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终身内分泌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少或者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等综合病症。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和监测血糖,随着病理延长,如果血糖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血管并发症,比如血脂异常、失明、卒中、肾功能衰竭和截肢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尤为重要。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患者的食欲旺盛,运动量减少,很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应该听从医生的指导,做好科学的预防保健工作。
糖尿病人应定期到医院做检查
(1)血压、脉搏、体重及腰臀围情况,应每周测定一次;
(2)血糖及尿常规,尿常规中尤其应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的情况,应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根据病情决定血糖所测次数;调整治疗方案后应增加血糖测量次数;血糖波动较大时随时检测;
(3)糖化血红蛋白,二至三个月检查一次;
(4)尿微量白蛋白,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5)眼部情况(包括眼底检查),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6)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情况,半年检查一次。患者可将上述检查结果作记录,并注明检查日期,同时记录下自觉症状,每餐进食量和热量,工作活动情况,有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这些都会为医生制订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
冬季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1、饮食
进入冬季,气温下降,人们总是食欲大开。但是糖尿病患者应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少食多餐,最好每日五餐;首选蒸、烧、炖、焖、烩、凉拌的烹饪方法,避免食用油炸食物;选择无糖食品时一定要注意营养成分表中营养成分的含量。热量摄入应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多吃粗粮,少吃白米白面,少吃大肉,不能暴饮暴食,生活要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防止和纠正肥胖,节日期间尽量避免进食高脂肪食品。碳水化合物以非精制、富含可溶性维生素为好,占食物总热量的50%~65%,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20%(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大于1.5),蛋白质占食物总热量的10%~15%,多吃蔬菜。以下几条还需特别注意:
(1)吃火锅:涮肉不要七八分熟就吃,因为容易染上旋毛虫病,吃火锅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室内温度高,空气不流通,会产生一氧化碳中毒。火锅汤也不能喝,因为火锅汤中含有“卟啉”的物质,此物质是经肝脏代谢生成尿酸,可使肾功能减退,排泄受阻,致使过多的尿酸沉积在血液和组织中,而引发痛风病。
(2)吃狗肉不宜喝茶:茶叶中的鞣酸物质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有一定的收敛作用,能使肠胃蠕动减弱,大便里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3)不宜食用砂锅炖菜:由于砂锅炖菜加热时间较长,动物性食用原料蛋白质降解,水的化解能力减弱,凝胶液体大量析出,使其韧性增加,食用时口感差,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且用砂锅炖菜,原料中的矿物质、维生素损失率高。另外,由于密封较严,原料中异味物质也难逸出,部分戊酸及低脂肪还存于原料及汤中,在热反应中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4)不喝过热的饮料:饮料温度过高,可造成广泛的皮肤粘膜损伤,蛋白质在43℃开始变性,胃肠道粘液在达60℃时会产生不可逆境降解,在47℃以上时,血细胞,培养细胞和移植器官全部死亡,所以不要在冬季经常饮用过热的饮料。
2、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还应该增加体力活动,多参加体育锻炼。运动可以有效健康地预防糖尿病,同时,还可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运动时间应在餐后1小时为宜,重在坚持; 糖尿病患者不应空腹运动,运动时应随身携带应急食物或糖块,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时需穿着材制柔软、轻便透气的衣、鞋;持续高血糖、有较重的心、脑、眼、肾并发症及高血压患者、妊娠性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时,禁止运动。
冬季室外寒冷,不适宜运动量大的活动。但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快慢步行的方式达到运动预防糖尿病的效果,具体方法是:步行速度可采取快慢结合的方式,先快走5分钟,然后慢走(相当于散步)5分钟,然后再快行,这样轮换进行。步行速度亦可因人而异。身体状况较好的轻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钟120~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钟110~115步;老年体弱者可慢速步行,每分钟90~100步。开始每天半小时即可,以后逐渐加大到每天1小时,可分早晚两次进行。
3、情绪及生活规律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会因情绪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保持愉悦的心情至关重要。精神不要太紧张,时刻保持好心情,遇事不要着急,不要生气。生活要有规律,保持生物钟正常。生物钟乱了,内分泌就紊乱,不改变坏的生活习惯,活神仙也救不了你。千万不要做夜猫子,打牌也好,看电视也罢,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0点,早睡早起。陪着灯光熬夜的人,不仅透支自身的体力,也加重自己的情绪紧张和内分泌失调,只能是缩短自己的寿命。
