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食管良性病变

>

[偏方] 中医治疗食管炎的9种小偏方

[偏方] 中医治疗食管炎的9种小偏方

  [导语]症见胸闷,气滞湿郁,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嗳气,恶心欲呕,食纳不佳,舌质淡苔白滞,脉濡。治疗多以行气化湿,消导和胃类药物为主组成方剂。下面为您介绍九种治疗食管炎的中医偏方。

  偏方一:六郁汤(《医学正传》)

  (组成1 陈皮(去白)、半夏(汤泡10次)、苍术(米泔浸)、川芎各3克,赤茯苓、栀子(炒)各f l克,香附6克,甘草(炙)、砂仁(研细)各1.5克。

  (用法) 上药细切,加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功效) 行气活血,消积和胃。

  (主治) 气、湿、热、痰、血、食郁滞中焦。

  (加减) 气郁者,加乌药、木香、槟榔、紫苏、干姜、倍香附、砂仁;湿郁者,加白术、倍苍术;热郁者,加黄连、倍栀子;痰郁者,加南星、枳壳、皂角;血郁者,加桃仁、红花、牡丹皮;食郁者,加山楂、神曲、麦芽。

  偏方二: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别名) 厚朴汤(《圣济总录》)、大七气汤(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四七汤、厚朴半夏汤(《易简方》)、七气汤(《仁斋直指方论》)。

  (组成) 半夏、茯苓各12克,厚朴、生姜各9克,苏叶6克。

  (用法) 上药用水700毫升,煎取400毫升,分4次,日3次,夜1次,温服。

  (功效)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咽中似有异物,吐之不出,吞之不下,胸脘痞闷,呕恶食少,精神忧郁,烦躁易怒,苔白腻,脉弦滑。

  (加减) 本方原为梅核气而立,用治食管炎之痰郁患者,可选加清热药物,如黄连、山栀等,解郁类药物,如柴胡、郁金等,化痰类药物,如陈皮、胆南星等。

  偏方三:参香散(《袖珍方》)

  (组成) 人参、官桂、甘草各9克,半夏、桔梗、枳实、陈皮、桑白皮、青皮、麦门冬、大腹皮各15克,紫苏子、香附子、茯苓各18克,木香12克。

  (用法) 上药为散。每次24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克,大枣5枚,灯心20根,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功效} 温中健脾,行气燥湿。

  (主治) 脾虚作胀,痞气。

  偏方四:枳术二陈汤(《古今医统》)

  (组成) 枳实(炒)15克,白术(炒)、半夏(制)、茯苓、陈皮各3克,甘草(炙)2克。

  (用法) 上药用水220毫升,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功效) 燥湿除饮,行气和胃。

  (主治) 脾胃痰饮,胸膈不利。

  偏方五:理饮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白术12克,干姜15克,桂枝尖、炙甘草、茯苓片各6克,生杭白芍药5克,橘红、川厚朴各4.5克。

  (用法) 上药水煎服。

  (功效) 燥湿化痰。

  (主治] 心肺阳虚,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化,变为饮邪,脘腹满闷,短气喘促,咳吐粘涎,脉弦迟细弱。

  (方解) 方中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白术、茯苓、甘草理脾胃之湿;厚朴通胃中阳气;橘红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痰饮;白芍药可防热药之上窜,制虚火之浮游,且药之热者,宜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胆,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

  偏方六:旋覆花散(《太平圣惠方》)

  (组成) 旋覆花、木香各15克,赤茯苓30克,白术7.5克一30克,人参(去芦头)、前胡(去芦头)、半夏(汤洗,7遍去滑)、桂心各30克,青皮(汤浸,去白瓤,焙)22.5克,川芎30克,附子(炮裂,去皮、脐)、大腹皮(锉)各15克。

  (用法) 上药为散。每次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功效) 涤痰利咽。

  (主治) 膈气,痰结,胸中痞塞不通,不能饮食。

  偏方七: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别名) 旋覆代赭石汤(《普济方》)、代赭旋覆汤(《长医方集解》)。

  (组成) 旋覆花9克,人参6克,代赭石12克,甘草(炙)、半夏(洗)各9克,生姜10克,大枣(擘)12枚。

  (用法) 上药用水1 000毫升,煎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2次温服。

  (功效)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嗳气不除。

  (方解) 方中旋覆花消痰降逆;代赭石重镇降逆;半夏、生姜化痰止呕;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效。

  偏方八:越鞠保和丸(《古今医鉴》)

  (组成) 苍术(米泔浸3宿,炒)、川芎(酒炒)、神曲(炒)、香附(童便浸、炒)各30克,栀子(炒)15克,陈皮、半夏(炮)、白茯苓各30克,连翘、莱菔子 (炒)各15克,枳实(麸炒)30克,白术90克,黄连(酒炒)30克,山楂(去核)60克,木香15克,当归(酒洗)30克。

