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是指随意动作的减退或消失,临床上将瘫痪分为功能性瘫痪和器质性瘫痪两类。前者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器质性瘫痪按照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肌病瘫痪。
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如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逐渐萎缩。心、肺功能减退,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功能锻炼有利病体康复。但是功能锻炼不能操之过急,护理瘫痪患者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一、护理瘫痪患者具体应注意哪些
1.完全性偏瘫阶段:
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动作应该由轻到重、再轻。被动活动不要用力过度。每次全身锻炼约15~30分钟。每天数次。瘫痪肢体位置要适 当,肘弯曲、腕和手指伸直、踝关节保持90°。
2.部分功能恢复阶段:
这一阶段要继续前一阶段的各项锻炼。同时帮助病人 锻炼翻身、起坐。站立锻炼,先扶床架、椅背站立,然后徒手站立。肢体简单的运动锻炼,如上肢的上举、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屈活动、下肢的伸屈和足的伸屈活动。
3.恢复阶段:
在站立和上肢简单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走路,手的精细动作和语言功能恢复。步行锻炼先在扶持下左右摆动身体,两腿轮流负重,继之踏步,逐步过渡到手扶拐杖独自行走。在出现划圈步态时,应练习屈膝和提腿动作。上肢锻炼可练习拿碗、汤匙、筷,穿脱 衣服以及编织、打算盘等精 细活动。失语者要帮助语言功能恢复锻炼,先练发音,然后找一本小学生语文课本一字一字练习。
二、瘫痪患者的饮食要求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 虾皮和虾米,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和奶及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天5克为宜。进食有困难者要喂食或鼻饲。 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食物误入气管。每次食物灌注完毕,要灌注少量温开水清洗管腔,然后夹紧鼻饲管。长期鼻饲者应每周换胃管一次。及时清洁鼻和口腔。
1.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品,必须满足蛋白质、无机盐和总热能的供给。
2.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3.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
4.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5.根据引起瘫痪的病因,调整饮食宜忌。如脑中风病人应控制食盐、胆固醇摄入,增加含丰富B族维生素的食品。
瘫痪在线咨询
更多
半边瘫痪什么引起
半边瘫痪十有八九是由于喝啤酒过多致使身体内钠钾平衡内分泌失调致使的,可以静脉滴注营养液实施救治,同时做个脑部ct看一看如何有高血压、血栓等心血管疾病,喝啤酒会对血管引发危害从而干扰供血功能等,严重者会...
1个回答
瘫痪有什么治疗方案
在进行治疗前,应先进行康复评定,根据不同的评定结果来选择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一般说来,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瘫痪肢体的被动或者主动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1个回答
瘫痪患者吃什么东西好
瘫痪的病人应该吃一些软糯容易消化的饮食,患者治疗上最主要的是饮食上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尽量的不要吃过多油腻的和含脂肪过多的食物。这样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利于消化,由于瘫痪在床上,长时间不能...
1个回答
瘫痪的发病原因
瘫痪是指主动随意运动的无力或者是不能。瘫痪一般可以表现为单瘫,偏瘫,截瘫以及四肢瘫,还有短暂性瘫痪的发作。老人因为自身身体弱,免疫力低,本身还有一些基础病的话,引起瘫痪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脑部位...
1个回答
患有瘫痪能吃什么
高位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常发生便秘而且是长期的,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轻便秘,不能依赖苭物。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忌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腹泻...
1个回答
瘫痪的早期表现
瘫痪常见为脑中风所导致的症状,早期症状常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头晕,言语不清,言语不流利,不能言语等。这些症状开始都会比较轻微,有些可以几个小时甚至24小时内可以完全缓解。但脑血管意外有一种特殊类型...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