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在男性疾病中比重越来越大,但很多时候都会在早期被忽略,而到了晚期有很难治愈,所以一定要趁早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中老年男性常见病。50岁以上发病率约为50%,70岁以上约为75%~80%。
由于本病的病程较长,起初症状仅为夜尿次数增加、尿分叉、尿线逐渐变细、射程变短、又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往往受到忽略。很多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认为这些症状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等到严重影响工作或正常生活时,或者完全不能排尿(医学上称急性尿潴留)才去就诊。这些病例中,大部分经治疗后效果不甚满意。尤其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患者,因为只能选择保守治疗,疗效更差。即使能行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由于增生腺体较大,术中出血多,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的并发症。治疗后,前列腺虽已去除或缩小,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人仍有前列腺增生的某些症状。对于有较严重尿道、膀胱肌张力病理改变或功能受损的病人,要完全改善症状却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建议前列腺增生患者以早期治疗为宜。
治疗方法大致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部分已有症状的早期患者通过口服中药或西药即可控制或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一般来说,早期患者选服一种药即可。中晚期患者常需联合用药,但对于服药后疗效不佳或在服药期间时轻时重者,应考虑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物理治疗方法很多,如激光、冷冻、放置内支架、电解、核素治疗等。核素治疗是近年来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它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特性遏制前列腺增生组织,给予一定的剂量可使增生的组织萎缩、坏死,使前列腺体积缩小。该方法是经尿道一次性治疗,病人基本无痛苦。对于早期病例治疗失败者很少,且不易复发;晚期患者效果次于早期治疗;对于中叶增生者可使腺体缩小,症状改善。尤其对年高体弱,有心肺功能不全或高血压等并发症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有两种方法:一是开放性手术;一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二者各有其优缺点。开放性手术能够彻底去除前列腺,早期病例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对于前列腺较大的病人,实施开放性手术优于其他疗法,但术后并发症高是其缺点。这也是大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因之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近年已衍化出诸多术式,但总体认为该术式创伤小,出血少,皮肤外无切口较易被患者接受。对于中度增生、腺体较硬或前列腺纤维化的病人本术式的优点是公认的。其10年再手术率为10%。但对于腺体较大,尤其中叶增生突入膀胱内的病例,是该方法的非适应症。
无论何种治疗方法,晚期患者的疗效远远逊于早期治疗。早期病人治疗得当,治愈率高,痛苦小。晚期患者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甚至,终日为该病奔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治病要趁早。
【本文由郑州名仕医院供稿】
前列腺增生在线咨询
更多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能不能吃西瓜?
是可以吃西瓜的,但是不要吃的太多,因为西瓜是属于良性的,吃到了是会致使胃部的不舒服除了恶心呕吐的,前列腺是会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所以症状表现出也是不一样的,是需要有通过服食药物来实施救治的,如果说再次...
1个回答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饮食疗法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的饮食生活习惯,首先要多吃许多含水分多的食物,以蔬菜和水果为基础,尽量不要碰触辛辣刺激的东西,而且要足量的运动,增进排尿,才有助于疾病的彻底恢复和压制,前列腺增生,主要是由于活动量过...
1个回答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饮食治疗怎么吃
饮食救治方面可以多吃许多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说冬瓜,西瓜,薏米,玉米粥或者用玉米须泡茶喝,除了多吃含锌比较丰富的食物,生存中比较常见的有虾类,鱼类,核桃,花生,板栗,南瓜,瘦肉等,除了留意饮食也要留意...
1个回答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病症不严重的可以采取药物救治,比如说前列腺增大伴发尿频,尿急,尿不尽的患者,比较严重的或者药物救治没效果的时候可以采取微创手术救治,如果身体没表现出症状,可以用不着救治,平时要留意预防工作感冒,不然会...
1个回答
前列腺增生肥大要怎么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一般来说,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相对较低。BPH的症状也随着病理变化而逐渐再次出现。主要是腺间质纤维化组织、腺囊肿扩展、腺管上皮纤维化,伸入囊腔构成混和结节...
1个回答
预防前列腺增生方法都是什么
前列腺的六项预防措施1。男性和女性排尿更多是同样的原则。这也是个很好的肾脏保健方法。第三,多喝水。每天喝2-2.5升茶来擦洗前列腺细菌。多喝水会致使排尿不断增多。尿液浓度高会对前列腺引发更多打击,所以...
1个回答
前列腺增生这病影响性生活吗
患者前列腺增生比较严重,平时就排尿困难,且常再次发生尿潴留,这就要谨慎行房了,所以如果前列腺增生不太严重就要注意了,因为前列腺增生是会影响性生活的,而且一般在中年男性以上的再次出现前列腺的问题比较大一...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