  (用法) 上药为末,生姜汁泡,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0丸,用淡生姜汤或酒送服。

  (功效) 扶脾开郁,行气消食。

  (主治) 气、血、痰、火、湿、食诸郁,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饮食不化,嗳气呕吐,下痢。

  (方解) 方中香附、木香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当归、川芎活血化瘀,以治血郁;栀子、连翘、黄连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半夏、陈皮、茯苓理气化瘀;白术、枳实燥湿运脾,以治痰郁、湿郁;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以治食郁。诸药合用,则气、血、痰、火、湿、食诸邪随解。

  偏方九:温中化痰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 温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青皮(去白)、良姜(去芦,炒)、干姜(炒)、陈皮(去白)各150克。

  (用法] 上药为细末,米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0—50丸,温开水送服,不拘时候。

  (功效) 温阳化痰。

  (主治) 停痰留饮,胸膈满闷,头眩目晕,嗜卧减食,咳嗽呕吐,气短。

食管良性病变在线咨询

更多

食管乳头状瘤怎么治疗

 您好,建议患者通过纯天然的中草药治疗效果比较好, 对食管乳头状瘤也有独特的疗效,而且安全,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的伤害及毒副作用,能使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到治疗效果,如患者配合的好,治愈的希望也是比较大.祝早日康复!

2个回答

食道难受怎么回事

 患者为青年男性,食道梗阻2月,在吸烟、饮酒等刺激时明显。这很明显是食管的病变。
  患者因是青年男性,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很小。主要考虑是食管良性的病变,如食管的息肉、慢性食管炎等病变。建议您行胃镜检查以明确。
,等到食管良性病变病情得到缓解的时候,患者切忌盲目饮食,最好以清淡食物为主,如果选择了手术治疗,术后一定要重视自身的护理工作,并且需要加强营养,适当外出运动,希望患者病情可以得到缓解。

3个回答

食管静脉瘤有什么症状

“食道静脉瘤”就是食道静脉像瘤子一样膨胀起来的疾病. 食道静脉瘤本身没有自觉的症状,但如果静脉瘤膨胀过大,破裂出血,就会大量吐血.出血量大时,有时会引发休克. 食管静脉瘤呈青蓝色或紫蓝色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状隆起,表面粘膜完好,无新近或陈旧性出血灶,无搏动,边界清楚,如无食管合并症,则周围食管粘膜无异常;如静脉瘤为多发性,则各个静脉瘤之间有正常食管粘膜间隔而非连续性;如与食管静脉曲张并存,其间也间隔有正常食管粘膜;食管静脉瘤无出血、溃疡、癌变等,也不引起食管解剖或功能性狭窄,属良性病变. 请在消化内科医生指导下诊疗.

2个回答

食管狭窄怎么办

你好,这个情况建议还是到大型医院进行扩管手术,此外可以尝试医院辨证论治。这个还是应该很快就可以恢复锝,等到食管良性病变病情得到缓解的时候,患者切忌停药或者更换药物治疗,如果选择了手术治疗,术后一定要重视自身的护理工作,并且注意补充维生素,多吃清淡的食物,希望患者病情可以得到缓解。

3个回答

治疗食管良性病变哪家医院好

平滑肌瘤一般也是切除,另外需要预防癌变.预防食道癌要通过以下几方面: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太硬或过于粗糙的食物,进食不要过快,切忌狼吞虎咽,暴饮暴食。饮食不要过烫,不饮烈性酒,以免对食道粘膜的刺激和损伤。注意口腔卫生,不吸烟。
避免食用亚硝胺类物质含量高的食物。少吃酸菜,泡菜等腌制食品,少吃熏肠,烤肉,腊肉等烟熏或炸烤太过的食物,不吃霉变,腐烂的花生,大米,高粱等。不用有毒塑料袋及印刷过的纸包裹食品。
及时治疗食道疾病和口腔疾病。如慢性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食管白斑,息肉,憩室等。
改善饮食营养结构。避免某类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所食品应多样化,营养结构合理化,有利于肿瘤的预防。
食道癌高发居民及从高发区移居到低发区的人,有时显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的高危人群应开展定期食道癌普查。有条件者可试用药物预防,如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C或某些微量元素的复合药物。也可用中医中药进行预防保健,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具有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它存在于营养价值极高的人参当中,它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缩小肿瘤体积,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它还能降低血脂,保护心肌细胞,防治动脉硬化,减少心脏病猝死,防癌功效很显著。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更多问题可以点我,我帮你分析一下

3个回答

食管黏膜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不管是不是恶性的都建议你做手术切除,因为存在就有恶变的可能,是食管平滑肌瘤,需要做手术,腔镜下能完成更好,如困难可以行小切口,手术很简单,不要担心。您这种情况应该是良性的,但是有恶化的可能,所以尽量赶早做手术将肿瘤切除

2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