4、行走与泡脚
糖尿病患者中有相当部分合并有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和冰冷。糖尿病患者在步行或赶路时不能长时间、快速行走,尤其是不能穿尖头或较窄小的鞋子长时间行走,否则会出现足部皮肤红肿、破溃,严重时腐烂,甚至高位截肢。通常,糖尿病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要休息10分钟,让下肢和足得到休息,以免局部皮肤和软组织受压缺血坏死。另外,冬季人体手脚较冰冷,不少人喜欢用滚烫的热水泡脚。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而且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人冬季应注意“护足”。因足部保护性感觉迟钝,容易发生损伤;加上天冷血管易病变,血流供应至足部显著减少,足部缺血、缺氧;此外,糖尿病人汗液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非常容易继发感染,这就形成了糖尿病足。平时要穿软皮皮鞋,运动鞋,袜子要吸汗,透气,每晚可用40摄氏度左右的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糖尿病人由于神经病变导致感觉迟钝,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故用热水洗脚或热水袋暖脚时要千万注意水温不可过高。另一方面,也容易使油脂丢失,造成皮肤干燥皲裂。泡脚过后要涂上凡士林软膏等保持湿润,锁住皮肤的水分以防皮肤干燥皲裂。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在皲裂部位贴胶布止痛,胶布撕下来的时候很容易把皮肤撕破。糖尿病人的皮肤破口很容易发生溃疡,而且一旦发生,不容易愈合,尤其在冬季。出现皲裂后,可以在裂口部位涂上专业的护肤油。如果皲裂较深,出现皮肤破口,千万要到医院处理伤口。泡脚时还可在水中加橙皮、柚子皮、生姜、桂皮等,这些东西有温通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晒太阳是最好的红外线理疗,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末梢神经炎和足部病变的发生。
温馨提示:冬季气温低,很多人食欲好,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因为气温低,食欲好,节日多就放松对血糖升高的警惕。糖尿病患者应该坚持日常的生活规律、合理的饮食结构,多在户外走走多做锻炼,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不定期的监测血糖。这有坚持这样过冬,才会控制血糖稳定。
(参考文献:《糖尿病自我防治》)
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分为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可以用口服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饮食疗法主要指定时、定量、低糖、低热量饮食;运动疗法主要指适当规律运动,以消耗体内的热量;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以良好的控制血糖。
1个回答
糖尿病能引起脑梗
糖尿病会引起脑梗。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是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所以动脉硬化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高。动脉硬化常见于冠状动脉、肢体动脉、脑动脉等,如果脑动脉硬化明显,则容易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梗死。
1个回答
多吃水果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而吃水果的行为并不是典型的危险因素,对大多数人群而言,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可控因素的控制。糖尿病前期的控制对于本身血糖已经偏高的人群,必须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预防糖尿病前期过渡到糖尿病这样的阶段,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及时的控制,对于预防糖尿病才是最关键的。
1个回答
治疗老年糖尿病
老年得了糖尿病之后,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让医生给做糖尿病的评估,看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再根据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五驾马车,就是糖尿病的教育、饮食、药物、运动还有胰岛素的治疗,去调整血糖的水平。如果体重不达标,要减体重,如果血糖不达标,要降血糖,如果血压不达标要降压,如果血脂不达标,要降低血脂,如果血黏度不达标,要改善血黏度,最主要的就是要跟医生建立长期的联系。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
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改变,你会感觉手指、脚趾麻木、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会出现腹泻、便秘,阵发性心率失常等情况,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种多样,神经并发症出现不易康复,特别提醒你平时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1个回答
糖尿病最基本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已经确诊了,这个还是治疗从以下几个开始:1、饮食方面: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多吃高纤维饮食;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3、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经治医师的医嘱坚持规律服药,以免血糖波动较大出现不适。首先这个疾病治疗个体化,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疗措施就是规律合理用药控制血糖,注意饮食和运动。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