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起伏大 学习困难 易激动 不断眨眼 行为及情绪异常 品行障碍
一、详尽采集多动症的病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或其他神经精神病史,患儿的母孕期情况及幼儿期生长发育的疾病史。
二、临床特点:
1、活动过度:大多始于幼儿早期,进小学后表现显著,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凡能碰的东西部要碰,喜挑逗,常与同学斗殴。
2、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不专心,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对来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应。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会无故叫喊,无耐心,做事急匆匆。
4、学习困难: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动带来学习上的困难,部分儿童存在认识活动障碍和综合分析障碍,病程,通常为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三、鉴别诊断:
需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副反应等相鉴别。
因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病理变化作为诊断依据,所以目前仍主要是以患儿的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为主要依据:
1、症状标准:与同龄的大多数儿童相比下列症状更常见,需具备下列行为中的八条。
(1)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动,(年长儿或少年仅限於主观感到坐位不安)。
(2)要其静坐时难以安静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
(5)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6)难于按**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务事。
(7)在作业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换另一件事。
(9)难以安静地玩。
(10)经常话多。
(11)常打断或干扰扰乱**活动,如干扰其他儿童的游戏。
(12)别人和他/她说话时常常听非听。
(13)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铅笔,书和作业本)。
(14)常常参与对身体有危险的活动而不考虑可能导致的后果(不是为了寻求刺激)。
2、病程标准:通常于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3、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付反应等引起。
4、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症状符合或稍微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仅有微小的或没有学校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2)中等:症状和损害在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很多,有明显广泛的学校,家庭和伙伴关系的社会功能的损害。
小儿多动症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宝宝好好的为什么会有多动症的...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和稳定宝宝的情绪,惯良好的习惯,以及培育宝宝的全神贯注力等方面抽出来,宝宝再次出现多动症,并不是因为身体器官再次出现了疾病,而致使的这种多动症的再次发生,只是因为心理...
1个回答
小儿多动症治疗费用
,这可能会是多动症的表现出,多动症的两个突出表现:运动过多和注意力集中。引发多动症的原因千奇百怪。对于小儿多动症的救治并不是单纯的药物救治,而是抱括了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径救治,饮食救治,中医救治和...
1个回答
小儿多动症的原因?多动症的小孩子从小就比较难带,什么原因导...
小儿多动症是神经生长发育的障碍上的一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出为三大核心症状,多动、罪恶感和注意力的不聚集,从而影响到孩子的练习、情绪的稳定性和人际交流的良好关系,以及在群体或者是集体环境当中能遵...
1个回答
小儿多动症的原因是什么啊?最近才发现自己的宝宝有多动症,没...
小儿多动症是因为宝宝的全神贯注力,注意力等不能够聚集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这种疾病并不是因为身体的器官再次出现了某种炎症而引来的,主要是因为宝宝的这种精神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致使的,因此这种情况要留意多和宝宝...
1个回答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多动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
小儿多动症的表现出主要是表现出为孩子不能够安静的坐着,经常是再次出现四下行走,东摸了摸西摸了摸的表现出,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宝宝的全神贯注力还不够引来来的,而且宝宝可能会除了一种比较浮躁的表现出,因此建...
1个回答
做出哪些行为就可以判定孩子患有小儿多动症的?
想你上面提及的在户外嬉戏一般都是剧烈运动而致满头大汗。放学不按时回家,路上做许多危险的动作,贪玩不回家,很可能是患上多动症了,家长要引来看重,建议做几下注意力的检验需要声明注意让孩子合理的膳食,饮食要...
1个回答
怎么预防小儿多动症?听说现在又好多小宝宝有多动症,不想自己...
小儿多动症主要是因为宝宝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力比较差引来来的,这种情况一般经过慢慢的重新调整会转好的,平时想要预防工作的话,可以通过培育宝宝的兴趣爱好,多陪宝宝做游戏,可以上来实施浏览,有利于宝宝的全神贯...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