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外科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的疾病。脑出血患者经手术治疗出院后,大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痴呆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护理是很关键。
一、饮食护理:脑出血病多由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引起,与日常饮食有密切关系,患者要忌食肥腻食物,坚持长期低盐、低脂、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饮食。宜吃植物油、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忌食胆固醇高的蛋黄、皮蛋和辛辣食物,注意预防便秘。高血脂和血糖患者应努力进行控制和调节,给予低糖和低脂饮食,有烟酒嗜好者,要劝其戒烟酒。
二、护理咨询及指导:出院后遵医嘱用药,每天测血压1次,家属应随时与医生及护士取得联系,及时进行医疗和护理咨询,医生和护士定期到患者家中或通过电话随访,为病人检查及指导。
三、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首先要预防褥疮:定时翻身,更换体位,一般每小时翻身1次,避免拖、拉、拽、推,以防擦伤皮肤,每次翻身时,要用25%的酒精按摩受压部位,受压部位垫气圈或海绵垫;每周用温水行床上擦浴,擦浴后涂滑石粉或爽身粉,避免着凉;保持床铺清洁、松软、无皱折,避免潮湿、摩擦的排泄物刺激。其次要预防肺部、口腔及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者应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翻身,叩背,增强肺功能;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多饮水,每天清洗会阴部2次。
四、心理护理:偏瘫患者身体突然致残,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易悲观烦躁,常对生活失去信心,家人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活动,做好心理沟通,在言语和行动上要热情主动,切勿表现出厌烦情绪。此外,家属要为病人提供适宜的温度(18℃~20℃),合理的湿度(50%~60%),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次,光线要充足,调整生活必需用品的摆放位置,以便取用方便,从而使病人心情放松,避免情绪波动。同时根据病情安排病人一些适宜的活动,如看电视、下棋、听广播、读报等,使患者感到生活的充实与美好,从而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身心处于较好状态。
五、瘫痪肢体的被动锻炼:以预防关节挛缩变形,保持肢体于功能位。按关节活动阈进行被动活动,按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注意各方向运动到位,还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以免肌肉损伤。对肘、趾(指)、踝、膝关节要因其易发生强直,特别注意多运动。按摩患肢要轻柔而有节律,以使其放松。被动锻炼每天2次每次 20分钟。
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中,要求强制性反复使用患侧肢体,并配合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进食、洗漱、更衣、大小便、移动体位及使用简单的家庭用具等,指导患者床椅转移、扶拐站立及上下楼梯等训练,应循序渐进地增强体力训练,注意安全且不宜过度劳累,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恢复生理功能。
脑溢血后遗症在线咨询
更多
为什么会引起脑溢血
脑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大类。第一,高血压病。长期高血压是引起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老年患者,高血压导致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形成微小动脉瘤,在血压剧烈波动时,动脉瘤可以破裂导致出血。第二,先...
1个回答
脑溢血表现症状
脑出血的发病较快,可于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可在短期内丧失生命。脑出血发病前可有头疼等先兆,多见于年轻患者,发病后表现为肢体瘫痪、麻木及语言障碍等症状。临床中,脑出血常见于高血压性脑出血...
1个回答
脑溢血的初期症状
脑出血一般起病急,症状突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无先兆。早期症状则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等。大多数患者没有显著的早期症状和先兆。早期症状出现后,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早期症状。一侧突然头晕,恶心,一侧...
1个回答
脑溢血症状表现
脑溢血也就是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多发于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一般常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发病,发病后病情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到高峰。患者可以表现为突发剧烈的头...
1个回答
脑溢血初期是什么症状
脑出血一般起病急,症状突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无先兆。早期症状则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等。大多数患者没有显著的早期症状和先兆。早期症状出现后,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早期症状。一侧突然头晕,恶心,一侧...
1个回答
脑溢血晚期有哪些症状
脑出血晚期多是比较严重了,到了晚期一般也就是我们说的后遗症期。有可能存在这样一些症状。一是患者可能会有精神和智力障碍。这个是很多见的,特别是一些范围比较大,而且多次复发出现的一些比较严重的脑出血患者,...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最新医院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