400mg,共5天;②氟康唑150mg单剂量一次口服;③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一日疗法)或200mg每日一次,连服3天。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可找出某些诱因,但是流行性和影响客观存在发病的因素还不清楚。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然而,预防或维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RVVC的复发率。所有RVVC病例在开始维持治疗前应作培养证实。

  1.伊曲康唑,口服,月经第1日200mg,共连续应用6个月经周期,然后每日200mg,3日疗程。

  2.酮康唑,口服,每日100mg,共6个月。

  念珠菌性龟头炎

  用生理盐水或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皮损处,每日2-3次。冲洗后外涂1%-2%龙胆紫液或上述咪唑类霜剂。包皮过长者治愈后应做包皮环切术以防复发。并发尿道炎者可内服酮康唑、氟康唑或曲康唑。

念珠菌病在线咨询

更多

念珠菌性阴炎要怎么根治

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起来比较困难,首先可以选择一些抗真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例如制霉菌素片,能够很好的抑制念珠菌的生长,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也可以用保妇康栓塞入阴道内,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平时可以保持阴道清洁,建议用妇科千金洗液对阴道进行清洗,也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的药物来口服,例如妇科千金片、妇炎康片等等,这期间要避免发生不洁性行为。

1个回答

念珠菌阴道炎有哪些危害

念珠菌是单细胞真菌,在健康人皮肤、粘膜和阴道等部位均有拥有。在一定条件下,念珠菌可侵害人体联盟引来炎症,其在女性生殖道的传染常常侵害阴道,而继发引来外阴皮肤粘膜的炎症,故称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既往曾用过念珠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等名称。当你发现自己外阴瘙痒,有较多的白色豆渣样白带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可伴发外阴烧灼感,尿急、尿痛和性交痛。

1个回答

念珠菌性阴道炎怎么样预防

主要的预防措施有:勤换洗内裤,经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穿紧身尼龙或化纤的内裤。患病期间用过的浴巾、毛巾和内裤均应开水烫洗,浴盆亦应消毒。合理使用抗菌素及激素;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外阴清洁,争取每次便后清洗外阴。内裤不要凉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应多晒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若患了念珠菌性阴道炎,一定要按医嘱及时、彻底治疗,而且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因为阴道炎可通过夫妻性生活互相传染,所以提倡夫妻同治。

1个回答

念珠菌感染导致阴道炎的原因

正常的情况下,人体阴道内是有乳酸杆菌存在维持着阴道内弱酸性的环境,假丝酵母菌是女性阴道内一种常见的寄生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局部抵抗力下降,或者是假丝酵母菌毒力增强时,机体抵抗力弱于侵袭力,最终导致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这里的假丝酵母菌,就是您问的念珠菌,也有称霉菌的,也就是您身体抵抗力差,长期口服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阴道冲洗,有些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霉菌的感染,再有经常穿紧身化纤的内裤,这些都会导致霉菌性阴道炎,您规律用药,同时建议您月经前可以预防用药一次,连续三个月经周期预防用药,而且您的内裤需要开水煮烫消毒。

1个回答

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如何进行护理和治疗

阴道炎的原因是致病菌感染。一般都是不注意卫生导致的,注意勤换内裤等。阴道炎不需要进行手术,可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应保持心情不要紧张,尽量保持阴道清洁。勤清洗外阴,勤换内衣,需要禁食一些辛辣,油腻,葱姜蒜等过于刺激的食品。当然也要避免吃一些寒凉的食品和肥甘厚腻的食品。多吃一些清淡饮食好消化的食品。多饮水。

1个回答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注意事项

指导意见:第一,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化验分泌物,可以确定是否念珠菌性阴道炎;第二确定念珠菌性阴道炎,可以用小苏打水,或者红核妇洁洗液清洗阴道,外阴,将阴道内的分泌物彻底清洗干净,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片,或者达克宁栓阴道上药;第三在用药期间不能性生活,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寒凉的食物,否则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第四,需要性伴侣同时治疗的,男性可以用达克宁软膏涂抹生殖器,夫妻双方同时治疗,这样才能彻底的治愈。”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