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糖尿病的?以我国现有的医学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药物治疗等等,但是各位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生活中做好护理糖尿病的工作也十分关键,糖尿病患者需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等等,今天就来看看中医怎么治疗糖尿病的?
典型的糖尿病具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下降;在2 型糖尿病中约有50%的患者无症状,80%糖尿病患者以皮肤或外阴瘙痒、皮肤化脓性感染、视物模糊等为首发症状。
1、痰(湿)热互结证
症状: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减.
全瓜蒌 半夏 黄连 枳实
加减:口渴喜饮加生石膏、知母;腹部胀满加炒莱菔子、焦槟榔;偏湿热困脾者治以健脾和胃、清热祛湿,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
2、热盛伤津证
症状:口干咽燥,渴喜冷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心烦易怒,口苦,溲赤便秘,舌干红,苔黄燥,脉细数。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消渴方(《丹溪心法》)或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加减。
天花粉 石膏 黄连 生地黄 太子参 葛根 麦冬 藕汁 甘草
加减:肝胃郁热,大柴胡汤(《伤寒论》)加减;胃热,三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肠热,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加减;热盛津伤甚,连梅饮(《温病条辨》)加减。
3、气阴两虚证
症状: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玉泉丸(《杂病源流犀烛》)或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天花粉 葛根 麦冬 太子参 茯苓 乌梅 黄芪 甘草
加减:倦怠乏力甚重用黄芪;口干咽燥甚重加麦冬、石斛。
以上就是“中医怎么治疗糖尿病的”的说明,如果不及早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能够引起注意,如果一旦发病要尽早到正规医院治疗,以免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分为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可以用口服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饮食疗法主要指定时、定量、低糖、低热量饮食;运动疗法主要指适当规律运动,以消耗体内的热量;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以良好的控制血糖。
1个回答
糖尿病能引起脑梗
糖尿病会引起脑梗。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是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所以动脉硬化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高。动脉硬化常见于冠状动脉、肢体动脉、脑动脉等,如果脑动脉硬化明显,则容易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脑梗死。
1个回答
多吃水果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而吃水果的行为并不是典型的危险因素,对大多数人群而言,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可控因素的控制。糖尿病前期的控制对于本身血糖已经偏高的人群,必须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预防糖尿病前期过渡到糖尿病这样的阶段,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及时的控制,对于预防糖尿病才是最关键的。
1个回答
治疗老年糖尿病
老年得了糖尿病之后,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让医生给做糖尿病的评估,看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再根据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五驾马车,就是糖尿病的教育、饮食、药物、运动还有胰岛素的治疗,去调整血糖的水平。如果体重不达标,要减体重,如果血糖不达标,要降血糖,如果血压不达标要降压,如果血脂不达标,要降低血脂,如果血黏度不达标,要改善血黏度,最主要的就是要跟医生建立长期的联系。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
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改变,你会感觉手指、脚趾麻木、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会出现腹泻、便秘,阵发性心率失常等情况,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种多样,神经并发症出现不易康复,特别提醒你平时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
1个回答
糖尿病最基本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已经确诊了,这个还是治疗从以下几个开始:1、饮食方面: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多吃高纤维饮食;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3、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经治医师的医嘱坚持规律服药,以免血糖波动较大出现不适。首先这个疾病治疗个体化,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疗措施就是规律合理用药控制血糖,注意饮食和运动。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