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抽动症

>

老爱咧嘴眨眼睛担心是抽动症

老爱咧嘴眨眼睛担心是抽动症

  一个月前开始,小祥的母亲就发现孩子时不时地嘴巴往左边咧,并持续好几秒,眼睛有时还会不停地眨,幼儿园老师也向她反映过这个情况。母亲以为小祥在外面学坏了,模仿了谁的表情,所以一旦小祥出现这些状况,她就大声地责备他。

  可是她渐渐发现责备并不起作用,孩子的“怪状”反而越来越频繁。直到上周五,得出的诊断结果是孩子患了单纯性儿童抽动障碍,也就是大家平常说的抽动症。

  抽动症跟季节有一定的关系,某些孩子春季抽动症状更明显,也可能突然再发作。遇到这种情况,老师、父母的责备可能更不利于治疗,得尽早咨询医生。

  病例:抽动症严重迫使他休学治疗

  小祥的诊断结果是单纯性抽动障碍,也就是说他的病程不长,症状也不是很突出、严重。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可能跟遗传、疲劳、感染、心理因素有关,但心理紧张对症状的影响是肯定的。

  在医院就诊的一个多小时里,记者发现,小祥总共出现了五六次咧嘴的情况。而小祥的母亲说,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症状减轻。

  抽动障碍分为三种,单纯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性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单纯性抽动障碍比较局限,一般一年内就会消失,病程较短。

  遇到的最严重的是一个初三年级的孩子,有时上课上到一半,他就会突然在座位上叫起来,或者做出各种“奇怪”的动作,令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孩子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影响。最后不得不休学一年进行治疗才相对平稳下来,至今已经持续治疗了3年。

  对策:家长不关注不责备不提醒

  “前面介绍抽动症的病因,其实并不是想让家长们去追究孩子到底是由于什么发病的,而是要告诉家长,孩子是因为生病了才这样,而不是所谓的‘学坏了’、‘坏孩子’。临床上大部分的患儿,都有过因此受到老师、家长责备,受到同学、伙伴疏远、歧视的经历,而这是很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的。”

  这也关系到抽动症患儿治疗的一条重要原则:不关注、不责备、不提醒。看完病后,薛医生也特别提醒了小祥的父母,交代他们既不要自责,也不要因此责备孩子,让孩子尽量忽视它,心情轻松下来。

  抽动症的孩子一般都是越关注,抽动得越严重。所以,父母不要总是提醒和纠正孩子的行为问题,更不应该责备孩子,要和孩子一起探索哪些时间、场合和情绪状态最有利于他,并协助孩子尽量创造这样的状况。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小儿抽动症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抽动症多久会好

小儿抽动症不是器质性的病变,而是一种心理方面的疾病。抽动症可能是由于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小孩通过抽动缓解症状,这些症状往往会很快自行缓解。如果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施加压力,小孩的这种动作可能会成为习惯性的...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多久能好

儿童多动症一般半年左右可恢复稳定,要想完全恢复,需要治疗1~2年时间,半年时间孩子情况稳定后,可以逐渐减少服用药物,将药物减低到最低程度,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巩固一段时间,但是必须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且...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起因

小儿抽动症的具体病因其实目前并不是很明确,现在多认为是遗传导致的,神经递质代谢障碍也有可能引起这种情况,而且是环境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患者一般会在4-12岁的时候发病,出现不自觉的动作...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不治疗会怎么样

儿童抽动症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目前的准确病因还尚未找到。所以一旦发现儿童有抽动症,需要及时治疗。治疗建议:儿童抽动症会对儿童产生很多的危害,发现抽动症不治疗的情况下,有少部分的儿童可自行恢复,但大部分...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怎么看

"孩子抽动症有三种:1、早期的抽动症表现出为简单性、不随意性的活动抽搐,一般很少会再次发生单纯发出声音抽搐。 2、一般来说,成人再次发生抽搐的症状比较少见,多在15岁以前病发,多表现出为肌肉群的抽搐...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孩子脑电图结果为轻度异常说明严...

你好有抽动症孩子的家长要协助孩子剔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信心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留意他的样子亦不要刻意模仿他打趣他.诱导孩子举办各种有兴趣的游...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