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其中针对此病的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复期等几个阶段,介绍了几种中药方。而除了治疗,在预防方面,中医药也显现了独特的效果。
近日,记者在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门诊采访时,刚好碰到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孩子来看病。经过检查,孩子患的是轻症的手足口病,当日坐诊医生王爱敏给他开出了几帖中药。作为该院中医儿科的主治医师,王爱敏说其实对于轻症的手足口病患儿,中医药的疗效是比较明显的。她说自己孩子一周岁左右时,有一次带到电影院,过了几天就发现女儿口腔里出现疱疹,后来发展到手上。作为医生,她知道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她就用中药给女儿治疗。只一周时间,症状就明显减轻。
市儿童医院中医儿科主任黄建群副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与温州的地域特点有关,温州地处温湿地带,容易得温州人俗称的“两膈病”。也就是指上膈偏热,容易得热性病,如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下膈偏寒,表现为脾胃虚寒,消化功能差易拉肚子等症状。这样造成用药降火过多不好,过多吃温热性质的东西也不好。
由于小儿体质较弱,更容易得“两膈病”,一旦受较重的邪毒侵袭,就可能会患上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传染病,目前西医尚没有疫苗和**治疗药物,而从中医角度看,手足口病属于“温病”的范畴,外因是感受湿热疫毒所致,内因是由于小儿正气不足,肺脾两虚,导致外邪侵犯。中医所说的邪气,也就是西医范畴里的病毒。目前正值春夏之交,温湿邪气当令,又加上气候变化频繁,小儿由于不耐受而较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在感染手足口病初期,轻症的患儿一般会表现为肺和胃方面的不适症状,一开始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如咳嗽、咽喉充血、口腔与手脚疱疹等;然后,会表现为胃方面,如腹泻、呕吐等症状。此时,如果用中医药进行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因此,黄医师认为,此时要预防手足口病,重点是增强孩子的正气。在此,他给家长推荐了几款食疗方法,平时家长可适当给孩子服用,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小儿体质偏虚
山药黄芪汤:把15~20克的生黄芪熬成汤,然后在这个汤里放入山药、瘦肉等食材。味道很香,孩子也会喜欢吃。经常给孩子服用,可以起到健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小儿体质偏热
绿豆红枣汤:绿豆30~40克,小红枣10颗,放入一起烧开,这个汤剂可当点心使用。
白扁豆汤:白扁豆适量煮汤,当开水饮用。
轻症手足口病
此外,针对轻症的手足口病,他开出以下处分(以3周岁孩子为例,其余年龄段的孩子在医师指导下适当增减):银花10克、连翘10克、荆芥5克、防风5克、贯众6克、板蓝根10克、桔梗5克、甘草3克、三叶青10克、蝉衣3克、白藓皮10克。
此外,可根据症状进行加减:
1.湿气比较重,表现为舌苔比较白厚、恶心等症状,可加上半夏3克、竹茹6克,把甘草换成六一散10克;
2.有咳嗽症状,加杏仁6克、浙贝6克;
3.大便溏泄:加谷麦芽10克、内金5克;
4.热盛时,表现为高烧,加石膏15克。
手足口病在线咨询
更多
手足口和水痘的区别是什么
手足口和水痘二者主要区别是病原体、传播途径、流行季节、皮疹特点及抗病毒治疗均有所不同。 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病原体不同: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而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传播途...
1个回答
一岁宝宝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对于3岁以下宝宝来说比较普遍,这是手足口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宝宝不咳嗽不发烧,遵照医嘱治疗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1、及时就医的同时,要进行隔离,一般痊愈后隔离2周。手足口也会传染给大人,...
1个回答
手足口病再次感染
这个病绝不会有抗体,得了仍然有再传染的机会。手足口病分三种病毒,得过之后,只会对此种病毒有免疫力。对其它种病毒则没免疫力,也就是说不能够排除再次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对孩子的干扰很大,宝妈一旦发觉孩子的...
1个回答
手足口引起的原因
很有可能是患者饮用或者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手足口病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传染,尤其是在幼儿园小朋友特别多的场所,小朋友更容易被传染。引起手足口病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自家的宝宝不注意自己的卫生。也有可能是在公...
1个回答
大人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如果大人得了手足口病和儿童得了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大人是免疫力比较强,抵抗力比较强,在患有手足口病之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而小孩子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弱,在患有了手足口病之后会出现较多的症状...
1个回答
手足口 治疗
手足口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 3.可服用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