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瘫痪

>

脑性瘫痪案例分析

脑性瘫痪案例分析

  脑性瘫痪主要是围生期获得性非进行性脑病导致的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疾病或综合征。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4岁,因进行性加重性左侧肢体活动不灵6~7年,言语不清,吞咽困难3个月,于2007年6月30日入院。2000~2001年时,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左侧上下肢活动不灵,动作有力但笨拙,完成精细动作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2004~2005年,家属发现患者反应迟钝,对他人语言理解能力下降。2006年8月妊娠,妊娠中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2007年3月始又出现言语不清,语音低且不连贯,伴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以流食为主。2007年5月顺利分娩一女婴,病来无大小便失禁。患者病前无精神诱因、无外伤、无中毒史。其母分娩患者时系难产,出生时无呼吸,在冷水中浸泡后恢复呼吸,幼时发育较正常同龄人偏慢,智力低,学习成绩差,但可完成日常生产、生活,无特殊工种从事史,无烟酒等嗜好,无家族史。查体:T36℃,P72次/min,R21次/min,BP85/60mmHg,体形瘦小,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言语不清晰,表达断续,精神正常,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定向力明显下降,伸舌困难,张口受限,咽反射减弱,其他颅神经检查正常。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活跃,尤以左侧为著,深浅感觉均正常,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双侧Babinski征阳性,无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肝功、离子、血糖均正常,心电图正常,B超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胸部正位片:心肺未见明显病征。脑电图:异常脑电地形图,中度异常脑电图。(1)以θ波为主,慢波异常(2)α波节律慢。头颅MRI: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主要以胼胝体为主,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各部脑沟以小脑部为著扩张,脑室系统无明显异常,中线结构无移位。意见:脑白质病变。

  确诊为脑性瘫痪(Litter病),给予心理疏导,适量功能锻炼、支持、对症治疗,该患因经济条件受限,明确诊断后出院。

  2讨论

  Litter(1862年)首先描述了本病,亦称Litter病。脑性瘫痪的概念由Ingram(1964年)首先使用。病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主要病因包括:(1)出生前病因:如妊娠早期病毒感染,妊娠毒血症和放射线照射等;(2)围生期病因:早产是重要的确定病因,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堵塞、胎粪吸入等导致胎儿脑缺氧,难产或过期婴儿产程过长,产钳损伤和颅内出血及核黄疸等;(3)出生后病因:如各种感染、外伤、中毒、颅内出血和严重窒息等。病因不明者可能与遗传有关。本病主要有两类特殊病理损害。其一是出血性,如室管膜下出血或脑室出血,多见于未成熟儿(妊娠不足32周),可能因此期脑血管较脆弱,血管神经发育不完善,脑血流调节能力较差所致;其二为缺血性,如脑白质软化、皮质萎缩或萎缩性脑叶硬化等,多见于缺氧窒息婴儿。脑性瘫痪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国外通用的病因分型包括,Ⅰ早产儿基质(室管膜下)出血;Ⅱ脑性痉挛性双侧瘫(Litter病);Ⅲ进展性运动异常:包括婴儿偏瘫、截瘫和四肢瘫;先天性和后天性锥体外系综合征;先天性共济失调;先天性弛缓性瘫痪;先天性延髓麻痹等。Litter病可分为:(1)轻度:最初24h症状明显,表现易惊、肢体及下颌颤抖,称紧张不安婴儿(jitterybaby);Moro下限反应,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灵敏,前囟柔软,EEG正常,可完全恢复;(2)中度:表现嗜睡、迟钝和肌张力低下,运动正常,48~72h后恢复或恶化,若伴抽搐、脑水肿、低钠血症或肝损伤提示预后不良;(3)重度:生后即昏迷,呼吸不规则,需机械通气维持,生后12h内发生惊厥,肌张力低下,Moro反射无反应,吸吮力弱,光反射和眼球运动存在。中-重度患儿如及时纠正呼吸功能不全和代谢异常仍可望存活,可能遗留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损伤体征及精神发育迟滞。

瘫痪在线咨询

更多

瘫痪有什么治疗方案

在进行治疗前,应先进行康复评定,根据不同的评定结果来选择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一般说来,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瘫痪肢体的被动或者主动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2.一些物理因子的治疗,如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瘫痪的肢体肌肉通过被动引发的收缩和放松来逐渐改善其肌张力;3.ADL训练,主要是针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一些动作来进行训练,例如进食、穿衣、如厕等;4.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等,主要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1个回答

瘫痪患者吃什么东西好

瘫痪的病人应该吃一些软糯容易消化的饮食,患者治疗上最主要的是饮食上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尽量的不要吃过多油腻的和含脂肪过多的食物。这样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利于消化,由于瘫痪在床上,长时间不能活动,肠胃的消化功能会逐渐的减退,消化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由于老人不能生活自理,家人一定要做好护理的工作,请给老人擦拭身体,避免捂疮。

1个回答

瘫痪是怎么引起来的

瘫痪是指个体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可分为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性及肌原性等类型。一、神经源性:a、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及其发出的下行纤维病变,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也称痉挛性瘫痪。b、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轴突组成的前根、神经丛及其周围神经受损,可引起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二、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神经肌肉接头疾患,引起瘫痪。三、肌肉疾病引起的瘫痪:是指骨骼肌疾患主要包括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和线粒体肌病等。

1个回答

患了瘫痪并且肌张力降低怎么办

瘫痪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症状,是指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运动肌肉本身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瘫痪,如颅脑外伤、颅脑肿瘤、炎症、脑血管疾病、中毒、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等,都是瘫痪的病因。当出现瘫痪症状时,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去除引起随意运动障碍的原发疾病,并通过物理治疗或康复训练等方式,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1个回答

瘫痪的发病原因

瘫痪是指主动随意运动的无力或者是不能。瘫痪一般可以表现为单瘫,偏瘫,截瘫以及四肢瘫,还有短暂性瘫痪的发作。老人因为自身身体弱,免疫力低,本身还有一些基础病的话,引起瘫痪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大脑部位的疾病造成瘫痪状态的,在老人中很多见。多是出现痉挛性的瘫痪,还会伴随着语言障碍,出现吞咽的困难。如果是脑干部位的病变能导致老人四肢的瘫痪。

1个回答

患有瘫痪能吃什么

高位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常发生便秘而且是长期的,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轻便秘,不能依赖苭物。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忌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腹泻。因患者对大便失去控制及行动不便,一旦发生腹泻,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多困难。戒酸辣食物,及寒凉生冷食物。。如有需要,可以再问我。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