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失眠症患者的早期诊治与慎用镇静安眠药
全网发布:2012-07-24 16:37 发表者:杨放如 (访问人次:1672)
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曾有过失眠的体验。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据报道美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2~50%,英国10~14%,日本20%,法国30%,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健康的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失眠症患者需要早期诊治
睡眠占据着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而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项健康标准。但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大,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受失眠困扰的各行各业人士越来越多。据国内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国内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高于除美国以外的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和工作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
此外,失眠与躯体疾病关系密切。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使其他原有疾病加重,影响如心脑血管、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康复。儿童如患有严重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因为在睡眠时,特别是在深睡期,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最多。另有研究报道,术后病人如睡眠不好,伤口愈合的时间会明显延长。
尽管睡眠障碍和失眠已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但相当多的患者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因此,加强失眠症的临床防治研究,让广大失眠症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是社会和各医疗机构相关专科义不容辞和刻不容缓的重大责任。
二、目前镇静安眠药使用的局限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睡眠的质和/或量方面令人不满意。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通常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中途易醒且难以再次入睡,有时甚至通宵不眠。
根据失眠的原因进行分类,可以简单地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失眠。继发性失眠是指由于躯体疾病、心理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心理生理应激、环境改变等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这类失眠是继发于其他内、外部因素或只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统称为继发性失眠。
一些重大的躯体疾病如慢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不齐)、脑器质性疾病(如脑部肿瘤、脑外伤、脑炎、老年痴呆、脑血管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肿瘤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等常常并发脏器功能下降和代谢失常可引起失眠;另一些慢性躯体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前列腺肥大、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由于夜间疼痛或身体不适,对正常睡眠带来干扰,也可导致失眠。
失眠也是一些常见心理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躯体化障碍、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病的伴发症状之一;另外使用酒精、烟草、海洛因、兴奋剂、致幻剂等精神活性物质由于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行为等精神活动,在使用过程中、成瘾后或戒断时也常常伴发失眠。而遭受重大的精神刺激如亲人去世、高考失利、离婚、失业、性创伤等可能引起急、慢性应激障碍,均可出现失眠。还有如倒夜班、出差等睡眠环境变化以及一些较强的生理刺激如严寒酷暑、噪声等也是诱发失眠的常见原因。
除上述各种类型的继发性失眠之外,临床上还经常遇到一类无任何特殊原因引起的慢性、长期失眠,称为原发性失眠。这类失眠患者一般无器质性的病变,而与遗传及患者长期形成的生活行为习惯、性格特征、认知方式和睡眠规律等因素有关。
对长期失眠的患者来说,人们常常习惯于依靠安眠药物来维持睡眠。几乎所有的镇静催眠药物都要改变睡眠的结构:巴比妥类药物会减少快波睡眠,苯二氮卓类在减少慢波睡眠的同时,还会少量地减少快波睡眠。因而长期使用安眠药导致的这种非自然的睡眠,远期的结果往往是弊大于利。
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会对认知能力产生不良影响,服药后次日感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有报道说会增加跌跤次数。若在高考(或类似重大事件)前晚使用用这类药物,因认知功能受损而影响临场发挥。有学者研究认为,长期这些应用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有导致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总之,长期使用安眠药,由于药物耐受性的出现,可使其药效降低、剂量增加,停用后出现失眠症状反弹(因药物的依赖性所致);且安眠药物增加肝肾的负担,还可对同期使用的其他药物产生相互干扰(如果患者因患有其他的疾病还需要使用别的药物的话)。还有需要说明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即服用安眠药物产生的睡眠不是自然的或正常的睡眠,由于安眠药的这些副作用和成瘾性,长期服药可给患者身体功能带来伤害。
事实上,由于安眠药问世百年来的大量使用,已造成了一个数量不小的依赖安眠药来维持睡眠的群体,而且这种状况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持续下去。很多患者先是短暂性失眠或短期失眠,用安眠药帮助入睡;但由于未能建立自然睡眠周期,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长期失眠。长期失眠者成了依赖药物维持睡眠,即没有安眠药难以入睡或不能入睡,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药物成瘾等严重副作用。因此,对于各类失眠症,各国睡眠研究专家都建议镇静安眠药要尽量少用、慎用(避免副反应)、间歇使用(避免成瘾),必要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失眠在线咨询
更多
睡眠障碍是不是得去治疗
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可能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以及整体身心健康。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比如失眠、过度嗜睡或睡眠呼吸暂停等,建议尽早寻求专业的帮助。睡眠障碍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
1个回答
失眠都是什么情况的出现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难以入睡、频繁醒来或早醒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其成因复杂多样,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从生理角度来看,失眠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褪黑素分...
1个回答
老人经常睡不着该怎么办
老年人失眠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生理变化、心理压力或生活习惯等。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首先,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1个回答
什么情况属于失眠障碍
失眠障碍是指个体在睡眠方面持续遇到困难,导致无法获得足够的休息和恢复。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难以入睡、频繁醒来或早醒,并且这种状态每周至少出现三次,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失眠者往往会在白天感到疲惫、注意力不...
1个回答
是不是失眠对身体的伤害要格外注意一些
失眠确实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尤其是长期失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首先,失眠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等问题。其次,长期失眠还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影响...
1个回答
是不是只能老年人才会睡眠不太好
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睡眠不好。实际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面临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年轻人同样会因为工作压力、学业负担或情感困扰而出现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碍。现代生活中,许多...
1个回答
长期吃肽对失眠的危害
长期食用肽类物质对失眠的影响因人而异。肽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常被用作营养补充剂,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然而,对于失眠患者而言,过量摄入某些肽类产品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部分肽类产品可能含有兴奋性成...
1个回答
年轻人睡眠不太好是不是不太正常
年轻人睡眠质量不佳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加之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都可能导致年轻人出现睡眠问题。良好的睡眠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长期失眠或睡眠不足不仅会...
1个回答
睡眠不足导致睡眠浅是怎么回事
睡眠不足导致睡眠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身体和大脑的调节机制密切相关。当人体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时,身体会逐渐失去对正常睡眠周期的掌控能力。这种情况下,深度睡眠的时间减少,而浅睡眠的比例增加。首先,睡...
1个回答
怎么改善睡眠中医有用吗
中医在改善睡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失眠问题。以下是一些基于中医理论的建议,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首先,调整作息规律是关键。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
1个回答
怎么调整一下作息对失眠有益处
调整作息对改善失眠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首先,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其次,避免在睡前过度刺激大脑,例如减少使用电子设备、不看紧张的电影或书...
1个回答
吃什么食物对失眠有帮助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问题,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可以有效缓解。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改善睡眠的食物建议:首先,牛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温牛奶含有色氨酸,这种物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血清素,从而帮助人放松并更容易入睡。此外,...
1个回答
什么方法能改善睡眠障碍的问题
改善睡眠障碍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入手。首先,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是关键,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其次,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同时...
1个回答
是不是失眠障碍已经影响身体健康了
失眠障碍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长期失眠可能导致精神状态下降,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情绪波动等问题。此外,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感冒等疾病的侵袭。心血管系统也...
1个回答
是不是失眠危害还是很大的
失眠确实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长期失眠不仅会干扰正常的生理节律,还可能对身体和心理造成多方面的危害。首先,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下降。睡眠是大脑休息和修复的重要阶段,如果长期缺乏充足睡眠,可能会引起...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