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治疗糖尿病就必须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在治疗期间,患者首先要避免长时间过度减肥降糖,过度减肥可患者可出现形体消瘦,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次,因此面对无糖食品,也要计算热量,限制摄入量。最后,患者要避免擅自停药,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中药可以代替胰岛素,如果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盲目停用,会加重病情发展。
警惕糖尿病的九大治疗陷阱
1、控制主食即控制饮食。饮食控制不等于饥饿疗法,主食摄入过低, 一方面机体过度分解体内蛋白质和脂肪造成代谢紊乱,出现酮症,甚至产生酮症酸中毒,另一方面,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如肉蛋类及油脂摄入过多,日久可导致血脂高等引发其他疾病。如果只控制饮食,不控制总热量,血糖控制不理想,肉类和油类摄入过多也会导致总热量过高。此外,不吃主食也可以出现高血糖。由于体内需要热量,在饥饿状态下,需动用蛋白质、脂肪,使之转化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的不足。长此下去,病人可出现形体消瘦,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2、过度降糖。许多糖尿病患者为了将血糖迅速控制下来,往往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用,不仅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
3、无糖食品随便吃。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等单糖而已,或者是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甜味食品,但是一般含有甜味剂,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醇糖等替代品。它本身也是用粮食做的,经消化分解后都会变成葡萄糖,与吃馒头、米饭所吸收的糖分、热量没有什么不同。任何能提供热量的食物都可以升高血糖,不能无限制的吃,如果要吃这些“无糖食品”,要将其热量计算在每日应摄入的总热量中,要相应减少主食量。
4、只吃药,不复查。化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有的病人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原因就是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
5、选药不当。如肥胖患者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都不是合适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
6、频繁换药。药效的发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服药没几天,对血糖、尿糖下降程度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7、中药可替代口服降糖药。但是使用中医治疗,不应中断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也许没有西药快,但是中医更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使用中医药治疗,也要与现代医学的可靠指标如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相结合。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中药可以代替胰岛素,如果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盲目停用,会加重病情发展。
8、同类药物合用。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但是临床上还是能够看到这种错误用药的例子,如消渴丸配美吡达、二甲双胍配苯乙双胍等。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会导致严重低血糖。
9、擅自停药。糖尿病需要长期治,患者经过服药治疗,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还应继续用药维持,擅自停药,很可能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
温馨提示:条件许可的话,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量力选择各种运动来缓解病症,比如散步、骑车、走路、跑步、爬楼梯、打球、滑船、游泳、滑雪等。但是注意不可以过于激烈。新近发生的血栓、各种急性感染、急性并发症者,不宜运动。
【参考文献:《糖尿病快乐治疗康复手册》《糖尿病的诊断与个体化治疗》】
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分为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可以用口服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饮食疗法主要指定时、定量、低糖、低热量饮食;运动疗法主要指适当规律运动,以消耗体内的热量;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以良好的控制血糖。
1个回答
糖尿病能引起脑梗
糖尿病会引起脑梗。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是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所以动脉硬化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高。动脉硬化常见于冠状动脉、肢体动脉、脑动脉等,如果脑动脉硬化明显,则容易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梗死。
1个回答
多吃水果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而吃水果的行为并不是典型的危险因素,对大多数人群而言,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可控因素的控制。糖尿病前期的控制对于本身血糖已经偏高的人群,必须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预防糖尿病前期过渡到糖尿病这样的阶段,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及时的控制,对于预防糖尿病才是最关键的。
1个回答
治疗老年糖尿病
老年得了糖尿病之后,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让医生给做糖尿病的评估,看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再根据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五驾马车,就是糖尿病的教育、饮食、药物、运动还有胰岛素的治疗,去调整血糖的水平。如果体重不达标,要减体重,如果血糖不达标,要降血糖,如果血压不达标要降压,如果血脂不达标,要降低血脂,如果血黏度不达标,要改善血黏度,最主要的就是要跟医生建立长期的联系。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
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改变,你会感觉手指、脚趾麻木、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会出现腹泻、便秘,阵发性心率失常等情况,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种多样,神经并发症出现不易康复,特别提醒你平时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1个回答
糖尿病最基本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已经确诊了,这个还是治疗从以下几个开始:1、饮食方面: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多吃高纤维饮食;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3、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经治医师的医嘱坚持规律服药,以免血糖波动较大出现不适。首先这个疾病治疗个体化,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疗措施就是规律合理用药控制血糖,注意饮食和运动。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