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前列腺增生

>

中医辨证方法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

中医辨证方法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对患者的打击是很大的,而且对于患者来说及时的接受治疗是很重要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等严重的后果,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有很多种方法,临床多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因为中医治疗方法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明显,那么中医辨证方法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1、热毒郁结型前列腺增生患者:其证为小便淋沥不尽,尿色黄赤,尿后尿道口灼热,口干多饮,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可用蒜栀方,组成独大蒜1个,栀子3枚,盐少许。用法上药放在一起捣烂,摊在纸上,贴脐部。天天1次,10天为1疗程。

  前列腺增生患者还可用皂药粉,组成皂矾10克。黄药子10克。用法上药研成极细粉末,调匀,每次取混合粉约2克置于脐眼中,上覆毛巾。然后取温水逐步从毛巾上缓缓向脐中滴入,使皂矾、黄药子渐渐从脐部融化,吸收。

  2、肾气不足型前列腺增生患者:其证为夜尿增多,小便短少而清,频次增多,或小便不畅,便后仍感膀胱紧迫,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治宜温补肾气。

  可用热艾石散,组成艾叶60克.石菖蒲30克。用法上药置锅中炒热,温度达60~70℃,用布包起,敷于脐部,时间以前列腺增生患者自己能忍受为度,然后取下停2~3分钟,再次敷上,直至药物冷却。天天1次,10天为1疗程。

  3、气滞血瘀型前列腺增生患者:其证为小便不畅,伴有刺痛,偶见会阴及小腹有坠胀感,舌质淡红有紫气,可见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治宜理气化瘀。可用甘冰散,组成生甘遂9克,冰片6克。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末,加面粉适量,用开水调成糊状,每次取5克,外敷于脐下4寸中极穴上,直径4~5厘米,外盖纱布,并于其上加热敷。1天1换,15天为1疗程。

  硝母天花煎,组成芒硝、益母草、天花粉、生葱各30克,艾叶、车前草各10克。用法上药煎煮30~40分钟,煎取药液约2000毫升,倒于盆内,坐盆上先熏蒸,水温稍降后以毛巾浸药液熨洗前列腺增生患者会阴部,水温再降后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坐盆内,直至水冷为止。逐日2~3次,连续施用15天左右。

  以上是针对中医辨证方法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为大家进行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患了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加重病情。

相关阅读:
前列腺增生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前列腺增生在线咨询

更多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治疗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可以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前列腺小,临床症状轻微,可以暂时观察;如果前列腺小,症状轻微,夜尿增多,可以服用α受体阻滞剂或中药进行治疗;如果前列腺体积大且症状严重,建议患者进行手术。具体用药应结合临床实践,由医生指导。

1个回答

前列腺增生为什么引起腰疼

前列腺增生是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腰疼的。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有可能会出现排尿时间延长、排尿困难、尿不尽等情况,但是一般不会导致腰疼。建议患者出现腰疼时要到医院去做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要注意适当饮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个回答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偏方

前列腺增生在临床上很常见,使用偏方效果差,建议正规治疗,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患者,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早期症状比较轻微,对生活影响比较小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观察治疗,比如口服药物等,如果是前列腺增生比较严重,而且伴有排尿困难,以及影响到生活等,就需要到当地医院泌尿外科及早进行前列腺摘除手术来进行治疗。

1个回答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能不能吃西瓜?

是可以吃西瓜的,但是不要吃的太多,因为西瓜是属于良性的,吃到了是会致使胃部的不舒服除了恶心呕吐的,前列腺是会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所以症状表现出也是不一样的,是需要有通过服食药物来实施救治的,如果说再次出现了排尿困难,并且排尿非常费力,是需要有通过手术的方法来实施救治的。需求注意多喝水,避免感染,避免劳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1个回答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饮食疗法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的饮食生活习惯,首先要多吃许多含水分多的食物,以蔬菜和水果为基础,尽量不要碰触辛辣刺激的东西,而且要足量的运动,增进排尿,才有助于疾病的彻底恢复和压制,前列腺增生,主要是由于活动量过少炎症的长期刺激引来的一种现象,他需要有慢慢实施调养稳定的。特别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以及作息时间,同时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压力过大。

1个回答

良性前列腺增生用药

对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通过救治是能自愈的,在救治上还应以消炎、抗感染为基础,但具体用药及治疗方案还理应进行咨询医师,以超越更好的治疗效果。平时还理应留意始终保持卫生,防止炎症的严重,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基础,防止刺激性食物的摄取,多吃水果及蔬菜,多饮水。特别声明依照病人的情况来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人。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