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胃炎

>

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基本药方

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基本药方

  急性胃炎起病急骤,多在进食后数小时后发作。从中医角度,可根据患者发病诱因和体质差别,将急性胃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四种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中药辩证施治,对症下药,在治疗上有着西医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款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基本处方与单验方。

  1、急性胃炎有哪些中医单验方

  (1)木香9g,黄连2g,大黄炭2g,草果2g,甘草2g,共研为极细末,每次服2g,每日3次。

  (2)碱橄榄核15g,烧炭存性,研细末,开水送服。

  (3)鲜地锦草250g,鲜马齿苋250g,用清水洗净,热开水浸泡片刻,捣烂取汁,1天分4次温开水冲服。

  (4)茯苓10g,苍术6g,山楂6g,陈皮6g,黄芩6g,加水煎沸1小时,去渣浓缩为30毫升,为2岁1日总量,分4次服,其他年龄酌情增减。

  2、中医治疗急性胃炎的基本处方

  藿香15g,紫苏10g。半夏15g,白术15g,川朴10g,煨葛根15g,陈皮6g,白芷10g,黄连3g,生姜10g,茯苓15g。用于急性胃炎。

  胸中堵闷,痰热互结,加瓜蒌皮25g,竹茹10g,栀子炭15g,荷梗10g。

  合并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译】: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加半枝莲15g,公英30g。

  湿热偏胜,加黄芩15g,山栀子10g,滑石(包煎)30g。

  病初起饮食积滞者,加莱菔子15g,山楂15g,麦芽15g。

  寒湿偏胜,加苍术15g,佩兰10g,蚕砂(包煎)10g,高良姜3g。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积滞化热,泻而不爽,加制大黄10g,连翘15g,枳实10g,大腹皮10g。

  有恶寒发热表证者,加银花10g,防风10g,川芎15g,薄荷(后下)6g,荆芥10g。

  温馨提示:急性胃炎患者在烹调食物的时候,要以清淡为主,少油少脂,也不要放其他鲜辣粉等调料。所有刺激性的东西,辣椒、葱姜蒜、醋、芥末、咖喱、酒都不要进食,另外,也不要吃含可可的食物,浓茶、咖啡也不要喝、生冷的食物也不能吃。

  【参考文献:《胃病名医秘验绝技》《老中医教你调养胃肠病》】

胃炎在线咨询

更多

胃功能不好怎么办

胃功能不好,考虑主要是进行饮食和生活调理,平时尽量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来帮助减轻胃部的蠕动负担。同时也建议患者要多喝一些小米粥,或者是温牛奶来帮助保护胃肠道的黏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酸对于胃肠道黏膜的刺激,也能够有效的促进胃肠正常蠕动功能恢复,从而预防消化不良以及胃肠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

1个回答

胃炎两肋游走性疼痛怎么办

你好,这种情况的话,胃炎可以引起这种疼痛的,不过这个肋软骨炎也可以引起的,这个最好是去医院就诊看看,先做一个胃镜检查,同时拍一个胸片看看,胃炎的话可以吃点药物,平时注意休息,不要劳累,饮食需要清淡的。

1个回答

最新最经典的四联疗法

四联疗法是一种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治疗方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胃溃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胃炎胃溃疡的患者一定要根治幽门螺杆菌,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四联疗法一般是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生素,再加一种铋剂,这种四联疗法。

1个回答

幽门螺旋杆菌会有什么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诱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部分患者会表现为反酸,烧心上腹痛,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可以通过检查碳13或碳14预期实验来明确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具体情况感染较明显时,可应用药物治疗,平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所用的餐具最好定期的进行煮沸消毒,尽量减少在外面就餐的时间和次数,注意饮食的卫生。

1个回答

2号早上11点40做了胃镜,说是慢性胃炎。这几天每天早上吃过

上厕所大便。拉出的的是青绿色的,如果一次大便绿色可能会是食用绿色食物过多引来的,若长时间大便绿色,呈水样或糊状,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见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疾病。若绿便中混有脓液,则是急性肠炎或菌痢的表现出。建议你留意仔细观察,若长时间这样,建议去医院肠胃科检查一下,及时对症救治。平时留意饮食均衡,少食多餐,适当锻练。必须强调声明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着凉引起的发烧感冒,尽早的到医院治疗。

1个回答

您好,我两年前得了慢性胃炎,现在不吃药

,如果既往有慢性胃炎,反酸等症状,要规律喝药一段时间,如果症状反反复复,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病因,需要有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救治,按时复查胃镜,平时要留意饮食,多吃新鲜食品,防止太过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长期大量饮酒、戒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充分深度睡眠。需要强调的是建议你不要过度紧张,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个人卫生。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