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痛经

>

女性出现痛经后一定要进行明确诊断

女性出现痛经后一定要进行明确诊断

  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因此在初潮后l~2年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妇女。如一开始即出现规律性痛经或迟到25岁后发生痉挛性痛经均应考虑有其他异常情况存在。

  原发性痛经诊断方法

  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为痉挛性绞痛,历时l/2-2h。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h。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2-3d者。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能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的人伴有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如恶心、腹泻头晕、头痛及疲乏感。偶有晕厥或虚脱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的诊断。

  继发性痛经诊断方法

  根据病史妇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明确痛经是由何种妇科疾病引起。

  (一)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卵巢、子宫骰骨韧带、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等处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同样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二)子宫腺肌病

  因为子宫内膜侵人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痛经为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亦可有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呈球形,质地较硬,一般约为2个月妊娠大小可有轻压痛。

  (三)子宫肌瘤

  痛经不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但黏膜下肌瘤在月经期可因刺激子宫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患者多伴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检查可发现子宫不同程度增大,表面光滑或有结节状突起。

  (四)慢性盆腔炎

  下腹部疼痛和不育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在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或因月经诱发炎症急性发作,可引起腹痛加剧。患者多有不育及急性盆腔炎史盆腔检查子宫多为后位,活动度差,甚至完全固定

  (五)生殖道畸形

  在胚胎发育中一侧副中肾管可以发育良好,形成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而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好形成残角或始基子宫,与对侧不贯通,也不通向体外始基子宫一般无宫腔,或有宫腔也缺乏子宫内膜;如果始基子宫有功能反应,表现为周期性出血则可因宫腔积血而引起痛经。患者多为少女

  (六)宫内节育器

  痛经亦可见于宫内安置节育器的妇女此类痛经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素增加而引起的,也可能是节育器刺激子宫肌肉的排异性收缩,导致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患者常有下腹部或腰骰部不适,经期症状加重,表现为痛经节育器的放置位置不当或过大也易引起子宫收缩,导致下腹疼痛及痛经。

  (七)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本病是由慢性盆腔静脉淤血引起的女性内生殖器官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盆腔坠胀、下腹部及腰能部疼痛,并常伴有月经过多白带增多及痛经。劳累、性交久坐、久立后或便秘时,症状往往加重有的患者还有乳房胀痛及膀胱、直肠刺激症状等。

  温馨提示: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疼痛开始的时间、类型及特征。反复盆腔炎症发作史、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继发性痛经之诊断。

痛经在线咨询

更多

月经期可以喝大麦茶

月经期可以适量饮用大麦茶。大麦茶是一种温和的饮品,主要由炒制的大麦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助消化、清热解暑的作用。对于女性来说,在月经期间饮用大麦茶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反而可能有助于缓解肠胃不适或...

1个回答

女人月经期间喝红糖水

红糖水是一种常见的传统饮品,尤其在女性月经期间被认为有助于缓解不适。红糖性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驱寒暖身。对于经期容易感到寒冷或出现腹痛的女性来说,适量饮用红糖水可能起到一定的舒缓作用。此外,...

1个回答

月经期身体很虚没力气

月经期身体虚弱、没有力气是许多女性都会经历的状况,这种情况通常与体内激素波动、铁元素流失以及能量消耗增加有关。为了改善这种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饮食调节非常重要。在经期,应多摄入富含铁质...

1个回答

月经期减肥停止的话会反弹吗

在减肥过程中,很多人会选择使用特定的减肥产品或方法,例如“停脂老虎”。这种产品通常通过控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或促进脂肪代谢来帮助减重。然而,在月经期间停止使用这类产品可能会引发体重反弹的问题。这是因为月...

1个回答

月经期间吃东西会不会发胖

月经期间吃东西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发胖,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在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引起食欲增加或对特定食物的渴望,比如甜食或高热量食品。如果摄入的热量超过身体所需,多余的热量可能会转化为脂肪储存...

1个回答

月经期能不能艾灸肚脐

月经期是否可以艾灸肚脐,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一些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腹痛或寒性症状可能有缓解效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月经期进行艾灸。对于...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