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手足畸形

>

生男孩有中药偏方 换胎药换出畸形儿

生男孩有中药偏方 换胎药换出畸形儿

  “中药偏方,保准生儿子。”“喝了换胎药,立马变男孩。”虽然一些游医、伪中医的行骗案例被频频曝光,但仍有一些市民为了家中能添个男丁而到处寻找“秘方”。到底喝中药能不能控制生男生女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医专家。

  轻信换胎药生出畸形儿

  过去就有媒体报道过,有一个孕妇由于“重男轻女”思想作祟,听信伪科学,大量服用换胎药“甲基睾丸素”,企图使肚子里的女胎转变为男胎,结果生出来的孩子,是个“半男半女”的畸形儿。还有轻信民间偏方,一心想抱孙子的糊涂婆婆为怀孕两个月的儿媳妇讨来“换胎药”,不料胎没转成,反而导致儿媳妇流产后大出血,几乎丢了性命。

  医生说法:中医文献未见可信的生男孩的偏方

  某位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已有17年的老中医说,虽曾听说过民间有中药可控制性别的传言,但均未经过权威考证,而且翻遍从古到今所有正统的中医文献,均未见可信者。即便有关于这类偏方的记载,但古人自己也说,未曾试过。

  医生介绍说,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如果有中医说拥有生男孩或者生女孩的秘方,那绝对是丑化中医的行为。一些自称“专家”“大师”的人,甚至没有行医资质,却蒙骗了求医者。如今的科学知识表明,生男生女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因此奉劝大家不要相信这种所谓的“祖传秘方”,否则只能是花冤枉钱。

  体质决定生男生女不绝对

  从理论上讲,女性处在碱性环境中,男性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活动力强,容易与卵子结合,形成男婴。从中医角度讲,女性为寒性体质者容易生女孩,夫妻双方均为寒性体质者,则更容易生女孩。中医讲究一个“调”字,人的体质也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整,甚至性格都可以调整,但“体质决定生男生女”的理论,并不是绝对的。

  孩子性别与药物没关系

  对于“换胎药”一说,医生表示,这更是无稽之谈。孕妇怀的是男胎女胎,早在受精时就已成定局,即使有孕妇服用某种中药后生了男孩,那也是她自己的“功劳”,跟药没有任何关系。按照目前的医学水平,只有第三代试管婴儿可以决定孩子的性别,但那只是为了避免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并非是要满足某些人生男孩的需求。

  受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男生女受各种因素制约,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李博士提醒市民,流言止于智者,不要去相信所谓的“偏方”。对于年轻夫妇来讲,保持良好心情、均衡营养,生出健康宝宝才是关键。 

手足畸形在线咨询

更多

手足畸形需要怎么治疗?

你好,看你的叙述这个骨肉畸形是先天性的生长发育问题了,这个可能会是怀上前或者怀上期间饮酒,碰触射线,外伤,药物等原因都有可能的关系。现在已经是有了骨肉畸形,也没必要管什么原因了,这个畸形保守救治应没什么效用,应及早手术整形,方不至于影响到以后的生长发育。

1个回答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症状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出生后一侧或双侧足显示程度不等内翻下垂畸形。轻者足前部内收、下垂、足跖面出现皱褶,背伸外展有弹性阻力,至小儿学走路后,畸形逐渐加重,足部及小腿肌力平衡失调,健康肌挛缩,加之体重影响,足内分下垂加重,步态不稳,跛行,用足背外缘着地,延误治疗畸形愈加严重。

1个回答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康复治疗方法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又称先天性畸形足,是儿童常见的局部结构畸形,双侧常见。发病率约为0.1%,男性多于女性。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选择继续观察,总之,即使有问题,六个月内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宝宝不负重不会影响病情,可以选择在宝宝六个月以后去医院看专业的儿童骨科。

1个回答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表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个主要畸形综合而成。以后足马蹄、内翻、内旋,前足内收、内翻、高弓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男性发病较多,可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畸形明显,一出生就能发现,因此疏忽的病例较少见,多能及早治疗,效果也较好。

1个回答

孩子脚趾畸形该怎么办?

这属于多指畸形,多趾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但多指并伴发多趾畸形者,较为少见。多指多见于拇指和小指,其次在中、环指,极少见于小指,部分患者有家族吏。赘生指(趾)形态和结构可以是一十球状的小肉赘,也可以是发育接近正常,具有指甲、骨、关节、肌腱和神经血管束的手指。必须手术治疗才能矫正。

1个回答

得了多指如何治疗?

小儿多指症一般的治疗方案都是手术切除,几乎不会因为保守治疗而得到痊愈。而且手术时间越早,对于畸形的矫正越好,对日后的生长发育影响越小,能恢复到正常外观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手术的方式由于多指畸形的多样性而多种多样,比较简单的是单纯的多指切除,比较复杂的需要做骨质劈裂,并且重新固定捆扎,还有的需要做甲床修补,关节囊修补。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