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烧伤

>

夏日儿童烫伤 家长应急处理

夏日儿童烫伤 家长应急处理

  儿童烧烫伤是1~4岁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三大死亡原因。我院几十年的临床统计:在城市,超过90%的儿童烧烫伤是由于开水、热水、热汤和其他热液所致。全球儿童安全网络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40%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意外烫伤是儿童家庭意外伤害的首要原因,也是所有意外伤害中引起受伤率最高的因素。由于小儿发育不成熟、皮肤娇嫩且薄、调节机能远不如成年人,一旦被烫伤,其创面一般较深,烧伤程度会很重,发生休克的几率比成人高得多。很多烧烫伤带给儿童身体的痛苦及心灵严重损害,很多留有疤痕可能留下一生的创伤。

  意外烫伤后引发的治疗成本则紧紧排在交通事故之后,位居所有意外伤害治疗费用的第二位。夏季儿童着装单薄,皮肤暴露在外边的部位多,小儿又好动,容易被热饭、热水、热奶、热油等烫伤。夏季哪些情况容易发生儿童烧烫伤?妈妈准备了一大盆热水要给2岁的宝宝洗澡,刚倒上热水意外就在妈妈转身的瞬间发生了,孩子已掉进热水盆里;做好的饭放在桌子上孩子够不着,便拉扯桌布,引起盛放热液的容器翻倒,由头浇入;孩子突然进入厨房,跌入或碰倒放在低处的热锅,或与端饭的大人相撞;刚学步的孩子好奇弄倒热水瓶,饮水机的放置位置过低,孩子自行取水烫伤;年轻的妈妈一手抱孩子,一手端热汤或热液热食品烫伤孩子;孩子因好奇摆弄火柴或打火机取火种玩耍,都可能同时引起较严重的烧伤;孩子学成人,不正确点燃煤气或炉灶,引起火灾;家用强力清洁剂,如除污剂、碱水等被孩子误食或泼洒到皮肤上,都会导致危及生命且有严重后遗症的烧伤等。

  孩子烧烫伤后如何急救呢?一般的小面积轻度烧伤:没起水疱时,立即用冷水冲或浸泡,一般时间在15~30分钟,可用干纱布轻轻外敷,切勿揉搓,已起疱,尤其是皮肤已破,可剪去伤口周围的衣物,及时以冰袋降温。儿童烫伤超过体表总面积的5%,经过正确的早期急救处理后,都应该去正规烧伤专科治疗,以免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切不可擅自涂抹酱油、牙膏、外用药膏、红药水、紫药水等,一些家长会在孩子的创面上涂紫药水、红汞,认为这样能消炎,其实这样做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遮住创面,为医生诊治带来麻烦,用红汞甚至会引发汞中毒。还有些家长会用些偏方进行自救,这样做很容易污染创面,给正规治疗造成困难,应保持创面清洁完整,用清洁的床单或衬衫盖住伤口,立即送往医院做首次处理。

  家长在平时,就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如:教会宝宝在使用饮水机时先接凉水再接热水;暖瓶不能乱动;洗澡时一定先用手试一试水温再洗澡等。另一方面,爸妈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有心人,注意家中的开水壶不要放在宝宝可以够到的地方;过烫的用具和食物也一定不要让宝宝接触到;洗澡先放凉水再放热水;不要玩火柴或打火机,不要戳电源插座;电熨斗用完后,要放到安全处等。

烧伤在线咨询

更多

烧伤后容易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烧伤感染的病因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的更换药物,也可能是没有按时服用消炎的药物,感染后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二次治疗,避免病情出现加重的情况,严重的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要定时给烧伤更换药物,也要及时更换纱布,能够促进病情的恢复。

1个回答

皮肤烫伤了怎么办比较好

当患者皮肤被烫伤后,首先要自行观察皮肤的抗伤严重程度。如果患者只是单纯的出现红肿或者有小水泡,可先用大量的清水对烫伤的皮肤进行局部降温,避免损伤深层组织。然后再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烫伤膏进行治疗。

1个回答

脸部烧伤后为什么变黑

烧伤后皮肤变黑,可能是因为色素沉着引起的,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要过多的担心,结果一段时间,颜色变深的部位会慢慢变淡的。但是如果烧伤部位比较深,比较严重的话,可能会不容易去除,可以涂抹一些祛疤的药膏进行缓解症状。饮食方面不要吃颜色深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个回答

特重烧伤应该如何诊断

特重烧伤的诊断是,烧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状。由于被烧皮肤变得苍白,在白皮肤人中常被误认为正常皮肤,但压迫时不再变色。破坏的红细胞可使烧伤局部皮肤呈鲜红色,偶尔有水疱,烧伤区的毛发很容易拔出,感觉减退。

1个回答

舌头烫伤后应该怎么办

舌头被烫伤后,首先您需要及时口含冰冷的食物,可以减轻疼痛的症状,另外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注意口腔的卫生,以免导致感染的症状出现。如果出现水泡,则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及时抽出水泡中的液体。最近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1个回答

烫伤膏越涂水泡越多怎么回事

开水烫伤以后,需要注意及时处理,可以使用凉水反复清洗多次,局部降温,直到不疼痛为止,然后及时外用烫伤膏涂抹治疗。目前出现水泡,是正常现象,不要担心,注意水泡护理。水泡不大,不要刺破,避免感染,可以继续使用烫伤膏涂抹治疗,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