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妊娠合并阑尾炎

>

阑尾炎不能掉以轻心 合理饮食是良策

阑尾炎不能掉以轻心 合理饮食是良策

  阑尾炎是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很高,患者在早期进行治疗后基本都可以治愈,如果误诊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的会造成休克,由此可见,对阑尾炎不能掉以轻心,选择正确的药物和食物,及时治疗、减轻病势、合理饮食才是良策。

  阑尾炎患者的饮食疗法:

  1、芹菜瓜仁汤

  芹菜30克,冬瓜仁20克,野菊花30克,藕节20克。 将上述各种材料全部置于锅中,加水煎煎,文火煮至沸腾后后分2次服用。

  2、苦参瓜仁汤

  苦参30克,冬瓜仁15克,甘草10克,蜂蜜适量。 将上述各种材料全部置于锅中,加水煎煎,文火煮至沸腾,调入蜂蜜,搅拌均匀后饮服。

  3、蛇舌草败酱草汤

  白花蛇舌草30克,败酱草20克蜂蜜适量。

  将白花蛇舌草和败酱草一起放入锅中煎煮,取汁,在药汁中加入蜂蜜,饮服。

  4、甜瓜子饮

  甜瓜子30克,白糖适量。

  将甜瓜子用药杵捣烂,研为细末,然后调入白糖,用开水冲服饮用。

  5、马齿苋饮

  鲜马齿苋60—120克,蜂蜜适量。

  将马齿苋洗净,然后用药杵捣烂取汁。在取得的马齿苋汁中调入蜂蜜饮服。每日服用2次。

  6、薏苡仁桃仁粥

  薏苡仁30克,去皮尖的桃仁10克,粳米50克。

  将以上材料全部放入锅中,加水以文火共同煮粥,待粥煮至极烂时,盛出服用。

  7、薏米粥

  薏米50—100克。

  将薏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文火煮烂为粥。分1—2次进行服食。

  求医网温馨提示:尽可能抽出时间置身于大自然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减少城市废气及噪音等不利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可适当的恢复工作,有助于重建生活规律,对性格和心理上会形成积极的影响,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阑尾疾病》《急性阑尾炎知识》】

妊娠合并阑尾炎在线咨询

更多

孕38肚子痛是快生了吗?大家有谁没有破水也没有流血,只是肚...

你怀上38周肚子痛的话我建议您不管是什么情况上马上到医院去由医生实施定性如何快要生了。要生宝宝的标志就是规律宫缩——即痛一会,歇息一会,已经开始时痛的时间比较短,间歇的时间比较长;随着产程的进步会慢慢的扩张成痛的时间比较长,而间歇的时间比较短。需要声明注意看了你的情况,要忌生冷,避免着凉感冒。

1个回答

6年9月27日剖腹产出生的男宝宝,出生体重8.4斤,目前五

剖腹产降生的男宝宝,这个是血压仔细检查,看白细胞下降,中性粒子偏低,考量有轻微炎症,问题不大,考量轻微呼吸道感染,肠胃炎都有可能引来,数值偏高或偏低并不多,证明炎症不严重,所以用不着忧心的。必要的融合消炎药物救治下,如果有大便不好,就应该是肠胃炎,可以融合肚脐用药治疗下。特别注意避免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着凉感冒,注意个人卫生。

1个回答

剖腹产后收腹带需要绑多长时间

,您好你是说临产后用收腹带多长时间吗?如果是可以长时间用的。一到两个月都行。收腹带可以协助腹部彻底恢复。减低腹壁组织松弛。不过它的效用是有限的,主要还要通过许多产后的锻练协助,增加腹部肌肉紧缩和强健。如适当运动。除了可以进行咨询医院做产后康复的体操等。需要声明注意营养均衡,应该多补充钙质,增强免疫力,保持乐观的心态。

1个回答

剖腹产两次了还能生几胎呢希望能追生一个男孩子的

剖腹产原则上,不能超过两胎,如果次数越多的话,再次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是越大的。而且是男孩,女孩也不能自己想生就生的啊。是不可以再造,第三胎的话,你最好要去医院仔细检查子宫的情况啊。如果疤痕子宫比较薄的话,那么最好不要再造了。子宫破裂了,有可能会引来母子生命安全的啊。特别注意多喝水,不要食一些对胎儿不利的食物,多晒太阳。

1个回答

破水的症状是什么呢?破水后多久会生呢?破水后有没有什么危险...

,羊水破了的症状是,不自觉地感觉阴道有水流出的,特别是当伫立或者打嗝的时候,会不自觉有水流出的。一般自然破膜后12小时之内会再次出现宫缩。如果破水12小时还没有再次出现宫缩,可以实施下胎解决。破水后有可能再次出现脐带脱垂,胎心音变动,羊水污染等情况,需要有密切仔细检查胎心音。需要强调的是保持个人卫生,多喝白开水,避免熬夜,多食易消化的食物。

1个回答

我刚刚剖腹产生完小孩,正在坐月子...

,一般建议剖宫产术后42天内禁性生活的,以免子宫复旧不良,尤其是除了破皮的情况下,会引来宫内传染的风险。一般产后六周约莫彻底恢复绝经,如果同房没作好避孕措施一样可以分娩的,建议剖宫产后严格母乳喂养至少两年以上是相对安全的。平时清淡饮食为基础,少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有利于彻底恢复。需求注意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多晒太阳,避免食辛辣刺激食物。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